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冲上热搜!这件事,很多人输给了上海小学生→

陈蓓儿 新闻坊 2024-04-30

坊友们休息时候的状态

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刷....手....机....

↓↓↓


今天小坊注意到这样一个热搜

4月22日,知名作家莫言在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其中提到,“其实我也刷短视频,但每次刷完了都会批评自己,怎么又刷了一小时,而且这一小时里大部分都是比较无聊的东西。所以短视频,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还是读书,是我们业余时间里,最值得做,最应该做的事情!


莫言表示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希望大家拿起书本,放下焦虑

少刷短视频,多读书!



不少网友表示

莫言都停不下来我就放心了...

太久没有好好看书了!


说到这儿

在世界读书日如此特别的日子

小坊要给大家强烈推荐

几!本!书!

作者是阿拉上海囡囡们!

说到读书,

小坊真的输给了这些小学生!

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有一个"魔法小书店",学校从2015年起,坚持为孩子们"出书",将学生的手写、手绘作品印刷成册,并通过校内外书展的形式,进行分享。


成年人看了都觉得治愈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

小学生们出的书!

小坊看完后一整个治愈!

小坊最喜欢的这本《我是仓鼠》,小作者变身为宠物仓鼠的视角来观察生活:窗台上筑窝的鸽子,成了每天谈心的挚友;叨的妈妈、跷脚玩手机的爸爸,风风火火"冲刺"上学的自己,则是"爱恨交织"的主人一家……因为小作者那颗细腻、有爱的童心,生活中的平凡点滴也变得妙趣横生。

这本《我的研究日记》像一本儿童版的研究报告,通过图文并茂的实验记录,探究了各种叶子为什么会随着季节变色。

还有这本《美味的屋顶》,打开就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所有屋顶都变成了美食,有的是巧克力、有的是饼干……摩天大楼像巨型玉米,古代遗迹变形为啃过的三明治……

这两本写的都是学舞蹈的经历,却写出了完全不同的感悟。《我的舞蹈日记》记录了小作者接触摩登舞,经历挫折,坚定梦想的历程……而这本《闪亮女孩》写出了三个小姑娘在相处中,虽有磕磕绊绊,却总能打开心结,互相扶持的友情。


翻着这些书

小坊真心很感动!

惊叹他们的视野广阔

那么孩子们的这些书是如何写成的

学校、出版社为什么会为 

小小年纪的孩子们"出书"呢?


出书之前的过程非常“规范”!

早在去年10月

坊记就受邀参加了一场

"书号申请答辩会"


在答辩会上,有意出书的同学,需要先构思作品的雏形提出申请后,再向学生、老师、家长组成的评审团,阐述写作计划、创意亮点,并回应质疑,为自己的作品争取校内出版的机会。对于同学们来说,参加"书号申请答辩会",可是"关系梦想的大事"。


这学期共有21组小作者申请出书,主题从校园生活、科学探索,拓展到网络游戏、神怪小说……最终有18组顺利通过答辩,获得了学校颁发的书号。接下来,他们将与学校的"魔法小书店"签订协议,承诺独立、按时完成原创书稿。而没有通过的孩子,也会获得指导和建议。



一场很有仪式感的答辩会,让孩子们明白,在设定目标的同时,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分析主客观条件后,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书里的细节
,孩子们都认真了!

那么,申请到书号的同学们

接下来会专注于创作吗?

事实上

孩子们的潜力让家长都意外!


三年级的戴星宇,第一次尝试申请书号时,紧张得满头大汗,好在通过了审核。小星宇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就是改造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最近,沙盒类电子游戏《我的世界》,在小学生中很流行,小星宇便想带着"变废为宝"的自制装备,穿越到游戏世界去探险。



小星宇是个"实践家",他觉得必须把想象中的装备真的做出来,才能写进自己的书里。这个9岁男孩会先把灵光乍现的创意随手记下、或画成草图,之后再去论证、制作和写作。经过了近半年时间,书稿的"进度条"慢慢爬到了90%,装备也越来越齐全了。

戴星宇 三年级学生

这是我做的盾牌,这是用妈妈快递外面的包装,做的是铠甲。用爸爸捆电脑的雌雄搭扣来把它粘起来,这样穿脱就很方便了。平日只要做完作业,就会想一想下一章该写什么,看着自己一张一张越来越多的书稿,我心里很自豪。

这段时间,爸爸也见证了儿子全力以赴的坚持。“其实我和他妈妈当时是很担忧的,害怕他写到一半或者在制作到一半他就会放弃,但是没有让我们想到的是他居然就是完成了, 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意外的一个惊喜。”


小星宇是在沉浸式地独自创作

还有的小朋友们

是联手集体创作

全班同学合写一本书


即将毕业的五(3)班就有一个大计划,全班同学一起来回忆、记录五年的校园生活。班长茅弘姗,参加答辩、拿到书号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班里,向伙伴们征集"难忘的事件"



经过全员投票,五(3)班的"十大事件"很快就确定了。所有同学自发分组,讨论每一章到底怎么写。



又经过几轮细节完善,这本历时半年,由37人参与、16人主创的《我们的三班》终于定稿了。接下来,学校将完成校对、装帧和印刷,学期结束时,书本就会在校内出版!它将是一份最好的毕业礼物!


出书了!开卖!

到了每个学期的结束,魔法小书店还会有一场新书发布会和书展,小作者们傲骄地推荐自己的新书,小伙伴们欣喜地换购童书,要说现场有多热闹,那绝不亚于每年上海书展的开幕现场。


有小学生骄傲地告诉坊记,“我喜欢这些书,因为更贴近我们孩子的生活”,“大人们写的书也很好,但是我们小孩子的书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有很多奇幻的想象。  ”



说到学校出本的第一本书,已经是9年前的事了!作者袁子涵当时很想要一个妹妹,于是以“有了妹妹会发生哪些新奇故事”为创意,把故事画在了笔记本上,没想到引起了校长的注意,于是就有了第一本书。


如今,当年的第一位小作者已经长成为17岁的姑娘,立志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正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九年来,"魔法小书店"已经成为学校的常规项目,共有425位小作者的220本手写手绘书在校园范围成功出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书中,有24本组成三套《蓬莱小镇之魔法小书店》丛书,"走出"了校园,分别由学林出版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第三套书还参加了2023年的上海书展。


与此同时,孩子们还走进社区,将这些手写书爱心义卖,每本售价为3块到5块。6年来,收获5996元善款,已全部捐赠给了偏远山区的孩子。



余祯 蓬莱路第二小学校长

这是一个自发的项目化的学习,可能这份(写书)协议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份约定,学生他必须是自己独立原创、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他肯定会克服很多的困难,这个克服困难的过程,我觉得对他未来的人生一定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孙蔷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

我觉得最可贵的就是他们这种创作中发自内心的热情和真情,只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就有可能创造独一无二的作品,从而能够更多激发孩子们去爱阅读、爱思考、爱生活、爱写作。


小坊今天仔细阅读了孩子们写的书

虽然在表达技巧上虽显稚拙

却有着神奇的魔力

可以触动内心的柔软

和成年人沉迷“刷无聊视频”相比

这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纯净又无比丰富!


要不要考虑一下

暂时放下手机

暂时不刷短视频

看本书吧~


记者 | 陈蓓儿

摄像 | 丁家伟、陈玮、金狄

编辑 | 静静、王燕

推荐阅读


点分享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