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邛到邛崃,千年古城的逆生长
临邛在历史变迁中传承文脉、延续荣光、留住乡愁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机——兼具千年古都与现代城市的双重身份,充满活力、令人向往,蕴含着无限可能。
悠久的历史、著名的事件和人物、公共仪式和庆典等等,是一个区域的共同记忆。作为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邛崃底蕴深厚,拥有鲜明个性特质。从今天的历史资料和考古中可观临邛古城昔日的繁荣景象,规模宏大,店肆林立,是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重镇。据《华阳国志》载:“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栏。”其城池之高大可见一斑。发达的经济、社会,造就了璀璨的文化,西汉时,有著名经学家胡安鹤山讲学,“洞达天文、历象、阴阳之数”;星象学家严君平穷究周易,“文章冠天下”;才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琴音相通,“凤求凰”佳话流传千古。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座城池和成都一样,城址未变,结构依然,今天依然是成都平原山水古城的范本。仍然保留着山水古城的“丁十井”型传统格局,“一环两街、六院二十七巷”的历史城区街巷肌理仍然清晰可见。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口,邛崃正以探索者的姿态寻求传统土壤与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的融合机制,增强城市自我意识。在这里,原有的街巷空间经历着翻新与重构,新的空间层出不穷,这些新空间并非与旧有空间割裂,而是在旧有的城市肌理中生长,保存了地方辨识性风格,是现代美好生活的象征物。
在空间被再生产、重建的过程中,地方感不仅没有被覆盖、毁灭,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重塑,实现千年古城的“逆生长”。
一 条 巷 子
▪让一座古城被看见▪
抬脚迈入邛崃文脉坊被改造过后的段公馆门槛,迎接我们的是一面照壁,颜色不是传统的朱红,而是非常现代的配色——蒂凡尼蓝。精心设计的灯光下,一排白色小字清晰可辨:“一个院子,让一座古城被看见”。
城市规划师都喜欢唤起人们的地方感,这种努力和实践又被称为造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通过重构空间,让地方被看见。
从历史的维度观察,邛崃是如何以探索者的姿态进行“造乡”,通过空间的重构传承文脉、延续荣光、唤醒人们的地方感?故事要从全国唯一一条以“文脉”命名的街巷到西南首个拥有建筑师建筑群落的城市更新项目说起。
文脉坊规划效果图
PART 01
“新文脉”,连接当下与传统
水是天府之国流转的血液,自古以来,邛崃就是一个兼容高山、丘陵和平原、五河纵横的润泽之地,南河、䢺江河、斜江河、蒲江河、玉溪河5条河流在这里形成水网纵横。
临邛先民充分利用北高南低的地理条件,探索出由城西北向城东南流向的引水入城规划布局,四条大街的水道向四城门延伸,同时,从西北方向引西河水进城汇入下水道,最终流向南河。从初建时起,临邛便是一座被护城河环绕与拱卫、能够自给自足的城池,当地居民至今流传着临邛古城“关着城门可以吃三年”的说法。
位于临邛古城区核心区域的文脉巷,是中国唯一一条以“文脉”命名的街巷。因汉唐修建文庙引水入城开挖文脉堰,形成因水而居的川西古城巷院雏形。明代的临邛文人希望家乡文脉流芳,挥毫写就“临邛文脉”四个字,刻石立碑于文庙附近。文脉堰引西河水进城流入瓮亭的荷花池,经杨天官花园的池塘,过文脉巷,最后流入文庙泮池,就是让当地人颇为自豪的“一脉灌三池”。
这里,人杰地灵、精英荟萃。清代以来,不仅本地望族连外来文人雅士、官员商户均会选择文脉巷造园建房,一时成为临邛古城文人墨客、商贾官员聚集地,被视为临邛文化之源,城市之核。
文脉巷所在临邛古城片区全景鸟瞰
时至今日,文脉巷片区东至南街、西至花园街、南至长松路、北至天庆街,为青砖、穿斗木构建筑为主的传统片区,由文脉巷、太师巷、何家巷、水巷子四条主要街巷及众多的通幽小巷组成,独特街巷肌理蕴藏了温暖、平和的古城生活气息。承载着临邛古城的重要历史文化底蕴,囊括代表临邛古城历史人文的“三巷、三社、九院”,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脉络,更决定着城市未来的流向。
