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大润发打了32天地铺…》刷屏之后,我们找到主人公聊了聊

小坊 新闻坊 2022-04-12


最近上海人的社交圈

各种社区团购遍地开花

有人将团长称为眼下最受尊敬的人

而在社区团购的另一头

那些忙碌在物资分拣、派单一线的

各大超市卖场的工作人员们

他们的日常又是什么样的?


最近,一篇名为

《“我在大润发打了32天地铺,

才知道疫情下的人最需要什么”》

的文章在上海人朋友圈刷屏

(没看过的坊友可移步文末,附有全文)


该文整理自上海大润发南汇店

店长王忠魁的口述

下图右一是从其同事处拿到的王店长照片

当时他正在和社区志愿者核对物资清单

王店长自己提供的照片→请右滑查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因为一个小小的乌龙

王忠魁的私人电话号码

被当成物资紧急热线发出去了

……

他自嘲,从此自己成了惠南镇最火的人

↓↓↓

在这些前来购买物资的询问电话中

他有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体会

比如你以为居家封闭管理

所有人最关注的都该是

米面粮油的充足与否

但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

租屋里可能连锅都没有

肉和蔬菜都不及一袋泡面

对他来的有意义

有女孩子因为数据线坏了

没法充手机而焦急求助

有老人希望能配送香蕉

因为她不吃香蕉就不能正常排便

此外,还有不少人有成人纸尿裤的需求

对于这些不在物资保障的基本品类里

但又确实没法看着不管的情况

王忠魁都做了事急从权的处理

不过对于很多打电话来要烟要酒

甚至愿意

“用买软中华的价格买红双喜”的人

他并没有做出让步

文章里还提到了和王忠魁一起

驻守大润发的工作团队

——105名员工

和一对志愿承担配送任务

离开舒适的家

和大润发员工同吃同住的

热心夫妻“黑哥”

▲黑哥和妻子一起为封控社区运送物资


他们的生活紧张忙碌

却也自有一番乐趣和成就感

“我们的员工都很单纯的

没有太多复杂的想法

就是觉得这个时候有人需要他

他家里也没事,就留下了”


“最重要的是,让附近的人们知道

有这么个店一直守着他们

有群人会帮他们,他们就安心多了”

▲大润发工作人员正在分拣打包商品


文章发出后打动了无数网友

“向所有奋战在保障民生一线、

抗疫一线的人们致敬”


有人想到了自己和身边的志愿者们

“作为一个有防护意识和力气的

青壮年很想帮忙做点事”


也有不少人感触良多:

“不要一味指责

请看到上海人们的坚持”


最新↓↓↓

小坊联系到了王店长本人

对于这篇文章“出圈”之火

他自己也感到十分意外


王忠魁表示

大润发已经从外省市

紧急调派600人驰援上海各门店

今天(11日)新的人手就将到位

分拣能力将大大提升

而对于大家关心的物资储备情况

他也请大家放心

无论是粮油副食品

还是蔬菜水果、生鲜快消

都备货充足

马上,增派的车辆也将到位

可以大幅提升运力了

▲关店不停业,大润发工作人员肉制品切分现场


王忠魁感慨

封控期间最难的是开头

3月底、4月初那几天

每天都有四千单的分拣压力

到如今,人力、运力逐渐补给进来

每天的派单压力降到了一千多

他们终于也可以缓一口气了

▲志愿者“黑哥”也将继续奋战在运输一线


他还发现了一个新现象

刚封控时,大家来买的

都是主食和蔬菜

如今,打电话来询问的物品

也渐渐“五花八门”起来

看得出不少人正在恢复

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王忠魁觉得这是个好现象

“说明不止是我们松了口气

确实也有不少人

相较之封控初期‘松了口气’”

▲分拣好的“购物车”正整装待发


如今,王忠魁和他的“105将”

还有志愿者“黑哥”夫妻俩

依然打着地铺

继续坚守在保供第一线


他笑称,文章火了后

自己在常州的儿子也看到了

儿子才10岁,年纪不大

却对爸爸一个多月都没回家

表示了十二万分的理解

儿子说,我的爸爸是英雄

但王忠魁却表示

英雄不是他

而是所有奋战在一线的人们

这里面不仅有他所任职的大润发

还有盒马、京东、美团饿了么的兄弟们

……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无数人正在默默付出

让我们共克时艰,静待春来

💪💪💪


最后附上全文

↓↓↓

作者:邢银欢

来源:为你写一个故事

(raistlin2017)



向上滑动阅览


*本文来自受访者口述:

我一天接了一百多个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肉和菜只求一箱方便面的宅男,必须用香蕉治便秘的老太太,把红双喜加价到软中华的老烟民,为了一条数据线几乎崩溃的女孩。


