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暴雨洪灾,如何远离传染病保持健康?
近期,全国多数地区普遍遭受暴雨到特大暴雨袭击,继江苏、湖北、安徽等省份之后,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也开启了“看海模式”。
集中强降雨,容易发生经水传播的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伤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皮肤病、眼结膜炎等疾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适时推出了《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下面主要针对指南中肠道传染病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同时指南君了也汇总了相关指南与大家共同学习!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传染病,本指南重点论述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类常见肠道传染病。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突然,剧烈腹泻。一般为无痛性腹泻 (偶有腹痛)。每日几次至几十次的腹泻,大便呈黄水样,米泔样,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肌肉痉挛 (小腿痉挛)。
治疗原则:轻度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中、重型脱水者,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补液。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可选用四环素、强力霉素与氟哌酸。
霍乱相关指南❤ 中国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回复“霍乱诊断标准”获取指南全文
❤ WHO霍乱预防和控制建议
回复“霍乱预防和控制建议”获取指南全文
❤ 美国霍乱临床指南
回复“美国霍乱指南”获取指南全文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治疗原则:首选药物为氟喹诺酮类,儿童、孕妇可用头孢曲松、氯霉素等。肠出血者应暂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肠穿孔时应及早手术治疗。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慢性肠道传染病。急性菌痢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有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申毒型可急性发作,高热,并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治疗原则: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可给口服补液盐,必要时可输液,其它如对症治疗,降温、治腹痛。药物治疗可用吡哌酸、诺氟沙星,中毒型菌痢用环丙沙星。
痢疾相关指南❤ WHO细菌性痢疾的控制指南
回复“细菌性痢疾”获取指南全文
❤ 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试行)
回复“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获取指南全文
❤ 中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
回复“阿米巴性痢疾”获取指南全文
感染性腹泻是由侵袭性大肠杆菌、肠产毒大肠杆菌和空肠弯曲菌等引起的炎症性或分泌型腹泻。其临床表现,腹泻为稀便、水样便、脓血便等,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症重者因大量失水引起脱水甚至休克等。治疗原则:对症治疗,改善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同时对不同的病原体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
诊断:主要以分离出各疾病的病原菌为准。在流行区内以第一例病原学诊断为准,以后发生的病例可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进行临床确诊。
感染性腹泻相关指南❤ 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诊疗专家共识
回复“急性感染性腹泻”获取指南全文
❤ IDSA实践指南:感染性腹泻的治疗
回复“感染性腹泻”获取指南全文
❤ 细菌性腹泻免疫预防专家共识
回复“细菌性腹泻”获取指南全文
引起人类腹泻的病毒有很多种,但最值得注意的是轮状病毒(B组)腹泻,又名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该病毒 1982年被确定为大规模病毒性腹泻流行的病因,发病高峰年份曾造成百万人口发病的大流行,且流行缺乏严格的季节性。因此,在洪水灾害发生期间及发生后应对该病的流行予以重视。潜伏期约52小时,病程为2.5天~6天,黄色水样便,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应注意与霍乱相区别,其呕吐和腹泻症状比霍乱轻,病死率较低。
治疗:无针对成人腹泻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口服补液加静脉补液。
❤ ACG临床指南:成人急性腹泻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回复“急性腹泻”获取指南全文
❤ 中国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回复“儿童腹泻”获取指南全文
❤ 婴儿急性腹泻的临床营养干预路径
回复“婴幼儿急性腹泻”获取指南全文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历史上曾引起过多次大流行。洪涝等灾害容易引起病毒的散播,是重点防治的病毒病之一。
症状
①急性无黄疽型肝炎 近期内出现连续几天以上,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厌腻、恶心、腹胀、稀便、肝区疼痛等,儿童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精神不振、不爱动等,部分病人起病时常有发热,但体温不高,或近期有甲肝流行,就可作出诊断。此时做化验检查会发现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甲型肝炎的特异诊断,需要检查病人血清甲型肝炎IgM抗体。
②急性黄疽型肝炎 除具有急性无黄疽型肝炎的症状外,同时还伴有小便赤黄、眼巩膜变黄、全身皮肤变黄,少数病人可有大便变灰。
③急性重症型肝炎 急性黄疽型肝炎病人出现高烧、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频繁呕吐、重度腹胀、乏力、黄疽加重。出现肝昏迷的前驱症状,如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当发展成肝昏迷者,因抢救不及时或不当极易死亡。
治疗
①轻型病人一般甲型肝炎预后良好,特别是儿童,不变成慢性,病死率很低。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饮食以清淡可口为宜,如普通的米面食品、易于消化的蔬菜、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除重症病人外,可给豆制品、鸡蛋、瘦肉等高蛋白食品。忌饮酒、少油腻、可喝茶水,避免劳累、手术和服用有损肝脏的药物。原则上不需要服保肝药,但可补充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病人一般都会在几个月内恢复。
②重症病人因病死率较高,必须住院抢救治疗。在急性黄疽型肝炎中,如果黄疽继续加重,就要预防发展成重症型肝炎的可能性,尽量就地住院隔离治疗。
甲肝相关指南❤ 英国国家指南: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管理
回复“甲型肝炎”获取指南全文
❤ WHO意见书:甲型肝炎疫苗
回复“甲型肝炎疫苗”获取指南全文
以上文字内容摘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2016-07.
指南全文请见“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