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公祠墓: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 北京秘境

TimeOut北京 TimeOut北京 2019-10-14
 

6月是历史上有名的苦主督师袁崇焕的诞辰之月,这不仅让人们又忆起了近400多年前,在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发生的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之一。如今的袁公祠墓,依然凛然于广渠门,守候着主人昔日的鏖兵之地。



信守诺言几百年,佘家守墓似神话

“明代老了,明代的光芒已经黯淡,进入黑夜,黑夜里,悯忠寺(法源寺别称)的庙门偷开了,迎进袁崇焕的孤棺。”李敖大师的那部名著《北京法源寺》,曾引得不少历史小说迷又跑到法源寺寻找袁督师的碧血忠骨。但小说终究不是历史,袁崇焕的祠墓在北京不假,却在南城的另一侧——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在“国保”名录上,它的地址是“崇文区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52 号”。


按图索骥,却只见一片片兴建于本世纪的现代化社区,连“斜街”都没见着,更甭提“义园”了。“义地?早没了。上世纪50 年代政府集中迁坟后这儿就变成了平房区。2000 年前后更是连平房全都危改了。”一位打小就生活在这里的刘大爷说,“嗐,说要找袁崇焕纪念馆不就得了。就在小区里面!”

 

弯腰钻进小区前行几步,一片平房还算明显。进入上书“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焕墓”匾额,两侧悬“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楹联,旁边则立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汉白玉牌的院门。遇到了一位工作人员,同样热心地向我们介绍说,“1952 年北京市集中迁坟,柳亚子等文化名人向毛主席上书保护袁墓,并得到批复责成北京市落实。”



穿过不大但寂静的小庭院,就是袁公享堂,正中为画像。明史载,袁公“容寝”,意即长得比较抱歉,但这里的袁公像虽说算不上美男子,却也威仪端庄,令人望而生畏。画像两侧是他的广东同乡后辈康有为题写的楹联“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与之应景合情的则是下面的八个展牌,向人们大致勾勒出袁崇焕的生平事迹。

 

东西耳房则展示着来自袁公家乡广东的瓷器等生活用品,还有那个时代战场上的刀枪兵刃,以及有关他的史籍史料。但上下遍寻,却没有袁公本人用过的物件,除了他在福建宁武做知县时题的一幅真迹碑刻——听雨,寥寥二字,却行笔畅达。旁边则刻着康有为撰写并手书的铭文:“观夫袁督师之雄才大略,武棱盖世,遂见忌于敌,以谗间死难……”




绕过屏风,不大的祠堂后面便是“有明袁大将军墓”的简朴坟冢。袁崇焕于崇祯三年被“磔弃西市”后,无人敢为其收尸,只有部下佘义士将袁崇焕头颅从示众的旗杆上盗回,葬于自己后院,并命后代不许做官、不许还广东老家,世世代代为袁公守墓。起初,因政治环境,佘家只能打着广东义园的旗号,将袁公作为无名广东同乡祭拜。直到乾隆四十年(1782),袁公墓才见天日。而为其平反的竟然是曾经的敌人——乾隆帝在批阅明史时,为袁崇焕的忠烈震撼,命正式修袁公祠墓,并抚恤袁氏后人。“有明袁大将军墓”的墓碑就是从那时立的。

 

袁公祠墓之所以一直被人记住,在于程本直为袁公叫屈而被杀,更在于那个近乎神话的佘家十七代人守墓的故事。而最后一位守墓人佘幼芝女士2004 年还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尽管袁公祠墓成为国宝后,正式交由国家管理,佘家也乔迁新居,守墓史从此画上句号,但“一对痴心人,两条泼胆汉”的美名却永留青史。


然兴衰荣辱自有定论,是非功过任人评说。正如袁崇焕本人的功过在历史上众说纷纭,很难定论一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介凡人能半个世纪信守一句三百年前的承诺,说是义薄云天也绝不为过。


一座城门,见证昏君冤忠臣

现在的广渠门地区,除了袁崇焕祠墓安坐此处,现代化的安居社区和学校、医院,还有静静流淌的护城河,一派安宁祥和气氛。但作为京城外城的东大门,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刀光剑影,几番动人心魄。


而袁崇焕和广渠门的缘分,还不光是身后葬首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生前他为明王朝制造的最后一场大捷,就发生在广渠门的城外。据史料记载,崇祯三年的元宵节,京城确实有一场散不开的浓雾,浓到迷离了崇祯帝的双眼,把争夺江山的主动权,拱手送到了千里之外的辽东满洲。

 

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皇太极率领清军进军北京。腊月,德胜门险些失守。而本该祥和的春节因此狼烟四起,炮火连天。莽古尔泰率满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共近十万大军连破三河、顺义,绕过通州,直取广渠门,此时蓟辽总督、兵部侍郎袁崇焕率九千关宁铁骑闻讯由辽东星夜兼程回援京城。正月初三,“自巳至酉,炮鸣矢发”,激战八小时,转战十余里。由于袁崇焕身先士卒,拼死力战,关宁铁骑奋力砍杀,使京杭大运河的起点、现在的通惠河码头一带成了活坟墓——“(袁崇焕军)直追敌军至运河边,敌军忙迫拥渡,冰陷,淹没者无数”。



在这场以少胜多的史诗般的广渠门战役中,皇太极的七阿哥阿巴泰及其两子阿济格、思格尔所率三部均被击溃,继宁远大捷后,袁崇焕再次灭了清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可以说明朝此后残喘的十几年都是拜此所赐。但某种程度上说,明朝亡就亡在广渠门大捷,清朝最终入主北京城也因为这场广渠门惨败——这一仗让皇太极认清了形势:袁崇焕一日不除,大明一日不灭。


为了除去其定鼎中原的最大障碍,皇太极克隆了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桥段,假意制造了袁崇焕通敌的消息,于是便有了那个妇孺皆知的冤案,自毁长城的明王朝从此兵败如山倒。而反过来,也正是当时满清统治者的文韬武略、八旗将士的骁勇善战,成就了其入主中原的雄心大志。


参观

信息

袁公祠墓

📍东城区东花市斜街52号

⏰ 9:00-17:00,周一闭馆



文 | 黄哲

图 | 王甜

排版 | 人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