查看原文
其他

史料钩沉 | 译制导演杨成纯谈怎样看《安娜·卡列尼娜》

杨成纯工作照

怎样看《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杨成纯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将播放由英国BBC广播公司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由于它再现的是一个多世纪前俄国贵族社会里的故事,许多人对它不熟悉。前些日子,有些看过原著的青年读者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认为安娜是“堕落的女人”;有的崇拜安娜“追求爱情的勇气”,认为值得效法。因此,编辑同志趁电视剧上映之际,约我谈谈如何看《安娜》。我虽然执导译制此剧,也不一定能谈好,就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吧。

《安娜》以安娜的家庭悲剧和列文农业改革这两个平行而又相互联系的情节为线索,展开了当时俄国复杂的社会矛盾,一定程度地鞭挞了上流社会贵族们的种种虚伪性。安娜原来是一个生活优裕的贵夫人,她的丈夫是彼得堡的显要官僚,她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然而她却决然抛离家庭,爱上了渥伦斯基。于是安娜同上流社会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结果她失败了,怀着痛苦和失望卧轨自杀,酿成了悲剧。作者对安娜倾注着同情,而对卡列宁和上流社会的贵族们给予了谴责。对此我们应当怎么看呢?

看过原著,我们知道,安娜是由姑母作主,嫁给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卡列宁。这一出于家长之命的婚姻,合乎当时俄国宗法制社会的传统,但是毫无爱情的基础,以致安娜物质生活虽然优裕,却感受不到家庭的幸福。她又不同于上流社会的一般贵夫人,不长于用旧道德的面纱来掩盖自己,同时又过另一种淫荡的生活。她对生活的态度是严肃而真挚的。当她不能再忍受卡列宁和死水一般的家庭生活的桎梏,不能再遏止对爱情的强烈企求时,敢于不顾“贵夫人”的名誉地位,率直地公开自己对爱情的追求。这正是当时贵族上流社会所忌恨和不容的。安娜的举动触犯了宗法社会的虚伪道德,因此他们视安娜为大逆不道,从各方面折磨她,把她逼入绝境。可见,造成安娜悲剧的,正是当时俄国的上流社会及其虚伪的旧道德。从这点来看,安娜是应予同情的。

再来看卡列宁:这个沙俄宫廷里的官僚是个利欲熏心的伪君子。对安娜和儿子谢辽沙,他并没有爱,只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私物。他毫不关心安娜精神上的需求和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因此安娜同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说到底,这正是同上流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但是,由于卡列宁对安娜的折磨、摧残,采取的不是表面的暴虐的手段,在安娜的私情问题上,他又玩弄了虚伪的花招,因此他可能带点迷惑性,使有些人误以为可以同情。对这个人物应该从本质上加以认识。

至于渥伦斯基,尽管有时也说几句对当时社会和传统观念不满的话,那不过是出于自身的狭隘目的。他追求安娜,不是源于爱情,而是由情欲所驱使,后来他的功名利禄之心抬头,就又厌弃安娜。原著对渥伦斯基的揶揄、谴责之意,电视剧反映得不多是个弱点。

虽然安娜是个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但对我们现在的青年来说,却不足为训。安娜毕竟是生活在沙俄时代上层社会中的人物,她所倾心的只是渥伦斯基的仪表、风度,而不是追求恋者的内心的美。她对生活的理解和情趣是狭窄的、平庸的。她同当时的上流社会对抗,也不是要背叛旧的社会制度,而只是从软弱的“个性解放”中寻求出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应迷恋于安娜的道路,而应当有高尚的理想和更健康的爱情追求。看了《安娜》,自己也去充当这样一个角色是可笑的。而用因袭的旧道德观念去看,也难免不发生谬误。用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眼光观赏《安娜》,我们不仅可以形象地了解历史,认识剥削阶级社会的丑恶,而且更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艺术享受。

1982年1月24日《解放日报》



再谈怎样看《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杨成纯

自从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尼娜》放映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的反响;对剧中的有些情节和人物的有些行为,一些同志表示不可理解,或者觉得看不懂,又提出了一些问题。编辑约我再来谈谈。我就择几个问题,讲一点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吧。

