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服务平台+社区合伙人”,共解基层治理难题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但因社区影响力有限,大多存在参与资源不足、社区协调不力、活动持续性不够等问题。为破解上述问题,北京市大兴区林校路街道充分调研,在街道搭建社工服务中心、在社区搭建社工站(街道、社区两级社工服务体系简称为“社工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总结以往社区参与经验,提出“社工服务平台+社区合伙人”的社区治理模式。
推动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建立统筹协调及运行机制。街道整合党群、社区建设、民政等相关部门职能优势,统筹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社区书记工作室的场地空间,为“社工服务平台+社区合伙人”项目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促进服务共融、阵地共建。在实践中,街道逐步形成了“1+4+6+N”的运行机制。
其中,“1”指的是社工服务中心,由街道主管领导担任中心主任、街道分管科室负责人担任中心副主任,由第三方专业社工机构派驻2名中级社工担任督导、2名专职社工负责具体工作。社工服务中心配套制定了工作任务、岗位职责、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11项,把握“社工服务平台+社区合伙人”项目的总体方向。“4”指的是打造集专业督导、暖心服务“双向循环”、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社工人才培养为一体的4个平台,提供服务和技术保障。“6”指的是6个社区级的社工服务站,是社工服务中心对外链接资源的主要支点。“N”即为N个“社区合伙人”,指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吸纳符合社区发展需要的各类机构、组织、团体及个人,以技术、智力、资金、人力等资源参与社区共建发展,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公益服务,进而激发社区活力,持续提供各类社会资源。
建立多元投入及督查反馈机制。“社工服务平台+社区合伙人”通过街道统筹、社区落实的工作模式,即由街道统筹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合伙人”捐助等多方资金来源,各社区合理使用社区公益金,开展社工站服务项目。据统计,当前已招募到68家“社区合伙人”,2023年统筹整合95万元资金支持社工站服务项目。
“社工服务平台+社区合伙人”项目还以专业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保障项目执行的质量。一方面,街道社工服务中心邀请高校老师、社会工作师,对社区社工站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督导反馈结项评估,实现疑问当面提、疑惑当面解。2023年,街道社工服务中心与专家团队进行分组,以“1名专家督导+1名专业社工”深入对接1个社区社工站的督导模式,常态化地为各社区社工站开展督导服务。目前,已完成一对一督导、团体督导90小时,社工站中期评估及末期评估12次。另一方面,街道社工服务中心面向社会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等积极参与到项目评价和资金监督工作中,通过社会公众的力量监督项目进展。
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打造精品项目。项目既是社工服务平台主要的工作任务,也是“社区合伙人”主要的服务方向。2023年,围绕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等领域,街道社工服务中心制定了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建立了群众“点单”—社工服务中心“派单”—社工站“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方式,实现服务项目从有到优的转变。
2023年,街道社工服务中心重点引进属地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智力型“社区合伙人”,通过座谈、焦点小组的方式,围绕社区事务,对社区治理问题进行把脉问诊,协助社区社工站梳理特色品牌项目。当前,街道社工服务中心已召开联席会议十余场,稳步推进服务项目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如,通过智力型“社区合伙人”的多次打磨,街道所辖的6个社区社工站已初步形成“兴云之中——社区e家亲”“童趣伴夕阳”“知识赋能·智汇兴西”“低碳林北·绿色家园”“回音壁——社区议事会”以及“金凤恋巢——社区志愿服务摊玩节”等特色项目。
培育社工人才。为提升专业技能,推动项目的专业化发展,街道社工服务中心整合高校老师、社区持证社工等“社区合伙人”资源,加强社工站社工人才的管理和培育。比如,社工服务中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社工专家、高校教师围绕需求调研、社会工作本土化等内容,有计划、分层次地举办各类主题培训,有效提升社工服务能力。
2023年,街道社工服务中心为辖区社工开展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线上培训,成功助力28名社工顺利通过考试。当年,街道组织132名持证社区工作者参加区级社工职业技能大赛,最终4名社工代表入围决赛,荣获团体三等奖。另外,社工服务中心还在持证社区工作者群体中进行内部“合伙”,在兴政西里社区专门成立“社工学堂”,以“督学考”一体化方式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在“优才”持证社区工作者兼社区书记的带领下,专业知识扎实、服务意识领先的持证社区工作者共同组建技术团队,研讨社区治理难题、分享经验、传授知识、创新思路,形成多元互动的学习生态。“社工学堂”还通过“现场带教+实地模拟”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社区书记现场“手把手”指导持证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并进行经验传授。
扩大社会影响
参与范围进一步扩展。近一年来,街道社工服务中心开展了大量的民生服务和社区治理活动,参与的“社区合伙人”越来越多,既有政府各委办局,还有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参与的形式既有提供资金或物资的,也有提供智力的。值得一提的是,受此影响,全街道范围内的志愿服务活动规模和范围也得以同步扩大。2023年,街道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8143人,社区志愿服务队177支,年度共组织志愿服务活动88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超14万小时。更多的社区居民以志愿者“合伙人”的形式参与活动。街道社工服务中心还专门针对楼门长开展专项培训和座谈,楼门长、社区居民代表也成为人数众多的“社区合伙人”。
逐步实现“可持续”。“社工服务平台+社区合伙人”的方式促进相关项目和活动在专业性、技术性上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街道社工服务中心及社区社工站共开展个案服务50余次,小组70余节,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社区共融等社区活动200余场,直接受益者1万余人次,开展的普惠型服务和公共服务覆盖约4万余人次。
▲兴政西里社区文化合伙人活动之非遗文化进社区
更为重要的是,林校路街道探索的这一机制改变了以往松散、临时性的社区参与形式。如,兴政东里社区内有不少大兴区建设集团的老员工和现就职员工居住。通过“社区合伙人”机制,兴政东里社区联合大兴区建设集团开展老旧小区环境共建共享服务项目,整合优势资源,发动企业白领、辖区居民共同参与打造社区“宜居共享空间”,以共建共治实现成果共享。通过机制的创新,作为“社区合伙人”的企业既改善了单位员工的生活环境,也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形象。永华南里社区与作为“社区合伙人”的两个物业公司联合成立“社区安全与服务顾问团”,实行居民楼门群、社区物业群双群主工作模式,社区居委会与物业无缝衔接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内外部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2023年,各社工站为“社区合伙人”不定期召开交流会议20余场,表彰优秀“合伙人”15家。
今后,林校路街道还将出台一系列包括政务直通、平台搭建、品牌塑造、表彰激励等方面的措施,吸引和鼓励更多“社区合伙人”的参与。同时,街道也会通过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以进一步保障“社区合伙人”参与的社会效果,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5月下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责编:周佩滢
制作:谢霄审校:汪昊审核:颜小钗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