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耗资 2000 万打造机器人赛事,Makeblock 要全方位布局「撬开」教育市场

2017-05-16 最「硬」的 深圳湾

打蛇打七寸。


- shenzhenware -


周六上午,一场暴雨后,在深圳福田的 COCOPARK 购物中心的中庭广场,欢快的音乐声,伴随着飘零的雨点,开启了一场「科技创意的嘉年华」的开幕式。


Makeblock 的创始人王建军信步走向台前,在简短的回忆了自己在大学参加机器人比赛的经历之后,向台下郑重宣布 :Makeblock 将花 2000 万举办面向全国青少年的「MakeX 机器人挑战赛」,并致力于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官方赛事。这是继今年 3 月获得超过 2 亿元的 B 轮融资之后 ,Makeblock 的又一大动作。


MakeX 机器人挑战赛发布会现场


| 耗资 2000 万打造机器人赛事,期望它像足球比赛一样普及


从大学时代开始,王建军就是各种机器人大赛上的「常客」,他认为:「对于 STEAM 教育来说,机器人赛事就像一个指挥棒,有很强的引导作用。」2016 年,作为独立举办比赛的试水动作 ,Makeblock 参与举办了微软创新杯总决赛、华盛顿邮报 Transformers 机器人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 RoboCom 青少年挑战赛等比赛,在这些比赛中积累了很多办赛的经验。


王建军在发布会上说 2017 年投入比赛的预算大概会超过 2000 万人民币,可见其对这场赛事的重视。目前在中国各类机器人的赛事已经积累了数十万的选手,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各类机构举办的很多赛事,王建军认为比赛场地小、器材简单、气氛冷淡等原因使得这些比赛并没有收到大众的关注。「我们并不缺机器人赛事,但缺少好的赛事,我们想要让机器人比赛可以像体育比赛那样受人关注。」这是王建军办这场比赛的初衷。


MakeX 机器人挑战赛活动现场


为了让这场 MakeX 赛事能以更高的水准呈现出来,Makeblock 做了器械支持、比赛系统、裁判系统、赛制设计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改进。


我们都知道打蛇要打七寸,组织赛事对机器人产品市场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七寸。」王建军这么形容 MakeX 对于 MakeBlock 的重要性。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比较崇尚机械的应试教育,Makeblock 则希望能通过多样化的挑战性赛制吸引到更多的学校及家长的关注 STEAM 教育。此次 MakeX 比赛将于 6 月至 10 月在全国华北、华中、华东、华南、港台等重点区域,集结 1000 支队伍开战,总决赛将于 11 月在深圳举行。



| 丰富的产品体系,硬是让一家教育产品公司撑起了一场教育嘉年华


尽管天气不好,可不到十点,现场就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家长与小孩。整场嘉年华现场从孩子的角度分为星球科学馆、Art 次元、时空博物馆、工程师集结号、X 战场、创意集市 6 大主题城区。


现场专门设置了几个游戏体验区,包括气垫船竞赛、机器人足球、机器人铲车等等。当我们向现场一对玩气垫船竞赛游戏的父子了解游戏体验时,父子俩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好玩」。Makeblock 课程设计师许毅松介绍说:「Makeblock 的产品及课程在设计时会考虑到好玩、易学两个因素。目前很多学校都会有机器人体验课,小孩在玩机器人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


除了 mBot 套件组装的各种机器人,现场还重点展示了不久前刚刚获得红点(Reddot)产品设计大奖的 Airblock(模块化可编程无人机)Neuron(神经元)。MIT 研究生毕业后就加入 Makeblock 的王宇说:「产品团队在神经元的设计环节做了很多考量,例如封装所有的焊接与连线,采用用丰富的接口设计,都使得这套产品更加安全、耐用且可拓展性强。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通过 iPad 对其进行复杂的逻辑构建,能够拓展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问到在 Makeblock 做产品的这两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则略带感慨而又自豪的的说:「最大的感受是方向找对了,公司上下一心做 STEAM 教育,是件既有意义又很有前景的事。」


的确,过去几年 Makeblock 的产品路线,也是一部曲折的发展史。从最早对标乐高的金属套件,到后来的爆品 mBot,再到最近新研发的「神经元」,也曾试水开发面向大众市场的「双子星」,却最终因为供应链和市场需求等原因,而被叫停了。


