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回应|冷链食品还能吃吗?冬季多病共存如何鉴别新冠?



11月17日下午,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祝小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专程来到四川广播电视台演播室,围绕“人物同防,多病共防”主题,针对公众关心的相关疫情话题,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访。


物传人防不胜防 冷链食品还能吃吗?


近日,国内多地相继通报在进口冷链食品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不少民众担忧,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呢?
“物传人确实有点让我们防不胜防,它的传播渠道很多。冷链就是已经被证实的一个渠道。在冷链环境中检测出核酸阳性,并且环境接触者有确诊病例,就说明存在活的病毒。从理论上来讲,物品只要被污染,它就有携带病毒的风险。”梁宗安说,冷链运输之所以能够成为携带病毒的温床,是因为病毒在极低温度下存活的时间久,运输环节多,消毒处理相对困难。

梁宗安表示,鉴于此,国务院也对冷链食品的管理有一个严格的文件,国家海关和交通运输部门,也强化了海关检疫、冷链运输防控,包括从业人员防护工作、运输工具消毒、冷链运输物品全流程管理、部门协调联动工作等。相信按照上述对策执行后,与海外冷链运输商品相关的散发事件将会减少和被杜绝。
“由于经过严格消毒,相信流入市场的冷链海产品应该是安全的。但如果增加一些小环节,我想大家应该会更放心。比如说,到市场采购时要戴口罩、手套,尽可能采购无外包装产品,每次采购量不宜过多,带回家后直接烹饪,煮熟后存放。避免手套、海产品污染厨房环境。此外,还要注意食品袋和口罩、手套等的处理。”


坚持多病共防 强化早期鉴别诊断

进入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流感、支气管炎、慢阻肺等伴随新冠肺炎一起进入到人们的生活,那么如何对它们进行鉴别和诊断呢?
梁宗安表示,流感、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均可能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也可能存在影像学方面的表现,容易与新冠肺炎混淆。其中,支气管炎、慢阻肺因为不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容易鉴别处理。较为困难的是流感,因为都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认真进行鉴别。
处于低风险地区尤其要重视流行病学史。传染病需要有“传染源”,低风险区的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链早被切断,如果没有流行病学史,是不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的。高风险地区判断是否为新冠肺炎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是第一重要的,其中包括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尤其适合与流感的鉴别诊断。
针对多病共存的现状,祝小平指出,在应对策略方面,要加强流感等冬季高发呼吸道传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预警,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持续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传染病防控知识普及。


从“国门”到“家门” 全流程无缝衔接、闭环管理


“近日,成都报告的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是按照规范的隔离程序来到成都,充分表明我国对境外疫情输入所采取各项措施是有力、有效的。同时,近段时间我国其他省、市出现了零星散发的本地疫情或聚集性疫情,也给我省新冠疫情防控敲了警钟。”祝小平表示。
为应对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仍在持续蔓延,境外输入风险不断增大的形势,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祝小平指出,下一步我省将从物防、人防、环境、预警和研判五大方面着手,继续巩固和优化外防输入各项闭环式管理措施,确保从“国门”到“家门”全流程无缝衔接。

来源:四川观察




推荐阅读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1月17日发布)进一步加强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尹力出席省应急指挥部会议对话省市疾控专家,你关心的疫情话题他们都回答了成都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引关注,专家:病毒载量较低 目前密接者均阴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