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卫龙再传IPO,年销100亿包,营收超20亿,辣条网红是如何营销成功的?

新消费内参 新消费智库 2022-06-28


这是新消费内参第1215期文章

来源:新消费内参

作者:鲍妍伊


 新消费导读


前段时间消息,卫龙食品今年计划在香港IPO,募资10亿美元。


这家创立于1999年的企业,把五毛钱一包的街边小吃辣条,做成全国知名品牌, 2019年销售达到49.09亿元,增速近43%,踏上了IPO之路。


对于这个消息,卫龙方面尚无任何回应,至于品牌成功与否,暂且也不做太多猜测,不如一起看看卫龙是怎么从几千家辣条企业中脱颖而出的——从垃圾食品,到「零食网红」,卫龙依靠花式营销成了辣条界的扛把子?



辣条的发明,其实是个意外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辣条的前身是湖南平江的酱干,平江县位于湘北汨罗江畔,这里有着悠久的做酱干豆制品的传统。1998年,湖南洪水导致当年酱干的原材料大豆出现了大幅度涨价,对酱干行业造成严重冲击打击。


于是有人就想着另谋出路,当时市面上最便宜的原材料就是面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当地酱干作坊的老师傅们研发了一种面筋小食品的配方。


这就是辣条的原型,起初它只有咸味与辣味,后来又加入了小孩子喜欢甜口,此后辣条的配方迅速在平江流传开,大家纷纷做起辣条生意,尽管包装、形状不同,但在配方类似。



但是,地处长江中下游山区的平江县并不出产小麦,最开始原材料从外地运送,后来很多平江青年干脆到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创业。卫龙的掌门人刘卫平也是借着这波浪潮开启了自己的辣条帝国之路。


1999年,刘卫平带着辣条配方到了河南漯河,2001年创立了自己的工厂——平平食品厂,当时工厂规模不大,但刘卫平的野心很大,在大多工厂都埋头卖货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明确的品牌化行动。


卫龙凭什么变知名辣条?


2003年,刘卫平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商标——「卫龙Weilong」,以品牌为核心生产辣条为主的休闲食品。



尽管有了品牌,但此时卫龙仍是名不见经传的。


早年辣条生产要求和制作成本都不高,小作坊式生产商遍地开花。


到2010年,全国调味面制品市场消费总量在500亿左右,其中湖南占整个辣条市场的60%,年产值超300亿。湖南有辣条企业近1000多家,河南生产辣条的企业也超过300家,竞争非常激烈。


同时,辣条还多次被媒体曝光,比如2005年年底,央视就曝光了一家使用违禁添加剂富马酸二甲酯(俗称霉克星)制作辣条的企业。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还催生了江湖传言——辣条是卫生纸做的,地沟油泡的等等,可以说名誉扫地。2007年,国家质监总局还将平江列为全国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县。


但是,这场辣条的信誉危机,却成了刘卫平和卫龙的机会。


1.重塑产品


为了让辣条摆脱垃圾食品的印象,刘卫平花巨资新建生产厂房,将生产车间改造为全自动化,严格控制食品生产质量。同时,卫龙还聘请专业资质的质检机构为自己的生产服务,对生产进行全面升级。


这一切可不是静悄悄的——2014年,卫龙搬入新厂房之后,他们邀请了一组专业摄影团队进入车间拍摄公司的宣传照片。高度自动化的闪亮设备、一尘不染的洁净车间,视频和照片一出,几乎立刻扭转了人们对辣条的印象。

另外,卫龙还在淘宝开放了官方直播,几经努力,成功帮助卫龙辣条除“黑”正名。



2.明确年轻定位


一款产品,包装设计是否高大上会极大影响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判断标准。为了迎合年轻主力消费群体,卫龙推出了简约风的包装,全白的底色+搞怪语句。新包装干净清爽的外表体现出来的高级感,让卫龙在诸多辣条品牌中脱颖而出。


201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三集纪录片《中国新年》中,提到了辣条,并称“辣条是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受欢迎的小吃”。


3.开启网红之路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厂房照片让卫龙迅速刷屏,成为一时网红,随后,品牌主动与暴走漫画、微博段子手紧密合作就是真正的故意了——此时还正值社交网络红利期,尝到这次甜头的卫龙迅速投入了网络传播大军。隔三差五制造热搜词汇,在网红的“不归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卫龙怎么用营销套路你?