邛崃市采取片区开发模式,以文脉坊街巷复兴项目为示范,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工程。作为起点的文脉坊街巷复兴项目位于邛崃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109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是复兴重塑城市生命力和地方感的重中之重。
文脉坊街巷复兴项目以“一街四巷连七坊”进行空间规划化布局,以延续原有城市肌理,激活街区活力。国内首条沉浸式主题汉街南北贯穿,彰显临邛历史源远流长;文脉巷、何家巷、太师巷、水巷子四巷根据原址保留,形成灵动通达的步行网络,让汉街与南街紧密互动;街巷串联,七个街坊自然形成,暗合汉唐时期典型的城市规划格局。各条街巷多以“丁”字形交错,力求对景优美、婉约流畅,突显川西古城的独特空间魅力。“三社六馆重九院”为重要文化节点,现存王家大院、段氏旧居、何家大院、邓氏洋楼4座明清时期传统院落;罗衡斋、陶泽惠、吴江、林向贤等多处历史名人故居遗存,以及反映邛崃农耕手作发展兴盛的春晓茶社、竹藤社和布鞋社均根据其原有位置散落其中。
文脉坊规划效果图
PART 02
新空间,绵延一方人文
进入新世纪,中国古城改造进入空前的活跃期,更新城市空间格局的同时,许多古城空间遭受了破坏性的侵袭,许多古镇老街虽然存在,但“千城一面”,丧失性格。
文脉巷片区街巷复兴项目秉承以“留改建”并行的推进原则,重塑文脉巷片区城市空间肌理,通过区域内重点院落的保护、提升及崭新的消费场景构建,在这个由街巷构建而成的城市功能片区中,植入全新的城市功能、产业、文化等要素,让城市中的老旧街坊,建设成为成都特大城市郊区新城的文化地标、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服务的个性客厅、独具艺文古韵的城市名片。
文脉坊规划效果图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脉坊之于邛崃如同太古里之于成都,传统与现代、市井与时尚、文化与消费并存的城市人文客厅亦是新的城市商业中心。基于历史渊源、文化的沉淀发展而来的文脉巷片区在更新之后,拥有良好的商业氛围,充满现代商业的气息,年轻、时尚元素、未来潜在的商业市场,吸引了众多品牌入驻——
梦黄栌酒店规划效果图
日本京都岚山的酒店品牌梦黄栌酒店选址于文脉坊北侧,这里是历史建筑何家大院所在之地。邛崃特色的“酒”“茶”以及何家大院留存的三口井,都成为了梦黄栌酒店设计的概念。拥有天井的传统围合式庭院内,构建出大量拥有景观、休憩区域的共享空间,水景、连廊、竹林、院子……营造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游走体验。
新山书屋
如《岛上书店》一书所言: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就算不上一个地方。作为城市的精神标记,书店为书籍和爱书的人们提供了庇护地。源于重庆的书店品牌新山书屋在成都店之后宣布入驻邛崃,新山书屋看中的是“邛崃不仅有迷人的‘小城故事’,亦有愈发自我的文化风格”,随着新山书屋·文脉坊店的逐步呈现,更多美学生活方式涌入市民生活,将为邛崃展现出更多可能性。
以文脉为线索,以文脉坊为起点,这场城市更新带来的不止是一个院落、一片街区的更新升级,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升级和进阶。未来,文脉巷片区终将合奏成为一曲生动而和谐的城市交响乐,通过地方感的营造增强城市的自我意识,为邛崃建设成为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谱写更新的篇章。
原 境 重 构
▪天府南来第一州▪
“风月无边,长安北望三千里;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城,蜀地通滇、藏的要津,临邛古城自古就有“酒里”“茶乡”“陶都”“绸城”之美誉。两千多年来,临邛古城的商道上,商旅络绎不绝,厚重的历史沉淀,书写着“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的传奇。
过去种种,皆为序章,当下的意义在于连接过去,通向未来。
无论是文脉坊升级成为新的文创街区,还是天府现代种业园、邛窑遗址公园,两个国家级新园区的布局又或是复兴原乡传统、寻访最佳物产、捕捉匠心民艺,都是立足于本地人文和自然资源绘就新时代的邛崃画卷。邛崃通过创意让地方风物变为能够带给人们审美体验的文创产品,通过原境重构给予人们沉浸式场景体验,以在地文化作为原点,以地方感作为今日邛崃的核心竞争力和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PART 01
新创意,让风物变“美物”
正如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所言:拥抱历史,我们需要分析;拥抱未来,我们需要创意。当创意为风土和物产注入新的血液,人们本已司空见惯的风物——一根邛竹杖、一碗奶汤面、一块儿碎陶片,亦能变成带给人全新审美体验的美物,这就是今日邛崃人的生活美学实践。
