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沙井古墟新生——基于日常生活现场的城市微更新

以下文章来源于一筑一事 ,作者坦柔


40年特区发展,让深圳突破2000万常住人口,成长为摩天大楼林立、创意产业和科技公司扎堆的一线大都市。短时间的人口爆炸式增长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什么?


答案也许就在深圳大大小小的“城中村”里。

 

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同,深圳的“城中村”吸收了整座城市近一半的人口。“城中村”的大量廉租房不仅为低收入居民提供了庇护所,还是当地集体记忆的活化石,混杂了历史和现代的居住风貌。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的沙井古墟就是其中之一。


沙井古墟是深圳现存最大的混合型历史街区,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包括一条古老的河流——龙津河,一幢上千年历史的南宋建筑遗址——龙津石塔,以及几百栋老屋、十几处祠堂,若干古井、牌坊、废墟和遗迹等。


 ▲ 沙井古墟航拍。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今天,它又混杂了城中村、临时建筑与非正规移民社区,整体风貌呈现出极具特色的新旧杂陈和多元共生状态。


▲沙井古墟祠堂(上)街巷风貌(下)。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2019年9月,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受沙井街道办和华润置地集团委托,策划、设计了一组名为“沙井古墟新生计划”的微改造项目。


同时,他们还策划了一场“时光漂流-沙井古墟新生城市现场展”,将艺术作品植入真实的街道和村落生活场景中,并组织村民和社区开展各种类型的公共活动。2019年12月底,整个策划、设计、策展和展览历时四个月全部完成。



01

沙井古墟新生

26公顷的微改造实验



由政府牵头立项的“沙井大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计划”位于沙井街道中心地带,总面积约 3 平方公里。其中,沙井古墟占地26公顷,被划分为历史风貌保护区。


▲ “沙井古墟新生”设计范围。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趣城工作室要做的就是在保护沙井古墟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善保护区的环境、激活趋于衰败的地方生活社区。


“我们做的是一个很小的示范研究,要用很轻微的动作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趣城工作室由张宇星博士和韩晶博士联合创办。这个成立不到两年的工作室专注于设计、展览和理论研究三个领域。


在沙井古墟,张宇星和韩晶将他们对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新与旧的连续性等问题的思考运用在实际改造中。


▲张宇星博士(趣城工作室创始人/主持设计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的发起人、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之一)与韩晶博士(趣城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持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策展人/建筑师/独立城市研究者)。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沙井古墟新生计划”包含了河流整治、景观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等。其主体项目是对龙津河的一段(约70米)进行示范性的水体整治和景观改造。


 ▲ 龙津河。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他们在龙津河沿岸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场域地点(如废墟、老屋、戏台等),采用“融合设计”方法,在保持场所特质的基础上,删繁就简、顺势营造,增加整个地区的在地空间吸引力。


-


龙津河河岸景观


针对龙津河的狭窄和污染,趣城工作室采用了低成本的雨污分流方法,把现有河道的纵剖面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污水箱涵;上层是雨水通道。没有雨水时,可以将附近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注入其中。


▲龙津河雨污分流改造-河道剖面示意。历史上,龙津河曾经通航,宽度曾经达到5-10米,从沙井古墟穿过直接流向珠江,是古代市集、贸易、运输的重要通道。后来逐渐被填塞、污染,道路和房屋占用了河道。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同时,他们选择在局部地点适当增加水体宽度,还路于河,设计了亲水台阶,可以供人们在水边玩耍,体验河流的原始魅力。


▲ 龙津河沿岸的座椅。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


戏台


戏台建筑原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由于年久失修,逐渐成为一个“无用空间”(里面设置了微型消防站)。为了重新恢复戏台功能,趣城工作室用很轻的方法对老建筑进行改造,从当地收集一些旧木材和青砖,用于室内装饰和地面铺装。


▲ 沙井古墟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曾经是南宋归德盐场衙署所在地、200年前的深圳四大墟市之一,也是珠三角著名的蚝乡、粤剧之乡和螳螂拳武术之乡。但由于整个地区的衰弱,这些传统文化也走向式微。趣城工作室希望通过恢复一系列公共空间,激发当地文化遗产的复兴。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就是戏台。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于是,一个具有历史质感的“融合场景”被创造出来,村民组织以及社区机构可以重新利用戏台从事文化活动。


▲成为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戏台。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


废墟花园


在戏台附近有一处建筑废墟,长期荒废变成了杂草丛生的空地,有居民在此种菜。趣城工作室利用废墟边的公共厕所屋顶,顺势设计了一个空中廊桥系统,包括大台阶、空中栈道、脚手架海报塔等。


