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大趋势、3次质变,看中国内墙砖30年发展

陶城君 陶城报 2022-05-19

本文来源:陶城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中国内墙砖曾有过辉煌战绩,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内墙砖曾为一大批如今已成为行业巨头的陶企奠定了发展的基石。随后,地砖上墙的普及和其它品类的兴起,对内墙砖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随着工艺升级和色彩回归,内墙砖近几年又有复兴之势,特别是博洛尼亚展上大放异彩的墙砖产品,成为国内不少内墙砖企业的潮流风向标。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批如协进、雪狼等专注内墙砖产品的专业品牌,而兴辉、卡米亚、强辉等众多品牌也陆续推出特色墙砖产品。


隆重预告:4月20日上午,陶城报在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2楼会议室203举办活动,特邀鲍杰军、张旗康先生莅临发表演讲,并邀广东、福建、山东、湖南龙头企业现场对话。名额有限,扫码预约留座。【9:30签到,10点活动正式开始】




两大趋势

历经30年发展,内墙砖在规格上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形状改变,从方形到长方形;二是规格变大,出现400×1200(mm)、600×900(mm)甚至更大规格。

1、从方块砖到长方形砖

早期受到生产设备的限制,辊道窑尚未推广,企业多数采取隧道窑,将坯体放入匣钵中烧制,所以生产出来的内墙砖都是“小且方”。

90年代初,152×152(mm)、108×108(mm)小规格内墙砖是当时市场上的常见规格。到了90年代中期,250×250(mm)、150×150 (mm)成为主流,规格相较早年有小幅增长,但仍旧以正方形的方块砖出现。

到1996年前后,200×300(mm)逐渐成为主流,而后长方形内墙砖逐渐取代方块砖,成为家装内墙砖的主力产品。上世纪末,250×330(mm)进入主流规格队伍;2000年以后,300×450(mm)快速普及,一直到2007年,该规格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占据主流地位。这期间,300×600(mm)规格也崭露头角。

从整个内墙砖的发展脉络来看,总体趋势为方块砖向长方形演进,内墙砖形状愈发“瘦长”,如协进企业推出270×730(mm),山东格伦凯推出的350×750(mm)等规格。2018年陶博会期间,300×800(mm)、350×750(mm)、300×900(mm)等瘦长型规格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展会的亮眼产品。


2、规格越做越大

由于上下游产业链不断成熟,诸如窑炉、釉线、喷墨机等设备不断升级,内墙砖的规格也开始越做越大。2005年,大规格内墙砖成为热门话题。

2005年年初,顺辉推出300×900(mm)规格内墙砖,当时被誉为“华夏陶瓷城内最大规格的内墙砖”。而后,建陶企业陆续跟进,推出330×900 (mm)、330 ×1000 (mm)等规格,不过这些大规格在当时环境下并未形成主流。

2011年是内墙砖规格演变的重要节点。喷墨印花技术得到普及并逐步取代滚筒印花技术,内墙砖的规格也有了更大跨越,陆续推出400×800(mm)、450×900(mm)、600×900(mm)等更大规格。

2016年后,现代简约风潮下,内墙砖的大规格化进程进一步加速:450×900(mm)、400×1200(mm)、600×900(mm)等规格陆续出现。

但相比意大利、西班牙等品牌推出的规格,如ARLANA的300×1200(mm)、宝路莎的450×1200(mm)、犀牛的450×1200(mm)、CK的500×1295(mm)、IMOLA的500×1200(mm)、Casaltaliana 的500×1100(mm)等规格,国内内墙砖还略显保守。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大砖小砖化”趋势也在逐渐凸显。大砖小砖化就是制造过程中,大规格内墙砖通过模具在表面形成多片小砖组合的效果,最终展示出小砖的铺贴效果。



三次颠覆性革新

在内墙砖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三处里程碑式的技术更新不得不提,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加速行业裂变,一些企业乘着技术东风或激流勇进,或黯然离场。

