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溪谷——记景观设计中的人文与情怀(篇外)
還記得之前的文章麼,本次帶來topo莊先生的另一個好項目。文字来自公众号 楼市大嘴 感谢授权,未注明图片来自网络,图文经过小学徒编辑整理。
溪谷建造過程航拍(來自胡宇鵬)
“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告訴大眾,景觀從不是目的,而是實現美好生活的一種營造手法。我希望人們回到自然的公園裡,回到這樣一個能夠接觸真實自然的空間。在自然浸染下,能夠放下束縛,靜靜感受自然,從而找回一種父母與子女、老人與小孩都能和諧對話的狀態,而不是簡簡單單在手機上的問候與溝通。”
——莊鎮光
當我們談論景觀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為了一個頂級的生活空間,首先耗資7000萬做山地環境。如果不是親眼見到永威這兩處新項目的實地場景,恐怕對單純介紹並無過多感受。景觀是三維甚至是精神層面的,只有身臨其境才能被種草。項目還在施工,但並不影響我們的預期,未來的場景會非常野趣,甚至能想像螢火蟲台地間漫天飛舞的可能性。終於對非中式的場景感覺到了一絲希望,終於看到一間公司能夠跳出傳統的氛圍,做另類的桃源世界。沒有律仗的儀式感,沒有幾進幾院的端莊,就是用當地山野的材料,輔以攀援藤本、草花、芒草類植物,師傅靠肉眼衡量毛石形狀篩切砌築,直至成型。
相信這是一家地產公司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地制宜,不在心外尋物而返璞歸真,尋求內心的歸宿與平衡。他們都說這個項目應該不賺錢,可能只是為了追尋舊時生活裡的桃源夢境,然而仔細想一想,並非如此。建設家園時,首先考慮到“最不賺錢最無用〞的自然環境,把前置舞台搭好,是具有前膽思維的大手筆,把未來場景化,提前塑夢。
——参观设计师朱筱雪
文字来自她的公众号 大景筱筑
太行山的一脈相傳
鄭州新密永威·金域上院項目的景觀示範區——桃源溪谷,靈感來源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聽名字就知道,這個園區是想打造成一座世外桃源的感覺。
整個桃源溪谷由TOPO景觀大師莊鎮光先生親自執筆規劃。
莊鎮光與永威董事長李偉在桃源溪谷
整個溪谷也就呈現出了非常不同於別家的特色景觀示範區,沒有新中式或歐式的花哨,更多的是源於自然的設計。
桃源溪谷所在地,其實是太行山的餘脈,有著高高低低的地形起伏,最高地形差達到20多米,這樣劇烈的地形變化,並沒有成為設計的絆腳石,反而成為了溪谷的特點之一。莊先生利用這樣高低不平的地形差異,幾乎保留了原有的地貌,打造特色景觀區。
桃源溪谷效果圖
在桃源溪谷植物景觀的分佈上,TOPO設計團隊結合50餘種植物,採用五重垂直種植法。平原、坡地、峽谷、濕地等層層遞進,構建了一套最接近自然的植物群落。
“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曠遠”。濕地種植分為淺水區、近水區、遠水區,根據不同的生態條件種植適應其生長的濕地喬木品種。水杉、落羽杉、白蠟等高大喬木營造出一片生長於水上的森林,在這裡,可以來一場清肺之旅。
溪谷建造過程航拍(來自胡宇鵬)
梯田草坡就是其中之一,在園區內部打造了擁有20米高差的草階。
這樣的設計不僅完美消化了高差,還可以供人休息停留,登上每一層的草階,能看到的風景都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梯田上舖的老石板,都是永威專門在附近村落裡收集而來,極力保留原生態,做出了屬於這片梯田的最自然的景觀。
園林中的水系,名為“疊水綠島”,顧名思義是由湖面和點綴在湖面的浮島組成的景觀。為了還原原始地貌,更貼近自然,水系側壁全是用新密當地的毛石所砌。為了讓硬的石材體現出軟的弧度,每塊石頭都經過人工再打磨,呈現出融合的自然之美。
有關疊水綠島還有一個小插曲,據說在修建時因為部分水係受到了水杉種植的影響,需要縮小縮小20-50cm的水面,綠島擴大20-50cm。
修建中的疊水綠島
修建組開會決定了修改尺寸,認為如此小的細節並不會影響整體景觀的效果。直到莊先生來到現場親自視察,一眼就發現了水係與綠島的比例不夠協調,非常生氣,認為破壞了整體的效果,當李偉知道後,更是下令重金整改。重新修砌多花費了幾十萬,才呈現出如今與圖紙完全吻合的完美效果。
由疊水綠島向下延伸的小溪,依據高低差地貌緩緩流動,兩旁鮮花點綴,奇石作壘,形成了溪谷中最柔軟的一景。
溪谷所传承的,不仅是太行山余脉的地势之美,还有着山的气韵及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园区内使用了很多来自陕西的山杏,由园林团队亲自前往陕西挑选,每棵树都呈现出不同的意境,有的如迎客松,有的树冠似鹿....
