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劲松模式”盘活老小区,妙在借“活水”使巧劲



最近,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劲松北社区成了“网红”,各地各部门学习、参观、调研的人络绎不绝。吸引大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引入社会力量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政府适度扶持、企业合理收益、居民体验购买,这一崭新路径,让人眼前一亮。可谓引入活水,满盘皆活,被称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劲松模式”。

“最缺的就是钱”
劲松街道+愿景集团=战略合作
                          

老旧小区改造,需要改造硬件,再造软件,建立起新的管理机制,最缺的就是钱。2019年,相关部门估算,我国城镇需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投资总额可达4万亿元。资金需求如此巨大,仅依赖政府一己之力显然无法满足。

在劲松北社区的改造中,劲松街道和愿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率先落地社会力量参与的市场化机制。对于政府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菜单中基础类项目,由街道按程序申请市、区两级财政资金进行改造,此外的自选类项目以及其他提升项目经费由愿景集团投入3000万资金推进。

△劲松北社区南门改造前

△劲松北社区南门改造后

“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这样的方式,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显然更为合理。但从目前全国的老旧小区改造情况来看,财政配资到位,居民也乐于出资,但始终少了通过市场运作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这一环。

社会力量的参与,是劲松街道老旧小区改造最大的亮点。而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引来活水,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合理的盈利空间。


“好劲巧使”
企业回收成本+补足老区短板=劲松模式
                          

老问题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我们来看看“劲松模式”使的巧劲。在劲松北社区的改造中,朝阳区房管局、劲松街道授权愿景集团对社区闲置低效空间,改造提升进行运营。200平方米的车棚改造后,在提供原有停车服务的基础上,一部分出租给了“匠心工坊”便民商店;旁边的配套用房重新装修后,由百年义利等连锁食品企业入驻……1000多平米的闲置空间就此盘活。

业内专家认为,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让企业可以逐步收回成本,一方面也补足了老旧小区生活性服务业的短板。此外,街道还将物业、停车管理收费等项目打包让企业运营,获取合理收益。并通过设置为期3年的物业扶持期,通过“扶一把”实现企业一定期限内的投资回报平衡。

△劲松北社区公园改造前

△劲松北社区公园改造后


“四两拨千斤”
群众满意+企业受益+政府中意=改造范本
                          

群众满意、企业受益、政府中意。社会力量,无疑是老旧小区改造的“活水”。仅一年时间,劲松北社区大变样。然而,老旧小区改造,仅仅借助市场力量使“巧”劲还不够,要从长远解决问题,并且可复制、可推广,还需要从政策上给点四两拨千斤的“巧”劲。

△劲松北社区美好会客厅改造前

△劲松北社区美好会客厅改造后

比方说,废弃的自行车棚改造为便民商店,各方都获益。但按照相关规定,老旧小区的公共用房产权属于财政,闲置房理论上需要财政统一收回,不允许对外经营。再如,小区里废弃的锅炉房属于市政设施,改造为商用后,相当于土地用途变性,执照谁给办?这些对于社会力量来说都是投资中的不确定风险。

△劲松北社区改造后加装的外挂电梯

△石景山鲁谷街道六合园南社区改造后的“空中花园”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件民生大事,这里住的多数是老人,他们为新中国发展贡献了一辈子,有理由期盼在晚年过得安适一点。但是探索老旧小区改造,还是一个过程,需要各方面都来推一把。北京朝阳区的“劲松模式”,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
文:浩然
责任编辑:王昊男
内容源:人民日报
源:image.baidu.com


……

 

CBC建筑中心是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者,汇聚国内外顶尖城市更新专家及机构,为城市提供城市更新整体性解决方案。CBC城市更新研究院,联合来自城市更新各领域专家及研究员,分享、解读城市更新最新政策、前沿思想、成功案例。





- 案例回顾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