“我的来电列表里全是陌生号码”


我叫王忠魁,今年41岁,是上海大润发南汇店的店长。我和105个员工打着地铺在店里已经守了32天了。


因为一个小小的乌龙,我的私人电话号码,被当成物资紧急热线发出去了。然后,我可能就成了这个镇最火的人。


4月1日早上6点多,一份带着我电话的物资保障通告被发出来了。7点我就开始接到电话,还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毕竟我管着一个大商超,这个时候,有陌生电话找我要物资,也挺正常。


结果,一个电话刚放下,马上另一个电话又接着打进来,一个接着一个,一连接了100多个电话。一天下来,头都晕了。


▲王忠魁的通话列表


电话那头一开口就是报菜名,有要肉蛋奶的,有要蔬菜的,有要尿不湿的,五花八门,恨不得把我们的货点个遍。


我在商超这一行干了17年,每年抢年货、大促都经历了不少,也在疫情期间做过物资保障的工作。但这一次不太一样。


没有疫情的时候,只要花钱什么都能买到,买个鸡还是买个鸭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在疫情下,因为莫名其妙成了物资热线的接线员,我了解到了不同的人最想买到的东西,看到了在封控的环境下,什么才是人们心里最紧急的事。


jwview

满地都是土豆,他却抬头看见了方便面


后来我反应过来这其实是一个乌龙。


自从我们大润发被列为物资保供应企业之后,因为当地很多小区被封控了,我们主要对接的就是社区居委的集中订单,他们在我们这里统一采购米面油、肉蛋奶和蔬菜,然后派志愿者来提货,居委再安排人到户分发。


所以我们后来基本上没法服务散客了,因为疫情之下,这样不符合防疫规定,风险也很高。


那份通告上面,其实应该留我们对接人员的电话,而不是我的私人号码。可能当时情况比较紧急,也就这样放上去了。结果不管是社区也好、散客也好,只要家里缺东西就都打到我这里来了。


其中有一些电话,还确实是很急的需求。说是需求可能都有点不合适,其实更像是求助。


比如一个妈妈打来的,说家里孩子刚出生20天,她没有母乳,家里的奶粉也吃完了,想要买一些奶粉和尿不湿。现在回想起那个妈妈的声音我鼻子都会发酸,电话里婴儿的哭声又急又尖,她扯着嗓子才把需求说清楚,挂电话前一连说了十几声谢谢。我有个十岁的儿子在常州,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我每周都会回家一次。我明白孩子饥饿难耐的时候母亲有多着急。


婴幼儿奶粉成为封控下的急需物资。


还有人打电话求助,说家里只剩两个土豆,还都发芽了。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还真有人正经提问:发芽的土豆能不能吃?



下面还有人不正经回答:上海地区的土豆发芽能吃,别的地方别吃。


真是心酸中透着一点好笑。


有些求助的原因,没经历过还真想不到。大多数人想要的可能是肉蛋奶和蔬菜,但肉和蔬菜不是对所有人都有价值。


一些00后或者刚工作的年轻人,在电话里告诉我,因为平时没有做饭的习惯,家里连锅都没有,肉啊蔬菜啊,对他没有意义。他就要泡面饼干,再配点水果。我会忍不住想,他家里是不是也有很多发芽的土豆?


对不会做饭的年轻人而言,满地的土豆都抵不上一包方便面。


我寻思了半天这算不算紧急情况?后来想想,总不能让人家守着一堆菜和肉饿死吧?这也太可悲了。那没办法了,我们也只能给他安排点泡面。


老人的求助也很多,有一次我们给一个老太太配送香蕉,因为她不吃香蕉就会便秘。老实说当时我有点犹豫,因为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虽然说人不能让那啥憋死,但总急不过饿肚子吧?当时我接电话的时候有个女员工听到了,告诉我她父亲也有同样的问题,老年人的便秘非常痛苦,排便用力过大还可能引起心脑血管问题,我才意识到这个需求有多紧急。



还有一个我也没想到的紧急需求是数据线,尤其是苹果线。小区封控后,手机是很多人对外联系的唯一渠道,数据线一坏手机没法充电,等于是和世界彻底断了联系。我印象最深的是个小姑娘,说自己的手机只剩不到10%的电了,几乎是带着哭腔问我大概多长时间能送到,她必须马上关机,预估好时间才能开机接电话。



没办法,这些都不在计划内,但碰到这种没法不管的情况,只能去送。


这些天下来,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急需物品,是成人纸尿裤。这种情况我一般不会细问,我猜很可能是家里有卧床的老人或者伴侣,我知道作为亲人肯定很着急。虽然成人纸尿裤,其实不算我们说的基本生活物资,但能说这就不紧急吗?