永威有著自己的苗圃基地用於園林的樹木造景。溪谷也不例外,從各地山林挑選來的樹木,在永威苗圃基地中培育三到五年,才全冠移植至溪谷園區。
為了讓園區四季常青,種植了叢生香樟,三角楓、水杉、朴樹、榔榆、烏桕,雪松等四季樹木,這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位於溪谷高地的百年咸豐皂角樹。
據說這棵樹是溪谷的“鎮谷之寶”,當地百姓稱之為咸豐皂角樹,因為它栽種於咸豐帝年間,樹齡達到160歲。可以說它見證著伏羲文化的變遷,守護這一方水土。永威將這棵樹移栽至此,僅全冠移植的費用,就花了10萬元,這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都說“樹活百年有靈”,在移植前項目組還帶領全體工人進行了三次祭拜,對與自然和歷史的這份敬畏之心,也讓大嘴對永威多了幾分敬佩。對於太行山的傳承,也在這棵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石材的匠心打造
除了各式高低景觀外,放眼望去,石的運用在溪谷可謂無處不在,這其中也是頗有考究的。
比如人來人往腳踩的青石板,每一塊都獨一無二。每塊青石板都是按照尺寸機器切割以後,再由老工匠用錘子和鑿子,一錘子一錘子鑿出來面層,每一塊的面層紋理都不同。
每一个石板有六个面,除了底部不用二次处理,其他5面,全部是由老工匠用凿子凿出的造型。最终呈现出既有形又无形,同时充满了年代感的效果。
道路兩側的毛石擋牆是否讓你想起家鄉的感覺?
實際上造出這樣的效果不簡單,毛石擋牆是外高內低的設計,呈45°斜角,斜角鋪裝是為了更加安全,但也大大增加了做工難度。施工時,弧度與平面的整齊度缺一不可。基於安全性與美觀度的考量,在砌築毛石之前現場做了十二段的毛石樣板段,最終才確定目前能夠看到的毛石牆成品。
在不同的高度,都是不同大小的石塊組成,底部有大石塊作為基礎,從下往上依次過渡,看上去很簡單,但每塊都是由工匠剔鑿,保證不出現通縫。
這樣一堵牆,造價是1500元/㎡,在溪谷遍布了山林小路。
園區內也有地標,最具視覺效果的就是中心觀景台了。觀景台與石牆一樣,是自下而上過渡遞進的斜面設計,大小錯落有致。
实景照片(來自胡宇鵬)
最初這個觀景台是由同樣的石塊進行堆砌,直上直下的設計,但效果不盡人意。最終還是由莊先生畫出了心中的石壁效果,工人按圖去挑選石材,推翻重建後才呈現出這樣的效果。
斜角設計也加大了施工難度,底部的大石塊一天只能擺上兩三塊石頭,每砌一段,就要給莊先生檢查,不滿意就得重新砌。
实景照片(來自邵勇)
如果說觀景台已經成為了溪谷建設的一道坎的話,那麼巨石陣真的就是溪谷工匠面臨的一個最終級挑戰了。
據說是莊先生在深山考察時在山頭偶遇的一堆巨石成就了巨石陣的靈感,而永威竟然將這樣一個自然形成的景緻原汁原味的搬到了溪谷內。從挑石頭到巨石陣形成,用了近一年的時間,選石期間,設計師親自帶團隊到山中七八次才敲定石材。
這樣巨大的石材,在搬運中用了5000一天的吊機,一個月的時間才堆砌好。
除了巨石陣,還有這樣一個特色景觀——景觀示範區有小橋流水的很多,但你見過有窯洞的嗎?
