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津湖》热映,致敬抗美援朝的四川省医人!





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近日,电影《长津湖》热映,那些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长津湖畔的英勇故事,让无数观者泪奔,让亲历者感怀。



作为当年抗美援朝四川外科手术医疗队的一名外科医生,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学创始人、今年101岁的陈树德老主任感慨不已。致敬英雄,抚今追昔,让我们跟随他的思绪,再度回顾那段气壮山河的英雄岁月,致敬在那段历史长河中奋不顾身的的英雄们和亲历者,怀念四川外科手术医疗队的所有战友和其中的四川省医人……


△陈树德老主任202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70周年勋章(时年100岁)

△陈树德医师1953年3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四川外科手术医疗队在第十四兵站医院驻地留影(时年33岁)

△陈树德老人的抗美援朝纪念勋章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1953年1月18日(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第二个月),四川抗美援朝志愿外科手术队抵达北京,正式入编命名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工作委员会国际医防服务队12队”。医疗队以骨科和胸外科医师为主,队长由四川省人民医院时任院长兼外科主任、国家一级骨科专家谢锡瑹担任,副队长是四川医学院胸外科主治医师杨振华。队员有:党新民、陈树德(重庆宽仁医院外科医师,1954年回国后调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工作)、吴志安、薛露华(女,护士),萧玉曾(女,护士)、敬以庄(四川医学院外科医生,医疗队入朝前增补入队伍)。医疗队定下了组织公约,并向抗美援朝总会申请到最前线的地方去工作。


△1953年3月7日,医疗队作为当年首批入朝的医疗队跨过鸭绿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4兵站医院。

△医疗队队长、四川省人民医院时任院长谢锡瑹(右一)与队员在鸭绿江畔

△队长谢锡瑹(右一)与副队长杨振华(左一)在第十四前沿兵站医院雪地


志愿军第14兵站医院,自1950年10月入朝以来,一直紧随前方作战部队,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后,兵站医院收容了大量伤员。四川医疗队到达后,立即投入度重伤病员的抢救、手术和对兵站医院医护人员的传帮带工作中,救治了不少的危重伤员。


△医疗队的工作岗位在战场最前沿的上甘岭地区


据14兵站医院医生耿富云、于霖降在《抗美援朝前线兵站医院纪实》一书中的回忆录所写,四川医疗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队长谢锡瑹、副队长杨振华均从加拿大留学回来,他们高深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使我们大开眼界;医疗队作风严谨、工作热情高,常常一夜要做多台手术,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他们的到来使第十四兵站医院的医疗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战地医疗是阶梯式的,需同时承担前接、收容和后送三个任务。”前接就是医护人员前往战场将伤员接送到基地医院,后送就是将伤势严重的伤员经过必要的处置后运送回国内。医疗队每天除了做伤员的紧急救护和必要的手术之外,还要向后方转运经过初步处理的伤员。“战火纷飞的年代,做手术和运送伤员都是在闯烽火线”。兵站医院医护人员一边做手术,一边还要躲避随时可能到来的敌方空袭轰炸;在转移伤员的过程中,也需随时注意躲避空袭,并要扑救沿途的火情。


△医疗队医护人员在冬雪地巡诊

△敌军在我兵站医院地区轰炸造成遍山烟火,医疗队员运送伤员途中扑火


自上甘岭战役停火后,敌我双方进入了谈谈打打、迂回曲折的停战谈判僵持状态。1953年4、5月间,敌军到处轰炸扫射,前方作战部队处于积极备战状态,兵站医院及医疗队也需要随时作好防空和准运救治准备,医疗队救援任务紧张繁重,队长谢锡瑹劳累过度出现了高血压危象,不得不回国治疗,医疗队由副队长杨振华接任队长。谢院长病情稍有好转后又再度赴朝,应安排到达阳德地区的“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基地医院”开展战伤救治及指导培训工作,作为国家一级骨科专家时常到第十四兵站医院做伤员救治指导工作。


△队友们在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基地医院

△队友们在基地医院组织战伤救护及指导培训工作


1953年6月,为配合和平谈判,我方前线部队向敌方发起了夏季反击战——金城战役。大批伤病员被送了下来,有时一个晚上会接诊伤员1000多人。“上级要求前沿兵站医院要对骨折病人进行100%的石膏固定后方可准运至后方”。所有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手术、换药、配合打石膏,确保了骨折伤员100%进行了石膏固定再搬运的目标。


