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在传统硬件背后的语音智能生力军:海翼 Anker 的智能化之路 | WARE 2017

2017-07-18 最「硬」的 深圳湾


- shenzhenware -


提起海翼的 Anker 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 Anker 旗下在海外市场首屈一指充电产品,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智能语音领域,海翼也是国内最早开始布局的厂商之一。Anker 同时是亚马逊 Alexa、Google Assistant 和百度 DuerOS 的首批合作伙伴,此外,海翼还打造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品牌 Eufy。与主攻海外市场的充电产品不同,语音智能产品线将成为海翼在国内市场的新起点。


在深圳湾语音智能平台与应用峰会上,前 Google 工程师、海翼创始人兼 CEO 阳萌讲述了海翼 Anker 这一人们印象中的传统电子品牌在进军语音智能产品时的选择和思考。


▎市场认知、用户体验和价格:语音智能产品怎样落地中国?


亚马逊 Alexa 凭借 Echo 系列智能音箱在欧美市场取得了标杆性的成绩之后,国内许多智能和硬件厂商纷纷复盘 Alexa 背后的成功之道,并试图在国内市场重现这种成功。而在阳萌看来,Alexa 得以打开语音智能窗口的驱动力主要在市场认知、用户体验和价格上


任何一个新的产品品类要打开市场,首先得让消费者知道这是什么。


Echo 系列产品爆发之前,其实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市场教育过程。例如长期的亚马逊首页推广,大量的视频广告投放等等。在国内,消费者对这个新品类的认知还比较薄弱,但阳萌认为,随着拥有强大消费者影响力的巨头入场,国内市场对语音智能产品的认知也会很快被建立起来


而用户体验的优化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亚马逊在 Alexa 上的投入其实非常巨大,仅仅后端团队就有近千人,大量的投入本质上带来了产品体验的逐渐成熟。海翼在进入这个领域之后,也在大量寻找智能和语音方面的人才,这一点上是不能偷懒的。」


▲ Anker 搭载 DuerOS 的智能音箱产品


直至今天,Alexa 仍在隔三差五地升级新的功能,优化细节上的体验,「使用体验经过长时间打磨,现在已经跨过了一个临界点。」而在国内,在中文语义环境下,相关的直接基于产品和用户使用反馈的体验优化才刚刚开始,特别在语义理解上,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在价格方面,亚马逊推出的入门级产品 Echo Dot 为 Alexa 设备的普及带来了有力的助推,「这个设备的销售量超过了其他所有 Alexa 设备的总和,让每一个房间都有一个 Alexa 成为可能,也可以让消费者的习惯快速成型。」


「在价格上,我觉得国内市场没什么好担心的。」阳萌笑道。


▎大家都在做音箱?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亚马逊开发的 Echo 系列智能音箱,本质上其实是作为 Alexa 的一个参考设计,希望看到的是 Alexa 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硬件产品上,但此后大半个行业都「耿直」地跟着开始做智能音箱,乍看起来让人有点啼笑皆非。


但阳萌认为,音箱只是大家在应用这样一个新的语音交互方式时首先会想到的品类。但更进一步,阳萌更倾向于从「赋能」的角度来理解语音智能。「智能语音是一种赋能,而不是一种单一的产品形态。」


阳萌说道,「智能语音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可能是下一个 Google,作为一个连接器,一个入口,把千千万万的信息、内容、服务连接起来。」


「当然,它会比 Google 更进一步,比如现在的搜索是基于关键词的,而智能语音将使用自然语言来与机器进行交互。在返回的信息上,现在的搜索引擎给出的结果是一条条孤立的网页,而未来语音智能给出的结果会是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并提供相关信息的结构化的数据。另外,这样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设备的控制上。」


这样的能力将可以赋予到各种各样的「传统」电子产品上,「其实我们现在也看到,很多公司开始把语音往灯泡、电视、冰箱等等上面装,本质上都是利用下一代的人机交互的能力,带来不同的入口。」


▲ 海翼的智能家居品牌 Eufy 旗下的扫地机器人,Eufy 下一步还将推出搭载语音智能的家居中控产品


智能和语音将成为标配能力,产品竞争力还要回归到产品价值本身


近三个月来,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和人工智能公司纷纷推出了能让硬件产品快速成型的平台化语音智能系统,语音智能产品在软件方面的技术难度被大大降低,但同时,不少硬件厂商也开始担忧,基于第三方平台打造产品,该如何保持自己产品在品类中的差异化和竞争力。


聊到这个话题,阳萌仍然从产品赋能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智能语音作为额外的能力,不会带来一种显著的差异,产品差异化本质上还是要回归到这个产品应用的场景。比如做音箱,那音质一定要特别好,主功能要足够的强。」现在语音智能刚刚兴起,可能有硬件厂商把它拿来做产品差异化的点,但阳萌认为,语音和智能在未来将成为大多数电子产品的标配,这时候,产品的竞争力就回落回产品基本功能的价值上来,「产品本身的基本功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化空间的。」


▎移动场景下的语音智能:能否成为手机一样的通用化设备?


不久前,海翼在 Kickstarter 上众筹了一款蓝牙耳机,支持直接从耳机激活苹果 Siri、亚马逊 Alexa、Google Assistant 等智能语音助手。对于这款产品背后的语音智能在移动化场景下的应用,阳萌谈了自己的看法。


「从语音助手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可以有两种形态,一种开放式的交互,像是音箱这样的家庭中控,大家都能听到,也都能跟它说话;另一种则是私人的,只供个人使用的,比如耳机。」而从场景化的角度来说,智能化的耳机不仅仅代表了场景的移动化,而更有像手机一样成为通用化设备的潜力。「就像电影『Her』里面描绘,一个耳机加一块很小的屏幕,就能够把人的绝大多数的交互都承担起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美好的产品形态了。」


▲ 电影『Her』中与语音配合使用的「手机」


早在语音智能兴起之前,海翼已经在场景化计算方向上做了许多尝试,认为许多场景下都应该有一个属于那个场景的独特计算设备,最大化地发挥这个场景下的计算作用。而语音智能恰恰为海翼在这个方向上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


对作为前 Google 算法工程师的阳萌来说,海翼进入智能领域其实是做回了他的老本行,「充电只是我的副业」,他开玩笑说。此前一直在传统硬件设备上耕耘的海翼,离智能似乎总有些距离,不过就像阳萌说的,语音智能终归会作为一种能力落到千千万万的「传统硬件」中去,正是由于在大众消费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海翼会更了解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用户需要什么,以及在这个场景下,语音和智能的结合有哪些用武之地、能为用户体验带来哪些积极的改变。(主笔:陈凯文@深圳湾)


· ● WARE 2017 语音智能峰会 第 II  ·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将持续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新锐产品和初创团队,欢迎联系我们。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