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双一流”!这些高校,拼了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力保“双一流”!这些高校,拼了
来源:软科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近日,教育部在中国政府网回复网民关于“双一流”高校及学科评选,不能“只进不出”的留言。教育部此次的回应,再次强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要求实行动态调整机制。
早在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名单的同时,15所高校的16个学科被列入公开警示(含撤销)名单的公布给部分高校敲响了警钟。在名单公布的6个月以来,这些“双一流”高校大动作不断,正频频发力学科建设以期2023年成功“保级”。
筑巢引凤,狂揽人才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8月13日,辽宁大学网站更新现任领导介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淼杰任辽宁大学校长,学校“双一流”建设再获强援。
图片来源:辽宁大学官网
早在2月17日,辽宁大学通过官网向社会公开招聘辽宁大学经济类二级学院院长1名(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学科领域)。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发布3天后,辽宁大学对经济类二级学院院长的公开招聘显示出学校招贤纳才、建设一流的迫切。
而这次受命担任辽宁大学校长的余淼杰教授,正是经济学领域内非常出色的学者。余淼杰教授是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英国皇家经济学奖”的华人学者。多项头衔傍身,正是余淼杰教授学术水平的有力佐证。曾为北京大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的余淼杰,其受聘毫无疑问能够给辽宁大学的这个唯一双一流学科发展打上一剂“强心针”。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发布后,宁波大学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了新一轮“双一流”相关建设方案,举全校之力、超常规推进“双一流”建设,并将提升力学学科实力作为2022年度“七大攻坚任务”之首。“在30多年的发展中,宁波大学已取得突出的办学成就,但面对高校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艰巨的“双一流”建设任务,压力剧增,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表示。
为巩固力学这一宁波大学建校之初的优势学科,今年7月,宁波大学举行“双一流”建设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陈十一、陈云敏、魏悦广、郭万林、陆夕云、周又和、张卫红、冷劲松等8位院士和25位顶尖学者为力学学科发展出谋划策;5月19日,宁波大学迎来了一大批高层次力学人才——流体力学著名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林建忠教授,世界知名的冲击动力学专家、原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Shim教授以及潘建华、陈晖、林骥等学术骨干正式加盟宁波大学,助力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强优势、提能级、拓前沿;今年年初,学校还迎来了交叉力学著名学者、国家杰青、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吕朝锋教授的加盟,同时他还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一职。
4月1日,为进一步加强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孙长银同志被任命为安徽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这是安徽大学继从复旦大学引进陈诗一教授之后,再次获得长三角头部高校的鼎力支持。
突出特色,做强学科
一流的学科,成就一流的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除了在于能否打造一批在国际上有话语权、能否培养拔尖人才,更在于能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特色学科。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土木工程学科是广西大学和广西唯一入选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力保“双一流”,广西大学近半年来动作频频,发力学科建设。
3月22日,广西大学首次设立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交叉科研项目。该科研项目,重点鼓励材料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电气工程、化学等学科的优秀学者围绕土木工程基础科学问题与工程应用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助推土木工程学科在学科建设和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及学校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更好完成“双一流”建设目标。
特色学科建设需要专业人才的领衔。4月20日,上任仅1年半的广西大学副校长韩林海升任校长,韩林海教授历任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组合结构研究室主任,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所长、土木工程系主任、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丰富的简历彰显了韩林海校长在土木工程学科建设中的专业优势。据学校官网显示,韩林海校长有一项中心工作:“双一流”建设、综合改革工作,这在其他高校校长简介中十分少见,这也凸显了广西大学对广西大学对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对韩林海校长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期待。
图片来源:广西大学官网
无独有偶。面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基础薄弱、起点低、建设时间短等建设瓶颈,安徽大学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力聚焦学科发展。3月10日,学校向安徽省发改委提交了《关于成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的报告》,希望借助科学中心这一国字号平台,促进学校高质量完成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任务,2个月后,这一研究院正式入列“国家队”;4月30日,安徽大学召开“强光磁试验装置”项目启动暨建设方案评审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核心,组建了由校长匡光力研究员领衔的24位高层次人才的研究团队和设施建设的项目组。重大科研项目的频繁启动,正是安徽大学巩固特色学科、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新发展的创新举措。
图片来源:安徽大学官网
与广西大学、安徽大学同样冲刺2023年的西藏大学,在7月18日召开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2022年度第3次工作推进会;内蒙古大学于4月21日召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围绕生物学一流学科和学校整体建设,进行深入研讨和协同推进;今年5月,新疆大学获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支持,其中,仅资金投入将达到4.88亿元,较上年增加55.7%,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东北师范大学则聚焦师范大学主责主业,主动申请将教育学调整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以引领带动教师教育相关学科专业对标世界一流、协同创新发展,是学校为彰显教师教育优势特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一流牵手,强强联合
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更要扩大视野、协同创新。
8月13至14日,内蒙古大学校党委书记刘志彧随自治区政府团在陕西省西安市学习考察期间,专程赴西北大学学习交流,两校签订了《西北大学与内蒙古大学深化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本次交流,两所“双一流”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合作思路,共同推进学校一流学科布局与建设。
36年前,在宁波大学办学之初,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开启了宁大高起点办学之路;今年,在宁大“双一流”建设关键时期,浙大再度鼎力相助。
图片来源:宁波大学官网
宁波大学力学学科聚焦力学核心、强化交叉融合、带动整体发展的建设口径,倾力打造“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学科高峰,“智能结构与器件力学”“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体力学”“极端环境材料力学”学科高原,以及“力学+”交叉领域的学科高地。而浙江大学力学学科近年来人才济济、成果丰硕,既注重学科前沿领域的探索创新,又注重力学与多学科交叉新领域的开拓。6月26日,浙江大学与宁波大学力学战略合作研讨会召开,两所“双一流”高校将聚焦力学学科共建共享,浙江大学力学学科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宁波大学力学的发展,赓续传承两校合作佳话。由此可见,力保“双一流”,宁波大学已下定决心,浙江大学也正倾尽全力,支持宁波大学建设发展。
距离2023年,不远了
“不搞全覆盖,不搞终身制,不搞安排照顾”,已成为我国“双一流”建设常态。在我国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谋划上,“双一流”建设目标,不变;“双一流”建设范围,动态调整。一个“凭本事”吃饭的时代已到来!
善谋致远,实干乃成,这些“双一流”高校,正在为迎接2023年大考做出冲刺。而对于每一所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梦的高校来说,只有拥有足够“硬核”的实力,才能从多维度评选中脱颖而出;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立足于学校声誉的建立、行业引领力的树立、社会影响力和国家贡献力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1]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10.html
[2]16个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被公开警示或撤销,如何看待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202/t20220215_599499.html
[3]共建共享,浙大出手支持宁大“双一流”建设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760070013664170&wfr=spider&for=pc
[4]“双一流建设”:要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无缝对接”
https://new.qq.com/rain/a/20220407A07T5A00
[5]未来“双一流”建设要“强特色、跨学科”
https://m.gmw.cn/baijia/2022-03/09/35573430.html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