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6日)上午10点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了昨日疫情情况:昨天(5月15日),我市新增69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86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病例详情)69例本土确诊病例中,2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4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86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截至5月15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261例、危重型65例。5月15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4例,平均年龄86.5岁。4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及肿瘤,包括食道肿瘤、冠心病、严重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慢性硬膜下血肿等。4例死亡病例中,有1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或肿瘤。截至5月16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894667人,均已落实管控。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468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6755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近阶段,我们持续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5月15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4271个,涉及人口数约98万人;管控区17027个,涉及人口数约328万人;防范区51809个,涉及人口数约1900万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经过近阶段持续推进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和疫情防控措施,效果日益显现,封控区人口数已减少到100万以内,防范区人口数逐渐增加。感谢广大市民朋友的包容、支持和参与!各区新增感染者居住地信息具体如下杨浦:10+321→居住地信息浦东:3+95→居住地信息黄浦:10+83→居住地信息宝山:5+78→居住地信息静安:10+69→居住地信息虹口:12+57→居住地信息徐汇:4+59→居住地信息嘉定:10+25→居住地信息闵行:0+35→居住地信息长宁:0+15→居住地信息松江:1+13→居住地信息青浦:1+9→居住地信息普陀:2+6→居住地信息金山:1+3→居住地信息奉贤:0+1→居住地信息崇明:无新增→详情发布会上还解答了市民关心的一些问题↓↓↓解封后就医需求如何保障?5月22日到6月底,全市互联网医院全开放周日义诊解封之后,就医人数肯定有所增加,本市各医疗机构怎么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有什么便民举措?发布会上,副市长宗明介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社会人员流动会逐步加快,医疗服务需求会进一步增长。全市医疗机构将加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满足市民群众诊疗服务需要。一是延长诊疗服务时间。全市医疗机构周一到周六,结合患者就诊数量延长门诊时间,做到“中午连一连或下午延一延”,确保当日就诊者都能够得到接诊。在做好工作日手术安排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也已经要求全市各医疗机构有序增加周末手术安排,解决疫情期间积压的手术。二是优化预约服务。全市医疗机构要开展分时段预约门诊、检验、检测等服务,根据病人预约数量,配齐配足医务人员和诊室,减少病人候诊时间。三是保障危急重症抢救通道畅通。急诊应当设立缓冲区域,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即使没有核酸检测结果,也应该在做好规范防护情况下,立即开展救治工作。四是加强药品配备和健康管理。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备,不断拓展上级医院延伸至社区处方的药品种类。加强对老年人、慢病患者、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主动健康管理,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五是不断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落实互联网医院跨院复诊,支持大病医保线上报销和志愿者“代配药”服务。为满足市民星期天就医的需求,5月22日到6月底,全市互联网医院全部开放星期天的义诊服务。为了确保医疗机构防疫安全,医疗机构全面使用“场所码”,有条件的布局设置健康核验一体机。同时,做好医疗机构环境消杀,严格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落实院内分区管理,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市医保局:继续落实新冠医疗费用保障大病登记到期参保人大病待遇延长6个月在新冠救治、疫苗接种和日常诊疗上,医保部门有什么具体举措来支持防疫?发布会上,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进行介绍:关于这个问题,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切实做好新冠患者救治费用和疫苗接种保障。继续落实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费用,实施综合保障政策。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方舱医院的医保费用支持,及时足额支付相关费用,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继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医疗保障政策落地实施。二、优化互联网医院医保相关政策。为发挥互联网诊疗服务优势,医保部门积极支持互联网医院依托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线上看病配药服务。第一个方面是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的优势,按照互联网医疗诊疗规范,积极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第二个方面是积极配合卫健部门,支持具备线下医保门诊大病结算资质的互联网医院,经过系统改造后,提供互联网门诊大病复诊服务。第三个方面是针对“一老一小”使用互联网医院不便的情况,医保部门优化了互联网医院的医保结算,患者亲属可通过绑定随申码的亲属码,帮助老人或者小孩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代配药和费用结算。三、围绕市民日常就医需要,主动回应市民诉求。第一方面是放宽医保服务事项办理时效,将大病登记到期参保人的大病待遇延长6个月,延长零星报销发票办理时限。第二方面是在疫情期间,本市参保人或委托他人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购药,因客观原因无法持卡结算的医药费用,在疫情稳定后,将按照“分类规范、应报尽报”的原则,妥善解决。第三方面是支持社区及公立医院开展“长处方”“延伸处方”“代配药”服务。此外,还积极运用“一网通办”“随申办APP”等互联网渠道,为参保人提供医保业务“不见面”办理服务。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