▲ 废墟花园廊桥系统。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人们可以走到二层标高,近距离观赏近在眼前的历史建筑群,包括两个祠堂、一个家塾、环绕周边的老建筑群。


▲ 废墟花园大台阶。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


山墙之家


趣城工作室选择了六角亭正对面的一栋老屋(一楼是麻将馆,二楼为居住)山墙立面进行改造,使用黑色穿孔铝板(孔径40毫米),脱离老屋原有山墙建造,试图在已经非常丰富的历史场景中,塑造出新的戏剧化场所特质。


▲山墙之家所处的六角亭广场,是整个沙井古墟新生计划的核心区域之一,汇集了众多历史古迹,包括六角亭、古牌坊、归德盐场衙署遗址、围头古井、观音庙等等,这儿也是当地村民休闲、聚集的场所。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傍晚灯光一打,就有了戏剧气息。本来打麻将是一个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舞台里面打麻将,他们就会觉得有表演的感觉,在边上看的人也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山墙之家成了很多人打卡的点,也给古老的广场带来了一点活力。”张宇星说


▲白天的山墙之家。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


老屋影像馆


趣城工作室选择一栋空置老屋进行实验,在老屋立面做了一套加固的钢架系统,并在入口处增加了黑色花纹钢板和透明白色亚克力,延伸进建筑内部,将屏幕、投影、灯光等设备自由安装其中。


▲ 老屋影像馆。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


尽管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韩晶与张宇星也只听说过沙井蚝,但从未去过沙井。这个项目让他们第一次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个地方。


▲ 沙井特产——沙井蚝。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以前没有想到深圳还有这样一个完好地保留了从宋代到民国、七八十年代、再到改革开放以后风貌的城中村。这个地方所有的建筑痕迹都很完整地保留和掺杂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连续的、光谱式记录深圳城市发展的地方。我们当时就觉得太难得了,非常震撼。”韩晶说。


▲沙井古墟的大榕树。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由于时间紧迫、限制条件多,趣城工作室在“尊重原有空间连续性”的基础上,用最轻的“针灸式”方法来做每一个更新。改造过程中,他们遇到的难题往往不是设计本身,而是与当地原住民的沟通


沙井大村历史悠久,分为8个小村,均属于陈姓家族,宗族势力很强。改造前期和中期,村民们担心风水被破坏,有的直接拆掉正在修建的椅子,有的派族长出面交涉。微改造的最终呈现是与村民们相互博弈的结果。


▲ 沙井古墟的居民。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一定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意愿,互相沟通,然后要做出让步。只有让步之后,大家都接受认同的东西才能够留下来。他们还能比较自然地使用它,慢慢就变成村子的一部分了。”


时隔一年,改造后的龙津河景观、戏台、废墟花园、山墙之家和老屋影像馆就像村民们日常生活里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仍被维护得很好。


村民们自然而然地使用着龙津河边的座椅和戏台的灰空间,废墟花园也成了村民们平时晒衣服和小孩嬉戏的游乐场。



02

时光漂流现场展

艺术走入日常生活



与“沙井古墟新生计划”同时进行的,还有一场“时光漂流-沙井古墟新生城市现场展”。


23位艺术家在沙井的街头巷尾植入壁画和艺术装置,为这座“城中村”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艺术家将蚝、盐、海这些本地元素,与装置、影像、壁画、涂鸦、论坛、市集等艺术作品和公共活动融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城市现场展体验场景。


▲ “时光漂流-沙井古墟新生城市现场展”海报。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小村子静谧悠闲,时间在这里变得异常缓慢,不经意间的艺术介入,让人意识到这里并非被遗忘之地。


沿着龙津河漫步,随处可见由刘庆元创作的黑白壁画,超现实的元素与斑驳的旧墙形成奇妙的张力。


▲刘庆元-壁画。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龙津石塔小广场边上有一块生锈钢板,艺术家沈少民刻出了一句诗“我扶起自己的影子立在墙上跟它合了个影”。


▲沈少民-装置。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展览期间,广场的大榕树上挂着几十个蓝色绑带编织的球体,名为“捕梦”。


▲ 装置“捕梦”。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归德盐场的另一侧,艺术家吕晓正用透明亚克力做了一个一米多高的蓝色立方体,模仿“一粒盐”。


▲吕晓正- “一粒盐”。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河流里也有各式各样与“时间”有关的艺术呈现。


▲河流里的艺术装置。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城中村的小孩多,性子野,没有任何规范,只要东西放在那儿,他们就会去摸,甚至破坏。一开始艺术家们还担心作品被损坏,后来创作“一粒盐”的艺术家干脆任由小孩们把一个个抽屉拿回家,这样说明大家喜欢。