好了,现在开始进入本文的重点,一个品牌的成功当然具有多重逻辑,不过要说卫龙如何成为辣条界扛把子,层出不穷、脑洞大开的营销绝对是不能绕过的话题。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营销;好的营销,就必须贴近自己的消费者,并且善用互联网。卫龙就是从年轻人的喜好入手,根据热点话题,针对性地进行造势。可以说品牌的逆袭,除了食品本身既好吃又可靠,更因为他们擅长造势,做热点营销。


以下为卫龙几大经典营销套路:


1.借力:模仿知名品牌


在品牌营销中,知名品牌本身就是一种热点,其他品牌跟随模仿名牌做营销,只要方式得当,就能产生不错的效果。


卫龙可以说深谙此道。在2016年9月,卫龙推出了一波「苹果风」营销,为旗下辣条制作了一系列苹果风格的广告,正面展示了辣条产品的「高端」形象,还有模有样地分析了辣条的成分。



除此之外,卫龙甚至在线下开了一家苹果风格的辣条门店。店面采用了苹果惯用的极简素雅设计,将辣条产品放在透明的玻璃格子里,俨然一副精品的样子。


辣条本身是一种低价快消品,定位上自然与高端无缘。将辣条和公认「高大上」的品牌苹果联系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人们感到十分新奇,同时也产生了幽默搞怪的效果。


苹果高端的形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抬高卫龙辣条的定位。卫龙正是借助这次营销,进行产品包装更新,将传统的辣椒红色调升级为以黑白灰为主的设计,看起来更加卫生干净,从而让品牌形象显得相对高端。


2.和消费者一起玩衍生

 

卫龙靠做辣条起家,到了一定规模之后,由于辣条本身的市场有限,自然要在相关的领域做产品延伸,这又为卫龙提供了营销的好理由。


2018年5月端午节前夕,微博大V「全是吃货」告诉卫龙官微想吃「辣条粽子」的心愿,众多网友纷纷支持并呼唤「龙哥」。第二天,卫龙官微回应,「不就是辣条粽子,一周后见!」。


 

果然在一周后,卫龙发布了辣条粽子,加入了精心研制的魔芋辣条,包装成六宫格魔方礼盒,首批产品当天就被抢购一空。



这一波操作,一方面让网友认为自己的心愿被重视,产生参与感从而提高了忠诚度;另一方面,卫龙借此推出了品牌的辣条延伸产品。


在此之后,辣条粽子就成为了卫龙的产品之一,依然受到广大顾客的喜爱。


除了这次辣条粽子,2018年6月15日卫龙又宣布“辣条实验室”活动正式开启,并推出了宣传视频和H5为“新奇辣条”造势。宣传视频像极了5毛制作的高科技科幻大片;而H5不仅运用了多个经典游戏的元素,还可以制作个性化“新奇辣条”,帮助用户发现自己的辣条人格,因而迅速在朋友圈实现刷屏。



辣条实验室实际是卫龙的快闪店,位于杭州龙湖滨江天街。参与者可以自己测试挑选新口味,如果觉得好吃,实验就成功了;如果觉得不好吃,那实验就“爆炸”了。


后来,卫龙也真的推出了几款实验成功的辣条。


3. 跨界做潮牌?