在中朝人民军队的英勇、坚决打击之下,金城战役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仗,美韩被迫认输停战。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自此,历时2年零9个月零2天的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朝鲜停战协定》板门店签署仪式


1953年8月,抗美援朝国际医疗队召开全体医疗队队长会议,队长谢锡瑹和杨振华出席会议。1954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召开“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年卫生工作总结大会”,谢锡瑹、杨振华代表四川外科手术队参加大会。 


△抗美援朝国际医疗队队长会议合影(1953年8月30日于朝鲜)


截止1954年2月,医疗队在朝期间共接治伤员10620人、手术治疗432人、挽救危重伤员150人,谢院长撰写的论文《兵站医院处理骨折伤员》受到同行好评,被志愿军总部记为三等功。


人物名片

谢锡瑹

谢锡瑹(1903-1985),四川壁山人,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评定的国家一级骨科专家,主任医师。1931年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毕业留校任职,1934年被派往北平协和医学院研修放射诊断及骨科专业,1939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放射专业研究生毕业,1940年就任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任骨科主治医师兼护士学校教师。自1931年起至新中国解放前夕,历任华西协合大学四圣祠医院住院医师、教授、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代理院长等职,同期兼任“成都三大学联合医院”、成都中大医学院附属四川公立医院教授等职。1948年至1978年,历任四川省立医院、川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职务。对骨矫形有着较深的造诣,编译有《矫形外科手术图谱》等著作。


陈树德

陈树德(1920- ),山东省乐陵市人,汉族,中共党员,四川省著名麻醉科专家。1947年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任重庆宽仁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手术志愿队,1954年调四川省人民医院历任主治医师、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1957年后相继开展低温、降压麻醉及左心转流术。出版合著《麻醉并发症》(四川医学会 1985年)、《中国针刺麻醉》二分册(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在《中华麻醉学杂志》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代表作《针麻甲状腺手术 13314例临床总结》《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防治》《静脉全身麻醉管理基础及临床应用》等,针麻甲状腺手术临床研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第一届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一、二、三届理事,麻醉专委会一届副主任委员及二、三届主任委员,《中华麻醉杂志》编委、《中国循环杂志》编委,《四川医学》编委等职。



后 记

谢锡瑹队长回国后,大力组织加强省医院的临床诊疗技术革新工作。仅1958年、1959年两年时间里,医院便完成了技术革新981件,无论是在临床还是诊断技术方面都创立了在全国的多个第一。他本人治学严谨、善攻难关,在1950年代初期便开始潜心研究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畸形等疾病,开创了疗效显著的新方法;应用脊柱融合术、病灶清除术等方法治疗建国初期骨科的常见病骨结核,成效显著。20世纪60年代,由他牵头组织四川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重庆外科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部分名老中西医研究骨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他研究应用和推广中西医结合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的先进经验,取得了显著疗效。主要论文有《骨髓炎之疗法》、组织医院外科骨科编译《矫形外科手术图谱》等著作。


陈树德医师回国后于1954年4月调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工作。1957年,看到医院很多想要开展的创新型、高难度手术受限于专业的麻醉技术不能有效支撑(当时国内大多数医院的手术麻醉是由外科医生担任),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毅然放弃了做外科医生,改学麻醉学,成为了省医无影灯下的一名“隐形侠”,与胸科医生黄文主任一道从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归来,成立了胸外科和麻醉组,为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食管、肺、纵膈、心脏等胸部疾病大手术开启了护航之旅。之后,创办并壮大了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同时也成为了四川麻醉学界的早期开拓者。

2016年,时年96岁的陈老在省医院第一住院大楼前久久凝望,自己毕生战斗于此的麻醉科,这深深的凝视,是眷念、是厚爱,更是对省医麻醉科后继有人的欣慰和希翼!





来源:四川省人民医院




推荐阅读


▶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0月16日发布)

▶ 喜讯!四川又有2人上榜“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 四川“加强针”开打!8大热点问题,权威解答来了

▶ 收藏!《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七版)》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