1、由透水到不透水的技术更迭

首次颠覆性革新出现在世纪初。彼时,内墙砖在泡水铺贴后,正面会出现水印。一些欧美国家进口国内内墙砖,由于铺贴方式的不同(一些国家铺贴之前,没有泡水),因而后期出现水印被认定为色差。

2004年前后,广东协进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出瓷砖不透水工艺体系,并申请国家专利。在此基础上,协进以“不透水”为卖点,在终端用“现场试验”的方式收割了大批客户,并由此健步走上品牌之路。


2、喷墨印花机加速行业洗牌

2011前后,喷墨印花机得到普及应用,并逐渐取代辊筒印花机,因此,2011年被众多企业誉为“喷墨打印年”,陶瓷行业由此进入“高铁时代”。

这一年,宏宇通过改良印花釉推出“光雕幻影MAGIC”内墙砖,强辉推出350×750(mm)大规格内墙砖、5D数码喷墨内墙砖,各企业在产品研发、空间设计上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态势,内墙砖在花色上百舸争流。

但行业对于喷墨印花机则是毁誉参半。山东淄博一专业内墙厂家负责人李先生感慨,喷墨印花机救活了一批濒临破产的企业,快速模仿以低价冲击市场,但与此同时,复制花色变得轻而易举,许多专注于花色开发的企业在被快速模仿的过程中,只能疲于奔命,陷入无限循环的价格战,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企业无可奈何只能告别内墙砖,转投地砖生产,甚至直接退出陶瓷行业。


3、功能型墨水登堂入室

模仿变得容易,行业同质化严重,在此基础上,内墙砖企业为形成差异化,在釉面质感上做文章,于是功能型墨水被誉为第三次颠覆性革新。相比喷墨印花机,功能性墨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行业同质化风气。

2012年,下陷釉、剥开釉、闪光釉、金属釉等特殊墨水开始在广州工业展上出现。2016年,功能型墨水被愈发重视,剥开釉、下陷釉、闪光釉都被企业当成了彰显产品差异化的新工艺。期间,协进企业推出魔幻釉、K金等明星产品,雪狼陶瓷推出亮光墨水工艺的12星座系列产品。

2018年,功能型墨水引发行业高度关注。首先是山东产区推出精雕釉内墙砖,随后在2018年淄博陶博会期间,名宇企业推出白色墨水、绿色墨水、精雕墨水、胶水干粒等工艺,成为当届展会内墙砖的亮眼产品。



四个思考

诚如上文提到,内墙砖在近30年的发展中,规格越做越大,工艺愈加精湛,但近年来在其他品类的冲击下,仍然遭遇了量价齐跌的尴尬。是走向消亡还是弯道超车?关于内墙砖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三次消亡论

内墙砖地位腹背受敌

内墙砖有过辉煌的战绩,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内墙砖为一大批企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石。然而近年来,随着行情走低,内墙消亡论一度甚嚣尘上。

2010年,内墙砖产销齐跌,唱衰之声不绝于耳,认为这一品类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015年,内墙砖生产线锐减、销售占比下滑为证,“终将消亡”在业内扩散开来;

2017年,内墙砖起家的淄博产区经历去产能风波,一部分企业洗牌出局,广东出现数十年未遇的内墙砖短缺潮,消亡论再度进入行业视野。

是什么原因导致内墙砖今日的处境呢?一般认为,喷墨印花机救活了一些企业,同时也加速了行业同质化。喷墨印花机出现之前,企业通过网版、辊筒、釉料等工艺实现瓷砖表面效果,强调质感,而喷墨时代,瓷砖只强调色彩。某种意义上来说,喷墨印花技术大大加速了行业产品的同质化。

另一方面,地砖上墙在冲击内墙砖的地位。2011年开始,全抛釉市场兴起,越来越多企业为弥补配套的不足,引导消费者将全抛釉切割上墙来代替内墙砖,另有企业推广薄板、微晶石上墙等装修方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内墙砖的发展。


