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梓老师《安娜·卡列尼娜》配音创作札记
最近,我翻阅当年自己留下的剪报,了解到英国10集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尼娜》的首播时间,即从1982年1月27日(农历初三)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陆续播映了《安娜·卡列尼娜》。《北京晚报》在该剧播放的前一天进行了节目预告并介绍了主要配音演员名单,几集播出之后,《北京晚报》又刊登了对安娜的配音者李梓老师的报道。那段时间,除了《北京晚报》,其他报纸也有类似的节目介绍或对李梓老师的采访等。
在改革开放初期,一部根据世界文学名著改编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经播出,立即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并引起广泛争论。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不一,报纸也刊出专题讨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对于这样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学名著,李梓老师自然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在李梓老师的笔记里,我看到了如下记录。
一、怎样看待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反映的是十九世纪俄国贵族社会发生的故事,很多观众对它不了解、不熟悉,尤其在一些青年朋友当中反映更加强烈。有的人认为安娜是个“堕落的女人”、“伤风败俗”,是个“教唆犯”;有的则崇拜她“追求”爱情的勇气;有的指责安娜说:身在福中不知福,有那么富裕舒适的生活,还说没爱情、没有生活,她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上层社会的贵妇人,托尔斯泰以诗人普希金的女儿普希金娜为模特儿创作了安娜这个形象,她年轻、漂亮,渴望生活。原著里描写,她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这是当时俄国宗法制社会的产物。卡列宁是彼得堡的一个重要官员,他贪图功名利禄,成天忙于公务,就像一架“官僚机器”。生气勃勃的安娜渴望幸福,热爱生活,但是在死气沉沉的卡列宁家里,除了痛苦、空虚和压抑外,她感觉不到丝毫的愉快和乐趣。这就是安娜和卡列宁这个家庭的基本矛盾,作品通过揭示这个矛盾,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安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火车站)和渥伦斯基相遇,他们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发展如同在她的生活中激起了浪花。但在当时的社会里,必然会遇到各种阻挠和上流社会的谴责,由于她触犯了宗法社会的虚伪道德,因此她被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像其他贵族那样逢场作戏,她是专一的、炽热地爱着渥伦斯基。她冲破了旧礼教、旧道德的枷锁和束缚,公开地追求爱情,在安娜身上有着强烈的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安娜的不合理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无法解决的。她热恋着渥伦斯基这样一个花花公子、青年贵族,一旦渥伦斯基功名利禄、便开始厌弃安娜,安娜卧轨自杀的悲剧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二、卡列宁是否值得同情?
卡列宁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他把安娜作为摆设,他的虚伪突出地表现在:对于背着自己的丈夫偷偷摸摸同别人暗地里勾搭的行为,他可以“宽容”,只要外表上体面,保全他这个官僚的名誉地位,他都可以接受。这是一切资产阶级的本质。
卡列宁是彼得堡赫赫有名的宫廷大臣,安娜的合法丈夫,对于这个黑暗王国的主要代表,托尔斯泰没有简单地丑化这个伪君子,没有把他那用虚伪掩盖的残酷归之于个人的卑劣品质,而是把他当作权力的代表、阶级的代表、社会秩序的代表,以及官方虚伪道德的象征来描绘的。
有的人认为这部作品暴露的是“卑鄙的第三者”,由于渥伦斯基对安娜的欺骗使她堕落以至毁灭,是“一场发人深省的骗局”,这就削弱了安娜悲剧的社会意义。毁灭安娜的决不是第三者这个骗局,在那个贵族腐败的黑暗王国,连渥伦斯基的母亲、公爵夫人们,也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他们只要保持上流社会的“体面”,不摘下那付假面具即可。渥伦斯基的母亲对儿子的忠告是:他们可以相爱,但不要太“认真”。卡列宁也表示,只要在公开场合顾全“面子”,他可以容忍。所以安娜的毁灭,不是因为她堕落而是因为她诚实,她戳穿了贵族社会的假面具,撕掉了这个黑暗社会虚伪的“面纱”。
安娜之死,表明了列宁说的“对社会的欺诈和虚伪作了有力的、直率的和真诚的抗议”、“撕毁所有一切的假面具”。安娜的悲剧,正是贵族黑暗王国对于一个幻想挣脱锁链的女性的毁灭。
三、作品的时代背景
李梓老师的笔记里写着:
在配电视剧《安娜·卡列尼娜》之前,我们做了反复的研究,在译制的过程中,还请了翻译家草婴同志来讲解(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这次座谈)。我们听了翻译家草婴同志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对我们理解作品的深刻意义和我们配好这部电视片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它基本上是忠于原著精神的,作者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俄国十九世纪的贵族生活。在此之前,俄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农奴制改革,这种改革不仅直接涉及当时俄国的经济和政治,同时也在社会生活和家庭中产生强烈的影响,现有的宗法制度也随之发生动摇。