种子养育着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催生着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承载着人类的和平美好和繁荣希望,种业深刻影响着社会历史进程并受到全球各国关注。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邛崃建设成都市唯一的种业产业功能区——天府现代种业园。
2020年9月,成都市首届天府大地艺术季在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区启动,在稻田和林盘间集中展示了 28 件大地艺术装置作品,其中包括法国建筑设计师Marc Fornes 的作品《丝源》、有着“东京达·芬奇”之称的黑川雅之利设计创作的《水上方舟》、日本三大花艺流派“草月流”花艺大师吉元烨子创作的《风开始的地方》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家邱光平创作的《芙蓉嬉语》等。作为首届天府大地艺术季的重要单元,“种子力”公共装置设计竞赛就像一把钥匙,以“源自大地、回归土地”的理念,打开通往大地装置艺术的大门,以国际化、艺术化的审美视野,观照邛崃大地上的日常生活,拉开城乡生活创意共融的新篇章。
部分大地艺术装置作品
立足在地的历史传承、人物故事、遗产文物、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邛崃以研发“美学式”文创产品为己任,在坚持打造独有 IP的基础上,坚持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文化创意为支撑,根据不同研发方向,将风物变美物,不断推出适应新消费市场和新消费人群的消费产品。
以“卓文君”为 IP 的文创产品品牌“文君有礼”系列,将极具特色的邛崃元素融入到创意设计:“文君不累·轻松办公套装”,包含手账本、信纸、书签、文件夹等产品;“一叶临邛香”香薰类、汉服、梳妆套装、手提袋等时尚商品;“当垆卖酒”的故事结合邛窑瓷器出品“推杯换盏·茶具酒具”等。
具有在地文化特质的“贰拾肆镇”串联区域故事,唤醒地方感。精选24镇乡优质产品,如“这儿的甜味有声音”的固驿甜皮鸭,“妙笔生花”的大同楠木笔,将邛崃繁庶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色彩通过24镇乡特色产品传递出来。让人们在对“邛崃造”“邛崃产”的欣赏与赞叹中记住“邛崃情”,借邛崃产品营销邛崃城市。
PART 02
新场景,让美可感知和体验
邛崃持续厚植生态人文优势,破题文君文化、邛窑文化、红色文化三张名片,坚持“留改建”并举,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大力推动大北—兴贤—文脉等临邛古城街巷打造。文脉坊,则融合休闲体验、艺术熏陶、教育展示等功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主题展览,音乐会、读书会等沉浸式场景体验,将传统的休憩场景打造为文创休闲场景。
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四川古代最大的青瓷窑系,于 2017 年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十方堂文创小镇巧妙联动邛窑遗址公园、自行车高速郊野公园、山体房车营地公园和滨水博物馆等十余个文创空间,实现人气共享,以公共空间艺术撬动洲际等高能级酒店和特色文创商业休闲街区建设,形成文博展示、文创休闲、文旅度假深度融合的消费场景。
文脉坊以城市更新为主题,通过文创空间和文创业态的融合及诗歌、茶艺、手作、电影、音乐等文化社群的联动,孵化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创品牌和产品,在文脉坊的空间中去生根发芽,去成长壮大,去提升新时代下城市的温度和诗情画意,让邛窑、邛酒、瓷胎竹编、古法造纸、竹麻号子等邛崃传统技艺焕发新的活力,被更多人所知晓,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如果想知道什么才是在今日邛崃触摸“临邛繁庶”的正确打开方式,得到的答案必然不止一个:
可以到“凤求凰”故事发生地听一曲《凤求凰》;
可以在邛窑遗址公园的窑包旁亲手做一件陶瓷小玩意;
可以去文脉坊消磨时光;
又或者在风景如画的天府现代种业园区内参观种子墙,顺便于万物生长鲜食餐厅感受绝对新鲜的“从菜地到餐桌零距离”,在破土咖啡小坐,逛逛蔚崃杂货铺;
又或者,骑着自行车高速路一路骑行到平乐古镇……
- END -
文章来源丨天府文化(有删节)
编辑丨何婷
图片丨新邛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