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TWS 趋势预测,续写真无线耳机的下半场丨年度特稿
这是一篇 TWS 耳机趋势预测的续集
- shenzhenware -
在我们前一天发布年度特稿《真无线耳机的下半场:降噪、高清音频、语音……要达到甚至超越有线耳机的水平》中,我们就 TWS 蓝牙耳机在单芯片方案、无线蓝牙信号传输等难题得到初步解决后,下一步的趋势走向进行了总结,大概总结为以下九点:
降噪:满足通话、嘈杂环境下过滤环境音的需求。
高清音频:满足人们对音频设备固有的音质需求。目前厂商提供的主流高清音频编解码技术包括索尼 LDAC、高通 aptX HD 以及华为的 HWA 等。
低功耗:可穿戴设备本身需要独立供电、语音 AI 在线等属性对设备提出低功耗的要求。高通、楼氏电子、Airoha 络达科技、恒玄科技(BES)在今年纷纷推出针对小型设备的低功耗芯片。
低延时:在游戏、视频场景尤为重要。目前的主要方案是高通 的aptX Adaptive 音频编解码器技术(可将声音延迟控制在 50~80 毫秒)。
语音本地唤醒:大部分语音 AI 厂商将耳机这一可穿戴随行场景,作为 AI 能力的其中一个落地。鉴于语音 AI 耳机对于端和边缘运算能力的要求受到功耗和容量限制,将原本在云端的算法迁移到端上,还是需要芯片厂商的推动力量。
hand-free 接听、拨打电话:相对于手机放到耳朵旁边,用耳机接听会是一种更舒服的姿势。未来,TWS 和 VIOP 的组合可能会更流行。
健康追踪、AI 化身「AI 教练」:耳机中加入心率传感器等,为用户提供心率检测、实时提供数据反馈(心率、步数)、心率异常提醒等。依托大数据和 AI 算法,语音 AI 还能担当你的「随行教练」。
AI 翻译:今年 10 月份,Google 正式表示将 Pixel Buds 上独有的翻译功能面向所有支持 Google Assistant 的耳机开放。对于有志于做翻译耳机、产品出海的厂商来说,这一权威平台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基于骨声纹 ID 技术的语音支付:作为一种新颖的用户身份识别检测方案,骨声纹 ID 由具备安全性高的特点。相比声纹识别,这一检测技术更适用在耳机端的语音支付场景,搭配解锁手机等功能可实现更可靠的应用。
在后续与 TWS 耳机行业从业者、专家以及读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还继续挖掘出了其他几点的趋势。因此,延续上一篇文章的热度,我们就这篇文章进行了补充,归纳如下:
趋势 # 10: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的联网终端组合
2017 年,苹果发布的新一代 Apple Watch 3 首次支持蜂窝网络,具备了独立通信功能。其次,Apple Watch 3+AirPods 无线耳机这一「天作之合」在移动场景下也有望接替手机,进行打电话、支付、查看信息等任务处理,尤其适合外出运动这一细分场景。
耳机+手表的组合,在华为 2014 年推出的首款 TalkBand B 系列手环身上也初见出雏形——手环主机可拆卸下来变身独立蓝牙耳机。今年,华为 TalkBand B 系列已经更新到 B5 型号
△ 华为 TalkBand B5 手环耳机二合一,支持蓝牙通话、运动监测等功能
类似苹果这样有做 TWS 耳机+智能手表的还有出门问问。上个月,出门问问发布了支持 4G eSIM 一号双终端的 TicWatch Pro 4G 版智能手表,刚好也可以搭配其今年早些时候发布无线智能耳机 TicPods Free、TicPod Solo(单耳)使用。
△ TicWatch Pro 4G 版智能手表+TicPods Free
出门问问音频事业部总经理吴玉锦认为,对于这样产品组合能够为用户带来快捷操作、便携体验,尤其在骑车、跑步等不方便使用手机的场景,另外,手表和耳机联动,多样化、碎片化的联网方式,打破了手机对全部联网时间的垄断,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手机带来的数字焦虑。
但这种形态处于刚起步阶段,功能场景定义上,还是用户传统的使用习惯上,都还不够成熟,需要教育用户的时间。再者,智能手表的续航本身就是痛点,在连接耳机使用的情况下耗电会更快,手表的生态还不够像手机那么完善,在手表耳机联动上能够独立使用的场景目前主要还是通话、音乐、支付、运动健康等。
吴玉锦还提到,手表的高独立性有助于摆脱手机依赖,同时提升设备本身的应用价值。为此,TicWatch Pro 4G 版智能手表集成了出门问问 TicPay 腕上支付功能、拥有独立的网易云音乐手表 APP,可独立完成支付、播放云端音乐。
出门问问 CEO 李志飞也曾表示对「智能手表+无线耳机」联网终端组合的看好,他认为,随着 eSIM 一号多终端和未来 5G 商用等在内的新的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用户在 AI 可穿戴上进行独立通讯的成本显著降低。AI 可穿戴,特别是智能手表和智能耳机的「腕上+耳边」组合,将真正可能替代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联网终端之一。
趋势 # 11:增加助听功能,改变助听设备价格普遍昂贵的局面
在消费耳机市场的影响下,由传统助听企业垄断的医疗级别助听设备功能复杂、价格普遍昂贵的现状也有望得到改变。
互联网公司方面,早在 2014 年,苹果就从手机软件端做了努力:在 iOS 端推出 Live Listen 助听功能,搭配市面上经 MFi 认证后的助听器设备使用,iPhone 可启动定向麦克风,拾取音频并传输到助听器上。
