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北故宫放大招!同时展出山水画三大高峰!先睹为快!

请关注→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04-14

要等到2021年?

不行,现在就想看!

别急,这三件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绘画名品都有收录哦~

整张作品+递藏信息+放大局部+技法剖析+文史知识

通通都有!

让你一次看过瘾,读过瘾,收获满满!




董其昌赞“宋画第一”
画山 画骨 更画魂
👇👇👇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旅”在诗人们的文字中悲歌吟唱,而在画家的笔下则荒寒寂寞。

《溪山行旅图》便是一张描绘“行旅”主题的绘画,山上细泉汩汩汇集而成溪流,水边大石突兀,在丛林繁密之间,一组驮队沿着山间崎岖小路缓缓进入画面,他们不是在行旅中的商人,便是归途中的游子。人生不是在旅途,即是在归途,永远在途中。

《溪山行旅图》里旅途中的人在北方巍峨雄浑大山衬托下,显得异常渺小。旅队上方的巨嶂高山位于整个画面的正中央,山峰鼎立,几与天际相接。绵绵远山,山体圆浑,左右峰峦簇拥。山头密林层叠,增加了整个画面的稳定和雄浑。而近景、中景、远景的1 : 3 : 9比例配合,使画面秩序感陡然增强。

【近景】


【远景】


峰峦的正中,一条瀑布飞流而下,正合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的意境,在整个画面上显得异常醒目。大山堂堂的高大与人影点点的渺小相比照,更加衬托出旅途的艰辛、行旅的悠然。

【探微】山顶密林


【技法】雨点皴


【延展】行旅主题的绘画

more

【探微】范宽款

【探微】人生如寄

【探微】人境

【探微】仙境

【延展】北宋全景山水

【技法】林木

【递藏】


book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境界
👇👇👇

北宋 郭熙 早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林泉高致集》中言:“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早春图》便以微妙的笔墨生动地描绘了寒冬过后,春山淡冶而如笑的景象。画家并没有以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来表现早春之景,而是处处可见万物复苏的景象:山前的巨大岩石上,枯木盘踞其上,但一些树木已经吐出新芽。山间泉水淙淙而下,汇入河谷中,河水已经解冻,渔民们开始拉网捕鱼。山间行人挑担赶路,他们着装已渐单薄,不似冬日那般缩手缩脚。


郭熙从李成处继承和发展的山石画法被后世称为“卷云皴”,他的用笔也如乱云翻滚一般,圆浑而有动感。此外还有树枝的画法,《早春图》中的枯木树枝是典型的“蟹爪枝”和“鹿角枝”,李成常以此表现寒林的景象。


 【技法】卷云皴



【技法】蟹爪枝

【探微】长松亭的拟人意味



就《早春图》而言,从山前的巨岩仰望山峰,此便是“高远”。从右侧的山崖上眺望远方,远处层层叠叠,宫殿隐藏其中,此即为“深远”。由左侧望向远山,远山虚无缥缈,连绵不断,这便是“平远”之景。


【探微】可行——山之人物,以标道路

【探微】可居——山之楼观,以标胜概



【探微】龙脉 【递藏】


more
【技法】正面溪山的画法
【探微】可望——早春之景
【探微】可游——以山水为脉
【技法】水之画法
【技法】高山的画法

book
中国绘画名品《郭熙 早春图 幽谷图》


北宋巨幅山水最后的高峰
👇👇👇
北宋李唐 万壑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的山水画风以能够表现山石质感的斧劈皴而享盛名,画风严谨质朴,气象雄浑,犹存有北宋巨障式山水的风貌,绘画风格承自荆浩、范宽。传世的山水画作《万壑松风图》,成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正当北宋末期。

在构图上,这件作品已逐渐脱去北宋中轴山水的模式,它将我国山水画基本构图之原则(平远,平视;深远,透视;高远,仰视)熔于一炉。

在造型章法及笔墨上均明显地趋于简括,是南宋宫廷院画山水的基础。



山石皴法沉着厚重,山阜的深度和层次极佳,可在石头的面块构成中感受到那种盘石如铁的质感,而且层层深入,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

悬图拜观,苍松盈野,涛声震耳,真是风雨骤生,气吞江山。若论构图之复杂巧妙与气势之雄浑,北宋山水画中,当以此图为甲观。

历代画史都只称其为南宋山水画的开拓者。但自李唐以后,中国山水画史上再也没有出现像《万壑松风图》这样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尊他为北宋巨障式山水画的最后大师当之无愧。

【延展】其他北宋巨障式的山水画


【延展】藏款于画


【技法】松林 【延展】树木



【技法】云雾



more
【技法】水泉  
【技法】山体岩块
【探微】北方山水风貌
【文史】巨障山水画的绝响
【递藏】秘画珍图

book
中国绘画名品《李唐 采薇图 万壑松风图》






天猫旗舰店购书链接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一键直达上海书画出版社官方微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