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应张逸老师(一)圈子文化

潘加宇 UMLChina 2024-03-10
7月26日,我在公众号发了一篇答疑《“**领域驱动设计”的这个不变式是不是多余》
之后,张逸老师对此连续发了若干条朋友圈,我一条一条来回应吧。

图1 张逸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张逸老师说:
文中只抓这一段文字做文章,且语含讥讽,我不知道潘老师意欲何为?
我的回应:
(1)这是一篇答疑,问的就是这张图,我自然针对这张图回答。
如果认为我答疑的内容不正确,欢迎随时批评指正。
2005-2022所发表的答疑记录见http://www.umlchina.com/qa/Index1.html或公众号精选的答疑部分。
(2)如果要问“潘老师意欲何为”,应该问的是:
每天问你的问题的人应该不少,潘老师你偏要挑这个问题回答,你意欲何为?
不过,我不想回应这个“意欲何为”,以免又被追问动机的动机的动机……。
(3)至于“语含讥讽”,这个只好请读者自己判断了。我想“但我要在图中加一文字说明,莫非就违背了UML大法?”这个应该属于张老师的脑补,不知道从我答疑内容的什么地方能给张老师这样的感觉?
张逸老师说:
UMLChina,多么有雄心的名字啊,发展至今,若没记错,其实就是潘老师一个人吧!
我的回应:
(1)
按道理说UMLChina怎么取名,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和这个事情没有关系。
不过张老师说起,我倒是乐意回应。
(2)
关于UMLChina的起名,我在《UMLChina二十周年回忆(6)UMLChina这名字起得好吗-谈IT起名》中有描述。
(3)
张老师说UMLChina“其实就是潘老师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最近十年,除了我之外,并没有人对外称自己是UMLChina的技术专家。
这是我的个人选择。
我在书中说过:

图2 摘自《软件方法(上)业务建模和需求》第1版,2013年
更早些年的文章中,我也表达过类似观点,例如:
《专注》,发表于《程序员》杂志2008年3期。
图3 《专注》截图
如果想看全文,得麻烦读者自己找链接了。网上有收费的文档,那钱不是我收的。
(4)
不过,UMLChina前些年做的这些事情,肯定不是我一个人做得了的:
UMLChina参与制作的书>>
UMLChina举办的网络讲座(划到最后的“专家讲座幻灯和音频”)>>
因此,我在《软件方法》的致谢中列出了长长的感谢名单。
(5)
2011年以后,我就开始专注于《软件方法》,同时也把自己“孤立”起来,有意识减少甚至杜绝以下活动:
*为出版社翻译书籍
*给媒体(杂志、网站)写稿
*给同行的书写推荐序和书评
*和同行组成联盟
*和同行把酒言欢
*……
就像前些天,刚拒绝了一位朋友联盟的好意:

图4 潘加宇的微信截图
上一次应邀给别人写推荐文案,已经是2018年了,邀请我的正是张逸老师。
当时我发给张逸老师的推荐词是“张逸写的书是少数我认真阅读过的”,后来我发现,在宣传时被改成“张逸写的我会认真反复阅读”

图5 潘加宇的微信截图

图6 截图自https://gitbook.cn/gitchat/column/5b3235082ab5224deb750e02
这未必是张逸老师改的,有可能是该圈子的某位编辑老师觉得我写的推荐语“高度”不够,于是顺手给我“升级”了。
这样的事情之前不是没有发生过,我并没有感觉很意外。
那位编辑老师可能也觉得这个操作很自然:既然是一个圈子的,互吹互捧是基本操作,给你“升级”一下,你应该会理解的。
这个就引出我下面要说的问题了:圈子文化。
(6)
我在《软件方法》中表示了对“圈子文化”的看法:

图7 摘自《软件方法(上)业务建模和需求》第1版,2013年
有了“圈子”,就可以互补互利,互吹互捧。张三自己不吹,由李四、王五、赵六来帮着吹,李四自己不吹,由张三、王五、赵六来帮着吹……

图8 圈子互吹互捧
张逸老师点出,我会在自己的每篇公众号文章后面附加上近期课程链接以及我的微信二维码,并自豪地说“我不需要卖课!”

图9 张逸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面对张逸老师的嘲笑,我确实感到很自卑,是小镇做题家的那种自卑

图10 摘自网络新闻
可怜哪!我没有圈子,只好自己“卖”自己。读者可以去看看我写的文章以及文章后面的附带链接,自行评价吧。
DDD领域驱动设计批评文集>>
UMLChina公众号精选>>
张逸老师的课自然有别人帮着卖,他只需要卖别人的课。

图11 张逸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图12 “逸言”公众号截图

这也许就是圈子的力量吧,我很羡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回应张逸老师(一)圈子文化

潘加宇 UMLChin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