今年,苹果在专门升级后的 iOS 12 为 AirPods 提供了对该项功能的支持,这意味着 AirPods 也可以充当一个初级的助听设备。
据悉,Google 也正在与丹麦公司 GN Hearing 合作开发一种全新的协议,让Android 系统更好地与助听器合作。
通过手机+无线耳机打配合,手机端可视化 APP 支持拾音调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助听耳机的使用难度,简化操作,同时降低了成本。
设备厂商方面,澳大利亚的初创企业 Nuheara 在 2016 年就推出了 IQBuds 这款具备普通蓝牙耳机功能的无线助听设备(也是 TWS 的产品形态),支持听音乐、在 APP 上做个性化的声音增强调整等。
△ IQBuds
在聊到 Nuheara 的技术路线时,厦门瑞听听力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柯一真指出,Nuheara 采用芯片搭载了降噪、反馈等功能,APP 端引入助听器行业通用的验配算法,可以让用户通过 APP 直接做听力测听,基于此调整耳机的效果。
柯一真表示,从听力辅助这个切入点进入,Nuheara 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据介绍,目前 Nuheara 的耳机在欧洲已经进入到听力中心销售,打入英国的 NHS 健康体系,以及澳洲的社保体系。
索尼、万魔也相继入局,前者在去年推出了 SMR-10 颈挂式助听耳机,后者在今年 11 月联合普罗声声学科技打造了旗下首款无线智能辅听耳机,宣布正式踏足无线智能辅听耳机领域。
△ 索尼 SMR-10 颈挂式助听耳机,不支持听音乐功能
对此,国内听力行业的圈子也有小范围讨论过一次。作为听力行业的过渡性产品,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耳机公司涉足。而越早入局,越具有先发优势。毕竟,Nuheara 短期内也进不了中国。
趋势 # 12:巧妙运用传感器开拓新的交互方式、玩法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硬件基础,传感器在耳机的应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智能传感器在耳机上的常见应用有光学传感器(入耳检测)、霍尔传感器(自动启停)、陀螺仪(识别运动类型、状态)、心率传感器(心率监测)等。
以 AirPods 为例,耳机身上集合了语音加速感应器、光学传感器,与麦克风、各传感器以及高性能、低功耗的苹果 W1 芯片之间相互协作,自动感应和控制,实现语音增强、快速配对等便携功能,从而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无缝连接体验。
除了 AirPods 以及上一篇谈到的心率传感器、陀螺仪在无线运动耳机领域的应用之外,我们可以从目前一些产品来看看传感器在 TWS 耳机上的创新应用。
其中,德国耳机品牌 Bragi 去年发布的一款真无线蓝牙耳机 The Dash Pro。其一大特色更在于机身封装的 27 可传感器,帮助驱动动态用户界面,实现用头部晃动控制虚拟 4D 菜单,比如在手机上设置摇头拒接电话/切换歌曲、点头接听电话等操作。
△ The Dash Pro: 集合了翻译、心率监测、IPX7 防水、长续航(搭配充电盒供 30h)、4G 本地存储等几大卖点
趋势 # 13:体积小的动铁扬声器
一直以来,动铁都是听力辅助设备的不二之选。楼氏电子作为动铁单元的发明者,近年来一直在推动着动铁单元在消费类耳机领域的应用,包括魅族、AKG、小米、SONY、Bragi...
△ 应用了楼氏动铁单元的 Bragi 真无线耳机,图片来源:CNet
据楼氏电子市场开发经理席金苗介绍,动铁单元虽然工艺复杂,但体积小,并且是一个完整的声学系统,无需像动圈喇叭,要预留额外的前后腔声学结构,可以直接放入出音管内。在结构设计上,为无线耳塞配备更优雅的设计、更大的电池、更好的天线等,腾出了更多的空间。
其次,它的具有高灵敏度功耗低,输入同样的电流,对比小型动圈单元,动铁单元能够提供更响亮的声音,对提升无线耳塞续航,具有积极意义。
而对于正在崛起的智能耳机市场,楼氏电子全球市场开发总监的安德鲁·贝拉维在上个月接受深圳湾的专访时表示,体积小、功耗低、音质好的楼氏动铁单元,将为未来 TWS 真无线耳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尾声
关于 TWS 耳机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还在继续探讨,也欢迎各位行业人士前来与我们互动交流~■
主笔:莱恩、小零 / 深圳湾
审校:陈壹零/ 深圳湾
文中图片来源与网络
微信号:shenzhenware
< 智能耳机大爆发 >
// 行业解读 //
// 产业动态 //
// 新品盘点 //
// 单品体验 //
Line Mar | 诺基亚 | Bose Sleepbuds
快到「湾」里来
深圳湾正在招聘:
真知灼见的科技记者
四通八达的运营编辑
才华横溢的市场策划
技能爆表的活动运营
热情四射的社区达人
简历传送门:
Lynn@shenzhenware.com
● ●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连接全球硬件创新者,连接硬件生态链上下游,连接跨界产品的设计、技术、生产、渠道、商业、创新。深圳湾持续关注「AI+硬件」带来的场景和交互创新,以及与平台和应用相连的全产业链升级,欢迎相关团队与我们联系,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