角色不清

内墙砖的功能有待明确

每年的博洛尼亚展都吸引了大批国内行业人士前去“朝圣”。一些高端品牌如宝路莎、马拉奇、VERSACE、CK等,其产品在设计、创意和美学体验等方面都有着不俗表现,在国内市场有口皆碑。

国内企业出于内外压力,近年来不断将地砖、仿古砖等生产工艺应用到内墙砖上以寻求突破,低吸、墙地一体等名目层出不穷,为内墙砖争取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值得关注的是,卖点的增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内墙砖(相比地砖)的重要价值——装饰性。

事实上,没有地面使用的限制,内墙砖可以在花色、造型上进行更新颖、大胆的尝试,如叠加使用模具、干粒、半抛等多种工艺,放大其发色、质感上的优势,体现出更多的设计感和个性化元素,装饰美感远远超越地砖。


陶瓷时装化

更应由内墙砖来完成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回归本心,逐渐意识到内墙砖的真正价值,近两年从色彩的回归,以及立体砖的风行可见一斑。

无论是潘通公布的年度色彩,还是近两年博洛尼亚展风向标的指示,黑白灰越发同质化,而色彩的回归已成为行业共识。

立体砖也不是新鲜事物,近几年国内外展会上,它的身影都随处可见。2018年秋季陶博会VERSACE、蜘蛛、马拉奇、加西亚代理的EMIL、赛德代理的GARDENIA ORCHIDEA等品牌均以立体墙砖抢占当届展会的关注度。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纷纷跟进,兴辉的魔术墙砖、协进的精雕瓷板、雪狼的12星座、卡米亚的个性内墙砖……这些产品造型大胆、纹理浮夸,具有很强的现代设计感。

2005年前后,行业就提出“陶瓷时装化”,如今时间已过去十四年,可以看出,真正推动陶瓷行业产品“时装化”趋势的,应该还是内墙砖。


缺乏领军企业

实力品牌或可弯道超车

在每年博洛尼亚展和国内的佛山陶博会上,内墙砖在花色和造型上都会有不少亮眼表现。以宝路莎为代表的大部分欧洲企业都将内墙砖当作是空间中的艺术品,这些产品往往拥有鲜艳的颜色和夸张的造型,在价格上动辄一平方米上千元,然而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仅仅是对方的零头。

备受推崇的宝路莎,一直是国内企业跟进的对象,但从广东的品牌企业到山东的生产企业,仍未出现在产品、工艺、空间打造上独树一帜的品牌,而这正是一些致力于发展内墙砖企业的机会所在。

2017年,兴辉瓷砖品牌总经理游俊就在中意陶瓷设计大奖赛分享环节提出:“今年墙砖成为了整个博洛尼亚展上最有特点的产品,我把它称作‘瓷砖的新物种’,国内还没有企业真正把墙砖做成一个独有的品类,我觉得墙砖会是接下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目前主流企业忙于规模化扩张,无暇顾及产品精细化创新,而品牌企业正处于品牌升级的关键期,占市场份额三分之二以上、且单值大的地砖是其转型升级的重点。因此,新兴企业若想与老牌企业在地砖方面同台竞争机会渺茫。与此同时,自带“风格”的内墙砖,是企业提升形象,满足80、90及新中产个性化、高端化需求的重要抓手。当前,内墙砖领域空间大,竞争小,实力品牌可抓住这个窗口期,通过研发、设计及应用上的突破,实现弯道超车。


点击这里领取邀请函


往期好文章

陶城君推荐

30年已度过3个寒冬,2019年陶瓷人真的要那么恐惧吗?

陶瓷界的世博会19号开幕!25家品牌亮点曝光【收藏】

潭洲展将成陶瓷世博会!12家陶企展位设计抢先看

查看更多

这是陶城报微信第 1682 

订报:0757-88038622

商务合作:0757-88038633

查看往期内容请点【阅读原文】进入列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