尿不湿和成人纸尿裤,都可能成为封控中的急需品。


虽然我平时的主要工作是管理,但是接到这种特别着急的电话,比如涉及婴幼儿、孤寡老人的,我也没法拒绝。特别急的情况下,我就自己去配货,帮他们走下单流程,然后装箱后标注好,安排人送过去。


其实,我们的运力是很紧张的。


jwview

每天都有人加钱要烟,但我们不送


我们只有两辆负责配送的车,一辆依维柯是我们自己的,后座拆掉了,空间腾出来装货。另一辆车是我一个朋友的,我们都叫他黑哥。他不是我们的员工,是当地一个企业的小老板,土生土长的惠南人,生活水平很不错的。跟我不一样,他是一个非常开朗热情的人。


疫情爆发以后,他就主动跟我们讲,要留在这里,当一个志愿者,帮我们送货。


那个深夜着急买奶粉的妈妈,就是黑哥第二天早上把奶粉送过去的。


她收到东西后,打电话来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又问我,可不可以把我推给其他妈妈。我才知道,这样着急的妈妈还有很多。所以我就让我们母婴部门的人去和她们对接解决。


就算是只满足那些最特殊、最紧急的需求,我们这两辆车的配送也是从早到晚都排满了。最忙的时候,黑哥早上4点就起来送货,开着自己的小面包车,每天跑四五百公里,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


因为送货去的地方,有很多是有阳性病例的小区,黑哥几乎全天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开车,很闷很难受的。外面气温只有七八度,但他里面只穿短袖,因为搬货卸货的时候闷在防护服里面很热。


黑哥和妻子一起为封控社区运送物资


所以我们的运力只能满足最紧急的需求,至于怎么样算是紧急,除了每天要吃的油米面、肉蛋奶这些最基础的物资外,其他东西算不算紧急,就只能我自己去判断了。


有些东西,可能在外人看来很琐碎,但是对特定的人就是很紧急的东西。


比如我觉得对一个卧床老人来说,成人纸尿裤就是很紧急的东西。对一个不会做饭的年轻人来说,泡面就是很紧急的东西。


当然,还有一些情况,对当事人来说紧急得不行,但我们是肯定不会送的。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的,其实打电话来要烟的人非常多,还有要酒的,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也是很“紧急”的。


急到什么程度?我听到的“加钱送不送“这几个字,基本上都是从买烟的人嘴里讲出来的,最厉害的一个,愿意用买软中华的价格买红双喜。


还有一个顾客很好玩的,要我们送打火机,也是火急火燎的。我默默听他讲完,最后问了他一句:先生,你家没有灶台吗?他就秒挂了。


像买烟这种求助我们没法满足他们,因为我们首先要保障民生物资的供应。


封控中对烟和酒的需求,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大


现在呢,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我们还是会自己派人配送,比如比较紧急的老人需求、或者婴儿食品。还有一些社区,因为有阳性病例,志愿者也出不来,这种我们也会送。还有养老院,附近几个养老院的供应都是我们店解决的。


我们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道,比如我们会想办法合并一些需求,建议一些在我们看来不是特别着急的个人需求,直接去找居委提需求代买,然后让志愿者来提货。


不管是运力还是人力都紧张。我们正常有260个员工,现在因为疫情和封控的缘故,只有80多个人在岗,其中一大半人要加工生产供应给封控社区的物资。所以很多时候,热线里一些很急的需求,我都自己去配货。


大润发工作人员正在分拣打包商品


jwview

640个人的大锅饭


不知不觉,我和我的员工们,已经守在超市里32天了,经历过48小时的封控,最多的时候,加上导购、服务人员和商户,一共有640多号人被封在大润发里。


那个时候很难。我让大家把店里面所有资源都用上了,有的同事睡在停车场里。因为商超里有各种生鲜食材,我们做烘焙和熟食的员工也都在,吃饭我们就自己烧。当然是大锅饭,我们熟食区有烧饭的大锅。做一顿饭的劳动量还是很大的。


那口为640个人烧饭的大锅


刚开始的时候是有点焦虑的,最操心的还是防疫的问题,奥密克戎传播太快了,只要我们中有一例感染,很快店里就会出现很多阳性病例。保证他们的安全,是我最重要的工作。我在收货区放了一台喷雾机,每辆车进去都要消杀,在这一点上,我对他们要求很严格。


后来经过两次核酸,没有发现阳性,我们就暂时解封了。


又过了半个月,我们开了个员工大会。当时已经有很多员工被封控在自家小区了。我跟剩下的人讲,为了保障店里的运转,需要一部分人留守在大润发。接下来,因为封控,因为静态管理,你可能就不能回家了。这是个困难的时候,大润发也好,社会也好,需要我们纾困。但你也要考虑你的家庭,确实有困难的,那你就回去。这是自愿的,我们不强求。毕竟,员工也有家庭,家里也有老人和小孩。


