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损,美国指南这样建议!
2017年5月,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发布了《减轻成人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实践指南》。针对复苏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的非创伤性的成年心脏骤停患者阐明了以下3个问题,:
治疗性低温/目标性体温管理能改善预后吗?
当前推荐的神经保护性药物能改善预后吗?
还有其他医疗措施或联合的措施能改善预后吗?
1.对于最初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昏迷患者,与非治疗性低温相比治疗性低温(therapeutic hypothermia)(32~34℃,24 h)很可能(highly likely)能够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和生存,应该被采纳(A级推荐)。
2.对于最初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无脉性电活动/心脏停搏的昏迷患者,目标体温管理(t argete d temp erat u remanagement)(36℃,24 h;随后8 h复温到37℃;72 h内体温维持在<37.5℃)可能(likely)和治疗性低温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和生存的作用相同,可以二者选一(B级推荐)。
3.对于最初表现为心室颤动的昏迷患者,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或反对采用32℃还是34℃作为治疗性低温的目标体温(U级推荐)。
4.对于最初表现为无脉性电活动/心脏停搏后的昏迷患者,与非治疗性低温相比治疗性低温可能(possibly)改善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和生存率,应该被采纳。
5.对于心脏骤停后昏迷的患者,院前降温桥接院内降温很可能(highly likely)无法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预后(A级推荐)。
6.对于院外心脏骤停后昏迷的患者,在治疗性低温基础上增加辅酶Q10可能(possibly)改善生存率,但是不能改善3个月神经功能状态,应该被采纳(C级推荐)。
7.对于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患者,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治疗性低温基础上常规给予氙气治疗(U级推荐)。因为尽管临床意义尚不清楚,这种方法很可能(probably)引起白质损害,并且也不能改善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或反对使用尼莫地平(U级推荐)。对于这些患者,利多氟嗪改善生存和神经功能预后可能(likely)无效,不应被采纳(B级推荐)。单负荷剂量硫喷妥钠不能改善生存率或神经功能,不应使用。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或反对硒或单负荷剂量镁盐的有效性(U级推荐)。单负荷剂量地西泮不能改善生存率或觉醒(B级推荐)。没有证据支持或反对使用皮质醇改善生存率或神经功能预后(U级推荐)。
8.无充分证据支持或反对复苏后立即吸入100%纯氧进行治疗(U级推荐)。无充分证据支持或反对使用高容量血液滤过(U级推荐)。
以上建议内容来源:杨中华.Neurology: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发布《减轻成人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实践指南》.中国卒中杂志.2017,12(9):842.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如涉版权请联系告知】
英文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亲,记得get重要指南?
❤ 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对话框回复“昏迷评估”获取指南全文
❤ 2016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对话框回复“心肺复苏”获取指南全文
❤ 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
对话框回复“目标温度管理”获取指南全文
❤ 体外膜肺氧合循环支持专家共识
对话框回复“体外膜肺氧合”获取指南全文
❤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 年北京修订)
对话框回复“新生儿复苏”获取指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