“果然结束的时候就只剩一个框架,其他全部被拿回家了,他觉得挺高兴的,”张宇星回忆到。


▲戏台活动与古墟市集。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在微改造后的空间里,陆续展开了粤剧表演、螳螂拳课堂、学术沙龙、乐队现场、古墟市集,互动工作坊、真人图书会,以及各种类型的村民自发活动,激活了潜藏已久的本土文化基因。


作为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积极参与者,韩晶与张宇星认识到,展览需要走出美术馆、走出博物馆,走到整个现场。


“当展览跟当地空间和生活互动以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展览就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03

城市更新中的

“深圳速度”



2018年6月,趣城工作室参于了德国Aedes建筑论坛的“深圳性”展览。他们制作了一个名为“深圳悬浮”的装置。


▲ 500个在深圳生产的液晶屏悬浮在高度复杂的网格状基础设施中,播放着深圳城市现场鲜活的日常场景,成为既具体又抽象的超现实窗口,演绎出深圳极为复杂的城市状态。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它直接表达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到快速发展的城市的变化,以及它和工业的关系、和制造的关系,在城市空间快速迭代的过程中表达了深圳现在的日常生活。”


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韩晶和张宇星已经把自己看作深圳人。他们对深圳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自豪于这座城市的魅力。


“它特别新,特别快,在这里所有东西都是有可能的,都是有实验性的”,韩晶说。


然而,韩晶也看到,这样的“深圳速度”放在城市更新里,不免带来速度快、模式单一和功利化的问题


▲沙井古墟居民。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深圳的城市更新大多针对城中村。城中村有大量廉租房和普通居民,还保留了很多古代城市的遗迹和原住民文化。


城中村的土地价值很高,但它对城市产出的物质利益比较低,所以在城市更新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往往是用全部拆除或者局部保留、把里面的人全部迁走的方式来进行。


结果就是,容积率高,补偿原住民的成本高,最后房子的卖价也高,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沙井古墟街景。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我们所做的沙井微更新是未来深圳城市更新的一个创新模型。沙井古墟是古代历史街区和城中村的混合体,这样的东西能不能不拆或者拆一点,但是又让周边的土地更新建高楼,然后形成一个平衡?开发商又有钱赚,又能把钱回馈于提高城中村的环境质量,这里面都需要有一个经济链条的设定”,张宇星说。


▲沙井古墟:城中村与历史街区的混合体。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趣城设计工作室把对新与旧的连续性的思考融入了他们正在构建的“废墟建筑学”。他们提出向废墟学习,因为废墟就是一个从旧到新的连续体而且废墟能够包容自然,阳光空气都可以进来,这对未来建筑和自然的融合也是一种借鉴


“能不能从一开始设计新房子的时候,就让它包含旧的原理、旧的感觉和观念在里面?”


目前,“废墟建筑学”仍在小规模实验阶段,他们将其运用到“桥头废墟花园”和“重新发电——蚝乡湖公园文创展馆改造”项目中。他们希望“废墟建筑学”未来可以解决城市更新中的新旧断裂这个问题。


▲ “桥头废墟花园”(上)和“重新发电——蚝乡湖公园文创展馆改造”(下)。图片来自趣城工作室


同时,韩晶也将她花费4年时间研究深圳“城中村”的阶段性成果集合成即将出版的新书《深圳城中村文化地图》。


书中挑选了30个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城中村,用5条文化线索把它们编织起来。沿着这5条线索,可以分别了解到深圳的古代历史、风土民俗、特区时代、城市演变、深圳人的迁徙,以及城中村跟城市的关系等。


▲ 沙井古墟:城中村与历史街区的混合体。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从“废墟建筑学”到“城中村文化地图”再到沙井古墟微改造,趣城工作室以建筑师、艺术家、策展人、学者的多重身份和跨学科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来回探索与推敲。


在追求效率和“拆旧建新”的今天,“沙井古墟新生计划”或许能为城市更新提供一种另类的范本。


未来的沙井将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

-来源:一筑一事

-THANKS FOR READING-免责声明:图片影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

阅读


△ 城市微更新 | 诗意的日常:广州东山肉菜市场改造

△ 古城之上的城中村,「南头古城」的更新是怎样发生的?


……



 

CBC建筑中心是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者,汇聚国内外顶尖城市更新专家及机构,为城市提供城市更新整体性解决方案。CBC城市更新研究院,联合来自城市更新各领域专家及研究员,分享、解读城市更新最新政策、前沿思想、成功案例。





- 案例回顾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