安娜的行为是否有道德 有些同志认为:安娜对卡列宁不忠,恋上渥伦斯基,这是放荡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怎么能说值得同情呢?我觉得还是必须强调一下:在认识安娜这个人物时,一定不要忘了她所处的时代、国度和社会环境。安娜生活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俄国贵族社会里,在此前不久,俄国刚经历了一场农奴制改革。这种改革不仅直接涉及当时俄国的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同时也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生强烈的影响;因袭的观念日渐动摇,婚姻自由这个尖锐问题也随着被提了出来。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安娜生活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家庭中,有卡列宁这样一个当着宫廷官僚的丈夫,或许有三种生活道路:第一,虽然她同卡列宁没有丝毫爱情,感受不到生活的温暖,却还是顺从、苟且下去,使这桩宗法式婚姻维持到底;第二,就如当时俄国上流社会多数人所做的,也就是卡列宁所要求的,在暗地里她可以同渥伦斯基或别人有私情,但外表要道貌岸然,彼此相安无事;第三就是原著中这种以悲剧为结局的生活。前两种道路,如果换为陶丽或培脱西,不无可能,但对安娜来说却不可能。在托翁笔下,安娜真挚、自然,感情丰富、炽烈,她对爱情和生活有不可遏制的追求;按照她的性格逻辑,她只能选择第三种道路。这样表现更具有批判力量。在原著中,我们看到,安娜并不是水性杨花的女人。她在婚后八年中,曾经努力去爱卡列宁,而当她实在不能爱他的时候,就去爱她的儿子。物质生活虽然优裕,而她的精神生活却很空虚、痛苦。她热恋于渥伦斯基后,以为寻到了爱情和幸福;她没有象别人那样逢场作戏,而是那么认真、专一,因此当她发现渥伦斯基对她冷淡,预感到裂痕和危机已经产生,而上流社会又对她排斥、敌视的时候,她终于不能自已,精神极度错乱,身不由己地走上绝路。当我们对这一切确切了解之后,对安娜的行为是否有道德的问题,就会作出恰当分析了。安娜和卡列宁那种没有爱情基础的宗法式婚姻,本身就不道德。安娜敢于蔑视旧礼教、旧道德,公开追求爱情,比起当时俄国封建宗法制的虚伪道德来,是显得更有道德的。当然,安娜毕竟是俄国贵族社会的贵夫人,她还不可能有无产阶级道德观念。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里,我们遵循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它比以往的道德都要进步合理,而不是更落后守旧。因此,我们不能在道德问题上抽象地类比,简单地硬套。而谁要是歪曲《安娜》的精神实质,为自己确实是不道德的行为辩解,那就更错误了。

卡列宁是否宽宏大量 有些同志看过电视剧,觉得卡列宁遭受不幸后表现那么宽容,怎么是虚伪呢?有的还说,象卡列宁这样的丈夫是蛮好了。应该说明的是,电视剧同原著相比,在表现卡列宁虚伪性方面,确实不够。但即使如此,卡列宁的虚伪还是明显的。在他看来,背着丈夫或妻子,偷偷摸摸同别人勾搭,可以“宽容”;而安娜真诚地公开对对爱情的追求,却是不能容忍的。他要求安娜“严格地遵守外表的体面”,来保全他的名誉;后来他一度要在离婚问题上进行报复,既要使安娜永远陷于痛苦之中,又要竭力保障自己的名誉,为的是使他“公务上的活动”(保住官位并向上爬)不受阻碍地继续下去。在安娜产后重病时,卡列宁对安娜和渥伦斯基表示“宽恕”,这也不是对安娜寄予真正的同情。从原著里我们看到,当他在“宽恕”的时刻,感觉到“忽然给予了一种他所从来未曾体验过的新的幸福”,“一种爱和饶恕敌人的欢喜的感情充溢了他的心。”虽然安娜病重濒死,他此刻仍然只是关注他自己!廉价的“宽恕”竟使他这个基督徒超凡入圣了。托翁刻划卡列宁的虚伪,不是浮于表象,而是入木三分的。

列文是怎样一个人 对列文这个人物,有些同志也觉得有点不好理解,他是个地主,怎么爱跟农民在一起呢?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人?在托翁笔下,列文是具有一些民主思想的人物。列文想通过地主参加生产劳动,以及改善农业经营的“不流血革命”,来保持地主土地私有制,同时改善农民的生活境况。但是他的改革遭到上流社会的耻笑,也没有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信任。当他的“理想”破灭时,他陷入了痛苦和绝望之中,甚至也想以自杀来寻求解脱。列文的经历和思想危机,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托翁当时思想的矛盾和演变的状况。


原载1982年2月15日《解放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