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画院展览预告】祥云瑞鹄:纪念朱佩君诞辰100周年艺术文献展

成都画院 2023-06-06



学术指导

中国国家画院


主办单位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承办单位

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


协办单位

成都画院美展馆


展览时间

2020年7月31日——2020年8月30日


展览地点

成都市美术馆

(青羊区下同仁路80号)





   今年是朱佩君先生诞辰100周年,朱佩君先生是成都画院的首任院长,本次《祥云瑞鹄:纪念朱佩君诞辰100周年艺术文献展》,也是“成都画院40年”艺术季的重要活动之一。举办本次展览,一方面是纪念这位创办者,一方面也是为画院的后来者们树立榜样,更是希望通过剖析她的艺术个案,展示出中国近现代女性艺术家的一个侧影。


  朱佩君1920年出生于成都,擅长工笔花鸟画和瘦金体书法,坚持宋代传统积粉法、双钩法,设色厚重,风格清丽典雅,是黄荃画派写生传统和“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院体画艺术风格的继承者和传续者。佩君先生从12岁开始习画,上世纪40年代开始,就与姐妹们在成都画坛有“朱氏七姐妹”之称。1958年正式参加工作,先后在成都美术社、群众艺术馆等文化艺术单位工作。1980年她参与了成都画院的创办,是成都画院的首任院长。1995年75岁的她因病逝世。她一生中,佳作不断,菊花、梧桐花与桐花凤、芙蓉鲤鱼、雾荷等都是她擅长的题材,她1984创作的现代工笔重彩画《瑞鹄祥云》,今天已经是常见于街头巷尾“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画的典型形象。


  朱佩君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事业,她为我们留下的背影是多重的,既是站在时代风气之先的“朝社女郎”,也是年少成名的青年艺术工作者,还是两袖清风、兢兢业业的成都画院老院长。朱佩君先生的背影也是清晰的,她一生都追求纯粹,纯粹于艺术技法的精进,纯粹于艺术求新求变的探索,也纯粹于促进美术事业的发展。


  本次展览是朱佩君先生的第一个个人展览,我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除了成都画院馆藏的9件作品悉数展出外,还从家属、收藏家和省内各艺术机构处征集了40余件作品,希望能尽量全面的展示佩君先生的艺术面貌。同时,我们还挖掘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和实物资料,组织专业人员对佩君先生的艺术成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梳理。展览分为五个章节——“朝社女郎”“百菊争艳”“春长好室”“水佩风裳”和“瑞鹄祥云”,通过时间和作品题材叠加的线索,梳理了朱佩君先生的一生。希望本次展览能成为未来朱佩君研究的一个开端,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尽量丰富的基础资料。


  今年是朱佩君先生百岁诞辰,也是成都画院建院40周年,愿成都画院的40年不负老院长的期望,也愿朱佩君先生的百年艺术之路,继续感召和引领后来者!



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





 




  女,汉族,原名朱君佩,号朱茝(zhi),四川成都人。擅长工笔花鸟画和瘦金体书法,坚持宋代传统积粉法、双钩法,设色厚重,风格清丽典雅。成都画院创始人之一、首任院长,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成都画院副院长、院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常委;成都市第十届、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人大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院长、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文联和成都市文联顾问等。






参展作品(部分)





《瑞鹄祥云》

158×125cm 

绢本 1984 成都画院藏


青年时代朱佩君



《芙蓉鲤鱼》

136.5X47cm

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青年时代的朱佩君(右二)与朱家姐妹在一起



《珙桐花与桐花凤》

1958年

全国第一届青年美术工作者作品展览三等奖


1957年,朱家姐妹与朱竹修(左三为朱佩君)



《九秋图》

1964年,朱佩君、寿君、纫君、炜君合写。朱竹修補石


70年代朱佩君在成都美术社教学

学生从左至右为周一宁、高晓笛、姚思敏、李明、张浩生



《鲜鲜霜中菊》

126X82cm 

1977年 成都画院藏


70年代末 朱佩君老师在美术公司时,带领年轻画家等到人民公园写生(左起:姚思敏、周一宁、朱佩君、高晓笛)



《红鲤鱼》

136X75cm

1981年 成都画院藏


朱佩君和学生们(左起:李明、姚思敏、朱佩君、周一宁、高晓笛)



《雾荷》

64X66cm 

80年代 成都画院藏


朱佩君在教学



百菊图(部分)

20世纪80年代

百菊图创作小组 


1980年6月5日朱佩君(前排右一)在成都画院成立会上发言



百菊图(部分)

20世纪80年代

百菊图创作小组 


1981年2月5日成都画院在武侯祠举办《成都画院首届书画展览》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黄华同志在朱佩君陪同下参观展览



百菊图(部分)

20世纪80年代

百菊图创作小组 


1982年5月1日国防部长张爱萍同志(右二)、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谭启龙同志(右三)在成都画院考察,朱佩君(左二)在场陪同



百菊图(部分)

20世纪80年代

百菊图创作小组 


20世纪90年代朱佩君在成都画院创作





审稿:何红英

侯小庆 段庆源

文字:曹筝琪娜

编辑:钟海


更多展览、活动资讯

请关注成都画院微信公众号


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

地址:

青羊区下同仁路80号

电话:

成都画院/86275483

成都市美术馆/8625019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