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房,没资格结婚
没房,没资格结婚
自古以来,法律是禁止穷人结婚的,结婚必须有房,这是古训。
汉语讲的:成家立业,这个立业,原意是指盖房子。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在黄河,长江文明中,很早就是中原定居文明跟游牧(草原,沙漠)文明的混合。因此在住房文化中,很早就有山洞,帐篷,定居场所的差别。
商周是实行封建宗族制,特点是氏族,大家庭的共居,共同抵御外部的人力或自然敌人。
秦朝虽然是夷狄起家,但是在跟中原国家长期的战争、文化交流中,不断后来居上。到了商鞅变法时代,秦朝已经拥有了当今现代社会的制度和架构了。
秦朝最大的社会革命之一,就是分户令。
春秋封建社会,实行大家族,大家庭制度。
游牧民族一般是采用帐篷式或山洞式建筑,迁徙而居,由此父子兄弟同居,男女不分。到了春秋封建宗族社会,大家庭也是居住在一起。
这两天,有一则温州公公亲新娘的新闻,为地方闹洞房的风俗。其实,闹洞房是胡人礼仪,并非正统中原礼仪。
正统中原结婚礼仪,是非常庄重严肃的。因为结婚是宗庙文化的一部分。为此专门有《礼记-昏义》
-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 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
- 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再强调一遍,正统华夏民族,是没有闹洞房这种东西的,闹洞房,是胡人的帐篷文化。
古代的房子,是以宗庙,堂庙为核心,进行建设的。
荀子说:
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
持手而食,指没有财产的劳动者,劳动一天,温饱一天。
只有贵族阶级才能立宗庙,并按宗法结成宗族组织。庶人,野人,没有土地和财产,就不得立宗庙。
结婚是两大宗族的联姻,必须设立宗庙之后,才能成婚。因此,穷人是没有结婚权的。
春秋社会制度,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管理的,尤其纳税,也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纳税。
后来,商鞅改革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纳税问题。因为以户为单位,导致户人口越来越大,征税不足。为此,商鞅强制推行了分户令。
分户令要求,父子,兄弟,均不能同居一室。
一个家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儿子,成年后,必须分财别居,自立门户,否则要加倍征收其军赋。
这样就产生了小家庭,一夫一妻制度的雏形,小户型建筑,也由此诞生。
秦朝是很早就步入男女平等社会的。穷人不能娶妻,而必须做上门女婿。
- 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古代三十岁称为壮年。
所以,自古以来,男人到了三十岁,人生任务就是先跟父母兄弟分户,赚钱,盖房子(立业),娶老婆,这是古代的法律制度规定的。这才是成家立业的真正含义。
如果没有经济条件,没有能力盖房子,男女在一起,称为野合,政府不颁发结婚证。
现在虽然没有法律规定,穷人不能结婚。但人生道理,是古往今来不变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