新密的地形特點,不止是原有的山丘起伏被利用起來,原有的窯洞遺址,永威也沒有破壞,重新修正外立面,形成了一處特色景觀。
实景照片(來自朱筱雪)
同样理念的永威山悦项目(來自邵勇)
這樣的窯洞不僅體現了當地原汁原味的古樸感,後期還將再利用,做業主休息、看書的納涼點。
在歲月和風霜的磨礪下,這些源自自然的石頭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一如莊先生所說:“景觀從不是目的,而是實現美好生活的一種營造手法。”
此前所有的精心設計,不僅是呈現自然,也為了讓業主能夠融入自然,讓孩童與父母增加更多的對話,在自然中回歸親子最本真的狀態。
在起伏的地勢之上,莊先生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需求定制了多功能、原生態童趣園,讓這一處山水佳境陪伴孩子一起長大,也讓每個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專屬活動空間。
溪谷兒童攀爬樂園為了迎合整體的景觀風格,永威專門定制了原生態風格的遊樂場,讓孩子們在自然中鍛煉出第一份勇氣。
當代青年人“低頭族”已是常態,為了讓人們放下手機,回歸自然與運動的樂趣。園區內也設置了多個多功能運動場所:乒乓球檯,籃球場等等。
单这一个篮球场围挡,也有着匠心故事。
平常我们见到的篮球场围挡都是深绿色的,而溪谷所用是为了融合景区风格而定制的荧光绿,定制时厂家认为可以染5000平方围栏的一池燃料,只做500平方太过浪费,最后永威花费5000平方的钱才染成了这一方500平方的围栏。
退休的父母们有了更多的时间走入溪谷,溪谷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休憩场所。在观景台下棋喝茶,在草坪打打太极,在叠水绿岛呼吸新氧...
即使是常見的老年健身器材,在溪谷也變得更加特別,採用點狀分佈,每個位置都經過考究,最大限度保證不同的健身功能。
健身器材也都是特殊定制,從顏色到材質,讓器材能很好的融入溪谷的景觀風格。在施工過程中加大了基礎預埋形式,保證器材的牢固性,也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保障。
為了讓業主有更多元化的體驗,在梯田草坡下,還設置有一大片平整的草地。在這片草地上,既可以是孩子奔跑嬉鬧的樂園;也可以是純潔婚禮的場地;亦或是一家人燒烤唱歌的平台...
在美的“不簡單”的溪谷中,孩童們揮灑天真,感受到不同與鋼筋水泥森林的自然氣息,與鄰居玩伴共同建立著美好的記憶;家長們放下“996”的繁忙壓力,在這裡靜聽蟬鳴,輕聞花香,感受心靈的平靜;老人們不再蝸居,在這裡找到三五老友,談論古今,回憶青春,享受兒女繞膝的幸福...
就像溪谷景觀的設計人員所說:“如果這是我們家的後花園,我的幸福感會是爆棚的。”
实景照片(來自胡宇鹏)
不是花式噱頭、沒有五重園林,溪谷內沒有過多半成品的雕花屏風或是山水擺件,幾乎全是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大師將其奇妙的排列重組,工匠們一錘一瓦的細緻打磨,就有了最特別的溪谷。
更重要的是,溪谷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成為了創造美好的平台。
這樣平台的搭建,少不了永威董事長李偉的支持。莊大師在採訪中曾經說過:“感謝李偉先生在設計上給予我的自由,以及不考慮成本為客戶的精神,讓我將這種無言的支持和只為呈現完美的精神融入到整體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從而成就了這處無可複制的桃源溪谷。”
坊間曾傳聞永威老闆李偉先生曾因為永威城是否交由大師設計園林而和管理層有過激烈的討論,採訪中的他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堅信人的審美和生活方式是會被引領。
文字来自公众号 楼市大嘴 感谢授权,未注明图片来自网络,图文经过小学徒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