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思斌专栏丨积极稳妥、务实开放推进乡镇社工站建设

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 2022-08-27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对发展社会工作寄予新的希望,并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畅通和规范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民政部作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去年就召开推进会,把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求在“十四五” 期间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局面,这将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事业,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面发挥明显的积极作用。

笔者认为,面对我国农村40 年来改革发展的状况和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乡镇社工站的建设应该采取积极稳妥、务实开放的发展策略。

所谓积极,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民政系统和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工作界和相关社会力量都应该积极促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这不但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补三农短板的需要。不论是出于社会责任心,还是因为它与我们生活直接或间接联系,各界都应该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在这方面, 负有直接责任和背负最大压力的是中西部农村县、乡镇政府和民政系统。相信农村县、乡镇政府和民政系统会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大势的洪流中,抓住机会、用好政策、争取支持,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所谓稳妥,是针对广泛的积极性而言的。我们知道, 中西部农村的经济底子薄、各种人才不足,要高标准、快速地建设好社工站可能有现实困难。好在民政部的部署是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此项任务,这就为比较实在地建设社工站提供了时间空间。在全面振兴乡村政策的支持下,依靠民政系统实在的经费和行政支持,再加上社会工作界的支持,分类分批建立和建设好社工站是可预期的。

或许这里人们会有一种担心:是否一些地方为了落实政策、赶进度,而形式化或不合标准地建立起社工站。社工站是以专业社会工作为主要特征的服务机构,虽然一开始中西部农村在专业人才方面并不完全具备条件,但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专业目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设的途径,中西部地区也可通过开辟社会工作员制度,培养当地社会工作人才,逐步促进社工站专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宁可开始慢一些,也要把基础打牢。不搞数字和速度攀比,是乡镇社工站建设应注意的。

所谓务实,是指要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现在民政部门推动乡镇社工站的政策设计是从民政部门自有能力和部门任务出发的,社工站主要是协助基层民政部门做实做好兜底性民生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服务是短板,做好面对民政对象的基本社会服务是实现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是避免出现冲击社会道德底线问题的关键。农村的民政工作比较具体,也需要深入,社工站应该协助政府做好这项工作, 为改善民生和促进乡村社会治理扎实工作。

所谓开放,是在两种意义上希望社工站得到持续发展。一方面,主导社工站建设的政府部门要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留有空间,支持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做更复杂、更有深度和综合型的民生服务项目,以在深层次上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并取得经验;另一方面是民政部门要更加开放或进一步开拓,联合其他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后者也应该借社工站建设之契机,“搭车做事”,更有效地做好本部门工作这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上面千条线, 底下一根针的乡村基层,各部门合作办事,各计其功, 应该是多方共赢的事。把单干变为合作和聚合,把聚合变为整合,是畅通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途径、乡镇社工站发展并发挥专业作用的应有逻辑。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1年4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责编:夏学娟

制作:谢霄


往期推荐



王思斌专栏|在发展中规范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

王思斌专栏丨切实畅通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立即关注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投稿平台:

tg.shehuiwang.cn

今日头条:中国社会工作

抖音:中国社会工作

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