在品牌营销领域,跨界已经十分普遍。适当的跨界,可以将另一领域的调性赋予自身,从而丰富品牌的内涵。这么一种有效的技巧,卫龙当然不会放过。


2017年双十二前夕,卫龙「跨入了时尚界」,在官方旗舰店展示出醒目的高街风模特照片。两位模特分别穿着红色和绿色的东北碎花服饰,配上杂志式的封面背景,以及「碎花新时尚」的标语,不明就里的人会以为进了一家服装店。


 

细看之下,才发现模特手上拿着的,正是卫龙的各式辣条产品,和模特的气质相映成趣。


东北碎花款的走红,源自2015年5月戛纳电影节开幕式,明星张馨予用「东北碎花被」服饰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从此这一原本颇具「乡土气息」的款式,成为时尚界的新宠儿。



卫龙选择了东北碎花作为时尚主题,兼具了时尚元素和传统中国风,为卫龙辣条赋予了新的内涵,吃辣条更是变成一件潮酷的事情。


4.实力自黑,成功反黑


自黑营销作为一种新操作,不少品牌商家都有所尝试,这些自黑大多以自嘲的方式进行,产生一种先抑后扬的效果。再看卫龙,自黑的段数更高,可以说是无人能比。


2016年6月,一则卫龙天猫旗舰店被黑的消息刷屏,卫龙门店首页上满屏黑底红字写着「凭什么不给我发货」,恢复正常后不久,再次被「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等暴走漫画表情包淹没。卫龙官微解释,顾客的收货地址和相关信息有问题,无法发货,导致店铺被黑。



实际上,这是一场为「6.18」造势的自黑营销事件。随后卫龙官方声明:「没错,它就是个营销,你真的信了,那也没办法……」同时借势宣布与暴走漫画合作,推出一系列暴漫定制辣条。



原本简单的上新活动,被卫龙包装成了一次被黑事件,在许多细节上,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甚至惊动了警方官博、阿里安全部高层。


这种彻头彻尾的自黑,具有强大的话题性,自然吸引了大量的眼光。被黑当天,卫龙的店铺访问量达68万人,是日常的20倍,当天进店流量为365.9万次,超过天猫超市成为行业第一。


对于众多围观的网友,即使最后直呼上当,也不会产生什么反感,反而大多数觉得颇为有趣,对卫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语


纵观卫龙品牌的营销,谁能忍住不赞一句「戏精」呢?


卫龙营销的负责人曾说过,营销预案做好后要开会讨论细节,「筛选标准只有一个——有趣,只要有人觉得哪一个细节不够有趣,我们就会放弃它。」



卫龙旗舰店的运营团队大多来自90、95后的互联网主流人群。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逛微博、看视频、找段子,以此来抓住用户的喜好,掌控内容方向。


他们不热衷于研究案例,认为会被所谓的经验束缚,因为卫龙要做的是颠覆传统,形成差异。


不过卫龙脑洞大开的营销案例却值得当作案例来关注,像辣条这样的非刚需、替代产品颇多的产品,花式营销甚至可以说是必然选择。


单一的产品看似没有什么可以做文章的点,但卫龙深谙用户群体的喜好,从用户出发,迅速吸收互联网裂变文化,找到与自身品牌相契合的点,迅速实施,的确能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当然,这只是卫龙的做法,营销的手法千千万,每个品牌都需要在其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 往期精选 -

《牛年生意经:日本和牛只有60年历史,为何成为全世界最贵的牛肉?》

《牛年生意经:西班牙的传统斗牛,为何正悄悄「移民」南美洲?》

《「毛星球FurFur Land」为何要一边讲故事,一边卖猫粮、狗粮?》

《机能食品Nelo完成数千万融资,它要如何重塑社会人的营养生活?》

《涌向线下买手店的年轻人们》

《6000亿小家电赛道,能否跑出下一个美的和九阳?| 新消费研究系列③》

《创立半年,业务迎10倍增长,「珍味小梅园」如何抓住预制菜红利释放机会?》
《沉默的隅田川,如何做到挂耳咖啡、咖啡液两个类目蝉联天猫第一》
《体验经济+体系标准化,煮葉为何觉得用星巴克模式更好卖茶?》
《船歌鱼水饺成立食品品牌「一船小鲜」,水饺中的LV如何进军零售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