最后有105个人留下来了。


我们的员工都很单纯的,没有太多复杂的想法,就是觉得这个时候有人需要他,他家里也没事,就留下了。


我和员工们就在超市里打地铺,晚上防潮垫一铺,办公室就变卧室,白天再收起来,又变回办公室。最远只能到室外的发货区或者停车场走一走。


我的生活比较简单,来的时候我只带了一些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洗衣服就弄两个脸盆,再去卫生间弄点水。


大润发家电区内的员工地铺。


白天的时候,员工的干劲很足。甚至一些事情,可能都不一定在他的岗位范围里面,但他们就是会主动去做。因为他们能收到很多社区群里的反馈,他们自己的社区,他们的亲人朋友也在大润发买物资。他们虽然守在这里很长时间了,但是可以看见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对外面世界的影响。这就不会那么压抑。


年轻的员工晚上会买点啤酒,去停车场里喝一下。我巡查的时候,会去看看他们。看看就走了,年轻人在一起,我去了他们可能会有点紧张,会打扰他们。


黑哥在外面送货的间隙,会跟我说一些自己的见闻。比如有的女孩子,已经四五天没见过蔬菜了,他送过去的时候,她们都哭了。有的居民,不管再晚,都会隔着护栏在那里等他。到了以后,他就把货拎到小窗口前面,一件一件慢慢递进去。


在封控小区里面,水果是很珍贵的,居民自己都没有多少,但也会拿出来给他。


他的小面包车上面就贴着“大润发民生物资保供专用车”几个字,封控小区里的居民远远看到,就觉得亲切。


黑哥的小面包车正在装货


隔着小区护栏卸货时,居民们有时也会向黑哥问起外面的消息。他就好像一个信息的三岔口,一头是封闭的小区,一头是我们这个封闭的超市,还有一头,是外面的世界。


我问黑哥,你一个家有余粮的小老板,当志愿者图啥呢?


他讲,你们是给老百姓供应物资的,如果你们自己的人去送东西感染了,那整个店都要关掉,物资的供应就难免要受影响。


他讲,你们是惠南镇的一道防线。所以他当然要来我们这帮忙。我有讲过吧,他是土生土长的惠南人嘛。


社区志愿者领取物资。


我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工作之余也比较乏味。不会想太多。接那些求助电话的时候,我都没想到过这一层。疫情里,一个店对一个小镇来讲,到底有多重要?


然后我想到3月27日那天,我们收到上面通知,要求我们晚上8点钟把物资备好。当时惠南镇大部分社区都封控了。很多居民没有储备,那天要留出4个小时的时间,让大家出来采购,准备接下来几天的食物。


时间很紧迫,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我们就紧急清点人员,让能收银的都上收银线,生鲜货品提前整理出来,就放在卖场的主通道上摆着,等待居民来采购。


8点钟开始,就来了很多居民,场面有点像买年货一样。那4个小时,特别特别忙。当天晚上所有蔬菜、水果、鱼和肉全部卖光,连第二天的货都卖完了。


当时,我看着空空的货架,就感觉这个时候啊,幸福就是肉和蔬菜。


现在想起来这件事,我觉得,只靠一个店要保整个镇是不可能的,但哪怕只是保周边的几条街,让住在这几条街上的人们能吃上肉和蔬菜,就挺好的了。


最重要的是,让附近的人们知道,有这么个店一直守着他们,有群人会帮他们,他们就安心多了。


那个乌龙的热线电话,后来我实在忙不过来,就往上反映把通告上的电话换成我们客服经理的,结果这两天他的电话也被打爆了。


不过,还是会有人把我的号码当成物资热线打进来。我依然会帮他们想办法。


前几天还接到了警察的电话,说要帮居民买奶粉。因为很多时候居委、志愿者忙不过来,有孩子的人家里没有奶粉了,有些人就会着急得报警,结果还真的有警察打电话来找我们买奶粉。


其实听了那么多电话之后,我对这种事一点都不意外了。到底什么算紧急,在这些紧急求助里,当然大部分是家里的吃穿用度。但还有很多人求助的需求,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父母、家人,甚至是同村、邻居。


我不知道还需要在店里住多少天,也不知道还会接到多少紧急热线。


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家里人视频。我会问我儿子作业做得怎么样,我会让他在视频里面弹个钢琴给我听。


这就算是我自己的紧急热线吧。

该文作者雷斯林,他之前有个同名公众号不再使用,欢迎关注他的新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来源 | 新闻坊整理自王忠魁口述、为你写一个故事(raistlin2017)

编辑 | 王郁岑


推荐阅读



点分享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