Airblock


的确,过去几年 Makeblock 的产品路线,也是一部曲折的发展史。从最早对标乐高的金属套件,到后来的爆品 mBot,再到最近新研发的「神经元」,也曾试水开发面向大众市场的「双子星」,却最终因为供应链和市场需求等原因,而被叫停了。


作为 Makeblock 的创业伙伴,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也一路关注并对 Makeblock 的发展做了一系列相关报道,并对 Makeblock 产品路线历程梳理如下:


  • 创客市场时期:代表产品「金属乐高」。2013年初期,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研发期的王建军团队将他们设计的机器人套件搬上了 Kickstarter,并众筹到 18 万美元的资金,超出了预期 6 倍。这款金属机器人套件被用户称为「金属乐高」。


  • 向 STEAM 教育市场扩张期:代表产品「mBot」。2015年,Makeblock 开始从创客圈跳出到更大的教育圈,并陆续发布 mBot、mBot ranger 等一系列教育型可编程机器人及软件平台 mBlock。


  • 试水大众玩具市场:代表产品 Airblock 。2015年11月,Makeblock 发布首款面向 C 端用户的消费级机器人「双子星」,之后却因为向消费级市场跨度过大,及供应链方面的原因而失败。



用神经元产品模拟灯的原理


| 同时涉水 B 与 C 端市场,大力拓展线下体验店


2016 年,Makeblock 已经获得了 1.2 亿元的收入,其中 70% 来自海外市场。目前 Makeblock 的产品已经进入 140 多个国家的 2 万多所学校。在法国,Makeblock 的产品已被写入学校教科书中;在西班牙、台湾和香港等市场,Makeblock 已经成为当地最主流的 STEAM 教育产品提供商。


在上个月的深圳湾夜话中,王建军在讲述其海外市场拓展的经验时曾提到,起初 Makeblock 是以创客市场作为切入口,逐渐拓展到 STEAM 教育的,并将最终成为一家走向大众市场的产品公司。目前 Makeblock 的产品主要包含 STEAM 教育套件、科技玩具套件 、DIY 机器人套件,以及拥有超过 500 种机械和电子部件的金属积木搭建平台,配套图形化编程软件和线上、线下教程资源,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线。


对于 B 端市场,其金属积木平台和金属机器人套件被学校用来开设机器人和编程相关的课程,以及建设创客空间或者机器人实验室;对于 C 端市场,mBot 明星机器人套件产品等覆盖几千个国内外的电商平台以及线下零售终端。


在采访过程中,王建军强调,Makeblock 在 2017 年会更重视对线下体验店的拓展。对于 B 端,他表示,在推进 STEAM 教育这块,今年培训机构参与的比例会比较大,另外政策层面也在学校大力推进教育。


Makeblock 创始人 & CEO 王建军


| 与微软、英特尔等巨头合作,开始搭设内容生态


Makeblock 给外人的印象更像是一家硬件类公司,不过在今年他们在试图打破这一现状。目前 Makeblock 正在与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内容方面的合作,该公司的 CEO 是郑亚旗,其父亲则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父子俩在中国童话 IP 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仅如此,Makeblock 已经在北京开设分公司,开始与优质内容团队合作研发第一批 STEAM 教育课程。至于具体的方向,王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将会制作一个线上科学内容平台,通过知识付费的形式进行运营。


除了构建内容生态,Makeblock 还将把新一轮融资用于加速在全球 STEAM 教育分销渠道的布局,将触角伸向更大众的线下零售市场。与微软、英特尔等巨头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深入,根据王建军的透露,未来 Makeblock 可能会引进微软的语音平台 Cortana,并通过微软的 AI 技术云平台,让学生接触到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一些高端技术,来更深入的激发孩子的兴趣与创造力。


当我们感慨 Makeblock 可能成为教育领域的 DJI 的时候,王建军笑了笑说,「我不会是 DJI。」那种笑容,透露着他将超越 DJI 的自信。(撰稿:谈喆@深圳湾)



· ● 推 荐 阅 读 ● ·


随着政策风向指标的明确和大众认知的普及,创客以及 STEAM 教育在中国市场越来越火。然而,这个行业的发展现实是怎样的呢?深圳湾走访了国内多家做 STEAM 教育和相关产品的创业团队,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的生存状况,阐释了他们对于市场和未来的理解。


点击图片可查阅深圳湾STEAM 教育特稿的第一篇报道:关于「开源」和「创客」是如何柔软地改变教育行业, DFRobot 这么说



· ● 热 门 活 动 ● ·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刻报名


● ●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将持续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新锐产品和初创团队,欢迎联系我们。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