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很强!上海医生:有些患儿没明显咳嗽,但CT显示已是肺炎
目前还没有完全太平,呼吸道疾病患儿仍然不少。
”
上海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文说
近日该医院的就诊量较为平稳
△12月6日下午,上海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文在诊室工作
12月6日,李文介绍了
近期该院儿童呼吸道疾病
诊治的情况
↓↓↓
“目前患儿还是以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部分患者为合并感染。”
记者在儿科病区看到,与11月候诊区排长队相比,目前候诊平稳有序。
△12月6日17时许,上海龙华医院儿科病区
相比前一阶段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大量肺炎患儿,近期流感患儿较多,输液区的患儿数量暂时有所下降。
李文医生表示:
“这可能与流感以服药为主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对比较复杂,病程长,病情复杂,需要补液治疗的时间较长,所以现在看病速度会相对快些,积压在医院的人数少了一些。”
△12月6日17时许,上海龙华医院儿科输液区
自这一波呼吸道疾病流行以来
儿科医生都很忙
李文每星期的工作时间在6天以上,每天早上七八点到医院,看完门诊后晚上六七点下班,中午常常也要加班。她的专家门诊每半天的就诊量可达50人次左右。
儿科普通门诊,每个医生半天的门诊量可达70人次左右。
△12月6日17时许,上海龙华医院儿科病区,一名患儿正在挂水
“今年患儿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隐匿性很强。”李文介绍,和往年相比,今年呼吸道疾病一是来得早,二是发展很隐匿。她发现,有些患儿即使没有明显咳嗽等症状,但是CT检查已是肺炎。
因此医生也更加重视CT检查。“临床医生会有一些直觉,比如发热几天不退烧,很可能肺部已经有影像学改变,这跟平常理解的发热、咳嗽、喘才会导致肺炎不一样。”
另一个显著特点——病情进展很快,“也许今天拍片看没啥,两天后再拍就是肺炎。”
李文认为,家长不可粗心大意,她建议家长督促儿童出门时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前往人群聚集性场所的次数;一旦生病及时就医,不要带病去学校,身体恢复期间减少体育运动,保证足够的营养和休息。
教育部明确:不带病上课上学
近日,教育部印发
《关于做好冬季学校流行性疾病
防控工作的通知》
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切实做好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
保障师生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通知》重点强调了六方面工作要求。
(滑动滚轴查看↓)
一是高度重视多病共防。
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工作形势和重要意义,坚持底线思维和多病共防,针对可能出现的多种流行性疾病流行期重叠、流行峰值交替的情况,因时因势因地做出科学有效应对,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尽最大可能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干预。
加强疫情监测体系建设,重点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针对当地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主动与卫生健康、疾控部门会商,加强信息互通,协同开展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指导学校做到科学精准应对。
三是强化日常健康教育。开展全覆盖、多形式的新冠感染及其他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师生深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适度参与锻炼,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家庭防疫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儿童青少年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接种宣传引导。指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做好防护、及时就诊、规范治疗、科学用药,不带病上课上学。
四是加强患病学生服务。完善应对预案,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对因病缺勤的学生,指导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居家学习。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结合呼吸道疾病病程特点,引导家长让患病学生充分治疗和休息,切实科学作出返校上课安排。
五是做好物资保障。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科学预测预判可能发生的疫情,动态调整防疫物资储备,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六是狠抓责任落实。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强化对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统筹推进,齐抓共管,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混合感染出现,如何预防?
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
除了肺炎支原体感染
流感病毒、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都有陆续出现
这与以往的流行趋势相符
混合感染就是同时感染2种以上的病原体,临床上的“混合感染”多数以病毒、细菌、支原体的组合为主。
如何辨别这些传染病的症状?
怎么防治最有效?
小坊此前也给大家介绍过
(戳下图回顾↓)
对于混合感染,
哪些人是易感人群?
如何治疗和预防?
小坊再次普及一下
孩子家长尤其要注意了
↓↓↓
哪些人容易出现混合感染?
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也更易出现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儿童要加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也避免接触病患,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出现混合感染,怎么治疗?
出现混合感染后,早期鉴别诊断很重要,现在多数医疗机构能够对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支原体等做检测,有助于尽早实施针对性治疗。如果流感或新冠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通常需要加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但抗菌药的使用需要医生的指导。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遵照医嘱居家规范服用药物、多饮水和充分休息后,病情可在1至2周得到缓解。
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超过72个小时或体温超过40℃,或频繁咳嗽以致影响正常生活,或出现胸痛、喘憋、咯血、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精神差、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混合感染?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安全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秋冬季流感病毒感染、住院以及发生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勤洗手,多开窗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遮住口鼻,必要时戴口罩。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时期,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
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多吃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做好家庭卫生,如有家庭成员发生呼吸道感染,注意隔离。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尽量减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李佳蔚)、央视新闻客户端、教育部官网、江苏新闻、科普中国、东方网
编辑:李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