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高龄患者稳定性冠心病诊治特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影响高龄(≥80岁)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更好地规范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就高龄老年冠心病常见类型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特点、风险评估及处理原则制定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高龄患者稳定性冠心病诊治特点

稳定性冠心病的特点是发生可逆性的心肌需氧和(或)供氧不匹配,与缺血或低氧有关,通常由运动、情绪或其他负荷状态诱发,可重复出现,但也可呈自发性发作。临床表现包括劳力性心绞痛、血管痉挛所致静息性心绞痛、无症状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等。


诊断措施选择

1.心电图:普通心电图是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中的首选项目,但对阴性结果的判读应慎重,因为有可能合并其他问题造成心电图对缺血反应不敏感,与症状相关的心电图动态改变有助于诊断。24 h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建议对疑诊冠心病的高龄患者常规应用。


2.负荷试验:负荷试验包括平板运动心电图和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等。在稳定性冠心病中,高龄人群行运动负荷心电图及负荷影像等检查困难较大,因为肌肉力量不足等问题,常会造成假阴性;而因为合并存在既往心肌梗死或左心室肥厚等问题,假阳性也比较常见。虽然年龄不是运动负荷试验的绝对禁忌证,但80岁及以上患者原则上不建议做运动负荷试验。如果确有必要,建议行药物负荷试验,如腺苷负荷心肌核素,但检查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变化。负荷试验亦可提供预后信息,负荷试验阴性提示1年预后良好。


3.冠状动脉CT:适应证:(1)冠心病诊断;(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及术后评价;(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评价;(4)非冠心病心脏手术前的冠状动脉评价;(5)电生理射频消融术前诊断;(6)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

(1)对于64排以上的CT,建议心率低于70次/min,双源CT建议低于90次/min。高龄人群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如频发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者,视心室率快慢及临床医师和患者的意愿决定是否进行扫描,不能保证检查的图像质量是否满足诊断要求时,建议与患者达成文字共识。建议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稳定心率。高龄人群的呼吸和屏气能力较弱,检查前的呼吸训练尤为重要。

(2)对比剂的使用参考使用指南,高龄人群肾功能不全发病率较高,需更精细地使用对比剂,必要时水化。

(3)高龄人群普遍存在冠状动脉钙化的现象,影响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判读的准确性。严重钙化节段(钙化积分大于100分)导致冠状动脉CT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下降。,高龄患者检查失败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4.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仍是稳定性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高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风险,然而,即使年龄>75岁的患者有生命危险的风险仍然<0.2%,其他严重恶性事件的风险<0.5%。法国一项队列研究入选了522例80岁以上诊断为冠心痛的患者,其中97例稳定性心绞痛,其余为ACS,但即使含有病情更复杂的急诊人群,这一队列单纯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未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表明冠状动脉造影在高龄人群仍较为安全。8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的掌握应更为严格。高龄患者肾功能减退,合并用药如二甲双胍等药物的比例高,故在冠状动脉造影围术期的处理应注意。


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措施,缓解缺血症状和改善远期预后是主要原则。


2.PCI治疗:PCI的适应证参照《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研究结果显示,与药物治疗比较,75岁以上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平均80岁)再血管化治疗获益更多。PCI治疗组早期PCI风险轻度升高,但是药物治疗组因为缺血症状加重或顽固不缓解造成的后期再住院和再血管化高达50%,1年时的病死率、症状及生活质量类似,4年时早期PCI治疗组获益更多。对于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无缺血发作的证据,不建议积极行PCI治疗。如仍有反复心绞痛发作,PCI治疗能够带来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荻益,在个体化评估的前提下应持积极态度。

注意事项:

(1)高龄稳定性冠心痛患者应充分平衡风险,90岁以上患者原则上不建议行介入诊断和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除非发生ACS;

(2)高龄冠心病患者常多支血管病变共存,有条件可采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血管内超声等腔内影像检查,以解决罪犯血管为原则;

(3)注意围术期的血糖、血压等管理,高龄患者建议常规采用桡动脉入路,同时注意预防对比剂肾病;

(4)高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后续接受抗凝治疗(如因心房颤动)、有创操作的几率增加,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会造成出血风险增加,应根据情况个体化治疗,或者选择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短的新型药物涂层支架或裸金属支架。


3.CABG: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身体条件允许,仍可在必要时考虑CABG。与PCI治疗

比较,CABG术不需要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4.特殊临床情况:包括无症状性冠心病、微血管性心绞痛。

(1)无症状性冠心病:无症状性冠心病是指有心肌梗死病史、血管重建病史和(或)心电图缺血证据;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或负荷试验异常;无相应症状。

对既往有明确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应定期复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对80岁及以上的高危患者,建议行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CT。

对确诊无症状冠心病患者应使用药物治疗预防心肌梗死或死亡,并治疗相关危险因素,其治疗建议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运重建改善预后的建议也适用于无症状性冠心病患者,但目前尚缺乏直接证据。

(2)微血管性心绞痛:微血管性心绞痛是稳定性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患者表现劳力诱发心绞痛,有客观缺血证据或负荷试验阳性,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可除外心外膜冠状动脉痉挛。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硝酸酯类药物对半数患者有效。如果症状持续,可联合使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或G受体阻滞剂。伴高脂血症应使用他汀类药物,患高血压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有助于改善基础内皮功能障碍。也可试用尼可地尔和代谢类药物曲美他嗪。中医中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具有保护内皮、调节钙通道的作用,可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微血管心绞痛症状”。


5.高龄冠心病患者运动和康复:运动和康复可使高龄患者获益。美国一项对60 000例老年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年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心脏康复组5年病死率较非心脏康复组减少21%~34%,且不论康复次数多少均可获益。冠心病的康复分为三期,即院内康复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及院外长期康复期。三个阶段的评估、康复措施、康复目标不尽相同,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13年发布的《冠心痛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和即将发布的《高龄稳定性冠心病运动康复专家共识》。

(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7):683-691.

指南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亲,记得get重要指南?


❤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

回复“冠心病合理用药”获取指南全文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回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获取指南全文


❤  稳定性冠心病心脏康复药物处方管理专家共识

回复“心脏康复药物”获取指南全文


❤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回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获取指南全文


❤  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回复“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获取指南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