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今晚开幕

陕西发布 2022-11-29

高原广袤,黄河浩荡。“塞上明珠”榆林,站在聚光灯中央。


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如约而至。


今夜,一场国际化、时代化、特色化的体育盛典即将拉开序幕。全省人民将一同见证省运会圣火在榆林熊熊燃起。


四年多充满喜悦与艰辛的筹备,16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期盼,省运会首次走出关中、拥抱陕北。这是榆林的荣耀,也是陕西的精彩!


精彩省运,美好生活。四年一届的省运会,是运动健儿拼搏的赛场,是群众广泛参与的聚会,更是十四运会后我省举办的首场体育盛会。


体育与时代的互动,刻录着东道主榆林的使命,为新时代榆林的新风尚留下生动注脚;彰显着砥砺奋进的陕西始终保持高昂士气,为铆足干劲在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增添活力。省十七运无疑将成为省运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坐标。




省十七运主场馆。榆林市体育局供图


这是一次诚意满满的邀约


2018年2月28日,榆林获得省十七运承办权。“给榆林一个机会,还省运一个奇迹。”铮铮誓言,掷地有声。


“简约、安全、精彩”为省十七运的筹办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对标十四运会办赛标准,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统筹推进各项筹办工作;省体育局牵头抓总,系统谋划;榆林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动筹办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省十七运组委会各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各市(区)、组织积极备战。


7月17日,随着汉中市青少年棒球队成为首支入住队伍,省十七运运动员村正式“开门迎客”。作为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省运村,省十七运运动员村总占地面积140亩,共有1144套住房。赛会期间,这里接待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工作人员万余人。赛后,这里将“变身”为榆林科创新城创新创业孵化园,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30个涉赛场馆全面投入使用,38个单项竞委会高效运行,近5000名志愿者提供细致周到服务,“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为赛事“添智增绿”……


“目前,省十七运开幕式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所有演职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均已到位。我们将为全省人民奉献一场精彩、圆满、难忘的开幕式盛宴。”8月4日,省十七运组委会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张九平在开幕式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是一届续写荣光的盛会


1952年10月,陕西省第一届运动会在西安市人民体育场举行。


经过70个春秋的薪火相传,省运会已成为我省竞技水平最高、规模最大、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展示全省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和全民健身成就的重要平台,也是对全省各市(区)、各行业体育工作的全面检阅和展示。


2022年,省运会在首次走出关中、步入榆林之时,迎来厚积薄发。十四运会后全省的又一场全民“律动”,对陕西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与过往的十六届省运会相比,本届省运会实现了多个“首次”:首次将大学生组纳入省运会比赛序列,首次将行业组调整为群众组,首次实现参赛选手年龄全覆盖,首次涵盖我省开展的所有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首次在竞赛场地器材规格、裁判员人数、竞赛组织流程等方面完全对标全运会……


本届省运会参赛运动员近万人,青少年组、群众组、大学生组3大组别共设38个大项,在参赛人数、竞赛项目数量、受众群体范围、社会影响力上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度。榆林科创新城、高新区、榆阳区和神木市、米脂县的比赛氛围热烈浓厚。


在筹办省十七运的过程中,榆林通过举办国际马拉松赛、沿黄公路自行车赛和“一县一品”等精品赛事,以及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冰雪运动会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让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榆林不断完善群众体育设施,社区体育器材配送覆盖率达到92%。如今,漫步榆林街头,体育公园随处可见,健身群众络绎不绝,城市处处彰显运动活力。


这是一个以赛兴城的机遇


服务过北京冬奥会的“氢腾”大巴车,现身省十七运运动员村。


这些大巴车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氢腾”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比传统的燃油大巴车每百公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公斤。


同时,省十七运场馆及涉赛酒店通过“绿电”交易,全部实现新能源电力供应,预计赛会期间可减少标煤燃烧0.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6万吨。省运会历史上首个“零碳省运”目标令人期待。


从新能源大巴车的投入使用,到“绿电”交易的达成,榆林将打造“零碳省运”与落实“双碳”目标紧密结合,在城市转型升级中明确高碳城市低碳化的发展思路,在省运会的舞台上展示低碳化、智能化的创新成果。


“城市里参加锻炼的人特别多,返程途中车窗外的黄土高原上绿树成林。这次来榆林我增长了见识,收获了惊喜。”首次省运之旅给12岁的咸阳少年张晨熙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来,榆林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2021年全市完成营造林107.6万亩,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现在的36%,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办好一场会,兴旺一座城。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为当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注“活力”添“动力”。如今,这股澎湃动力一路向北,助推榆林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出更大步伐……

往期精选


来源 / 陕西日报  编辑 / 崔睿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