《安》剧以安娜的家庭悲剧和列文农业变革这两条平行而又相互联系的情节,展开了当时俄国复杂的社会矛盾。可是我们或广大观众看这部作品时,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于卡列宁、安娜和渥伦斯基这条线,而忽略了列文和吉蒂这条线,其实这条线是托尔斯泰理想的人物。他以自己为模特儿创造了列文这个形象,吉蒂也是他最喜爱的女性,一个温柔、纯洁,忠于爱情、贤妻良母式的女性,托尔斯泰歌颂了他们田园生活的幸福,以此来反衬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贵族生活的虚伪。
这部戏反映的是一个变革时代,因此是复杂的。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先后写了七篇文章论述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剧作;高尔基也说:“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所有X(字迹不清)人中最复杂的人物”。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充满着各种复杂的因素。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著作中的第一句话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认为这是作者写这部作品的出发点和基本思想,作者通过揭示这个矛盾,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也导致了安娜命运的悲剧结局。
托尔斯泰说过:“为了作品的美好,就必须喜欢其中主要的基本思想。因此在《安娜·卡列尼娜》里,我喜欢家庭思想;在《战争与和平》里,我喜欢人民思想。”
四、如何为安娜配音
李梓老师写道:
“忠实原片”,首先要理解原片。当接到一部戏的配音任务时,首先要研究分析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和原片演员的表演特点,掌握原片演员的台词节奏和语调语气的变化。配音演员的基本功应是运用语言、声音技巧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我在这部电视片里为安娜·卡列尼娜配音,她的经历是曲折的,内心活动是复杂的,她强烈地寻求爱的出路,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戏的一开始,在这个人物身上,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活力,从声音塑造上应是圆润、甜美、温柔的;随着她后来的遭遇,渥伦斯基逐渐对她冷淡、无情,以及难产时,她生理上遭受的痛苦,感情上的折磨,使她到了发疯的地步,带有癔症病人的病态,神情恍惚。这场戏的处理,就声音来说是干枯沙哑的,没有一点水分;戏的最后,安娜的理想破灭了,前途绝望了,我就以低沉、悲切的语调去表现她像游魂一样麻木不仁的感情。
我在配音中紧紧地把握住安娜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感情,在语调的处理上对卡列宁尽量表现冷漠鄙视的情绪,在渥伦斯基面前则表现出一种欢欣幸福的情感。
五、李梓老师谈安娜
在电视剧《安娜·卡列尼娜》播放之前,某报记者访问了李梓老师,以下是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李梓说:“安娜憧憬幸福,敢于冲破俄国上流社会‘虚伪的网’,同时,她又怀着真诚、善良之心,渴望美好的爱情生活。电视剧就是从她劝解哥嫂和好而开始的。”安娜一出场,李梓就配以甜美的声音。
安娜勇敢反抗冷酷庸俗的丈夫卡列宁,与渥伦斯基一见钟情。李梓说:“这时安娜是兴奋的、温存的,如同在阴冷的生活中见到了阳光,有了活力,欣喜之情往往溢于言表。接着,上流社会就对她开始诽谤,在她的心中投下了阴影。她时时恐慌不安,深怕与渥伦斯基的相爱只是一场梦幻。两人相见,她每每产生猜疑,有时会突然反目,与渥伦斯基争吵起来。可最后,也是这种唯恐失去的不安和难以罢休的挚爱使她作出让步,和渥伦斯基言归于好。可怜的安娜就在这爱的沼泽里挣扎。”从第四集开始,安娜这种矛盾心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六集中安娜得了产褥热,躺在床上说胡话。李梓在家不知练了多少遍,以至于有一回惹得她女儿笑问她是否真的得病了。现在,她能以时高时低的声音,时重时轻的语气,忽快忽慢的节奏,在“胡话”中把安娜内心的隐痛倾泻无遗。
李梓说:“安娜即使在精神高度紧张、临近崩溃的时刻,也不失她雍容华贵的气度。戏虽然以卧轨的悲剧告终,但她美丽的艺术形象,始终令人同情,也令人敬重。”结尾时,李梓准确地把握了人物性格的分寸,以深沉嘶哑的语音伴着安娜走向归宿,让人们对埋没这个富有光彩的女性的罪恶社会产生极度的愤恨。
翻阅当年的剪报,《北京晚报》这样记载着:
为了保持原作的艺术水平,《安》剧译制组的全体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每句台词经过反复推敲,对原片中的人物性格和每个细小的动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反复琢磨,使这一世界古典名著,经过译配过程的再创作,增加了新的艺术色彩。担任配音的都是大家熟悉的著名配音演员:安娜由李梓配音,卡列宁由毕克配音,渥伦斯基由乔榛配音,列文由童自荣配音,吉提由刘广宁配音。
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配音中,电视剧前半部分的安娜的语调是那么甜美、热烈,展现了安娜大胆冲破世俗陋见,勇敢去追求爱情的欢乐内心世界;而后半部,安娜的声音则显得沙哑苍老,凄凉悲切,充分体现了安娜身遭迫害、精神崩溃的悲惨境地。这语调上的一明一暗、一起一伏、一快一慢,正如许多观众所赞许的:由于配音演员娴熟得当的台词功夫,使托翁笔下不朽的女性形象更具魅力了。
李梓老师的配音作品几乎部部是精品,这是因为她对自己的配音有个要求,那就是“搞一部就要成一部”,她从不随便接剧本,更不粗制滥造。她说:“我不能为不理解的人物配音,我不能替一个‘陌生人’说话,如果硬要那样,我会无法进入角色。”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