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个方面,了解心力衰竭的评估和诊断

近年来,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预防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精简版)》介绍心力衰竭的定义、分类、分期、评估、诊断、预防、治疗及管理,以及心力衰竭的医疗质量控制等,以期为提高我国心力衰竭综合管理水平提供指导。关于心力衰竭的评估和诊断,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临床评估

(1)病史:评估重点是明确心衰的危险因素,查找发生的可能病因,寻找加重的可能诱因(Ⅰ类推荐,C级证据)。

(2)家族史:对可疑家族性/遗传性心肌病导致心衰患者,应开展包括至少3代亲属的家族史采集(Ⅰ类推荐,B级证据)。(3)临床表现:主要为体循环淤血、肺循环淤血和(或)心输出量降低(低灌注)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

(1)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心脏生物标志物在心衰高危人群的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治疗效果评价及指导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具体可参考《》。

(2)基因检测:对于可疑遗传性心肌病家系,推荐先证者开展基因检测,明确遗传基础。对于携带致病基因变异(符合“致病”或“很可能致病”标准)的患者,推荐一级亲属开展级联性的基因检测和(或)临床评估(Ⅰ类推荐,B级证据)。




无创性心脏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心衰病因诊断及预后评价(Ⅰ类推荐,C级证据),Holter检查可以协助诊断心律失常类型(Ⅰ类推荐,C级证据)。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心衰患者首选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

(1)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Ⅰ类推荐,C级证据)。对于疑诊心衰患者,首选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协助诊断心衰和分类。

(2)心衰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Ⅰ类推荐,C级证据)。

(3)心衰的治疗效果评价(Ⅰ类推荐,C级证据):根据心衰患者治疗后LVEF及心腔大小的变化,可以评估心衰的治疗效果。肺部超声检查:有助于急性呼吸困难发作患者鉴别诊断(Ⅱa类推荐,B级证据),还可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Ⅱb类推荐,B级证据)。


X线胸片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肺淤血/肺水肿、心脏扩大、胸腔积液等信息,有助于心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等(Ⅰ类推荐,C级证据)。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

(1)作为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重要补充,进一步评估心脏的形态、功能及心肌组织特点(Ⅰ类推荐,C级证据);尤其是右心衰竭患者,推荐进行CMR检查,可以准确评估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Ⅰ类推荐,B级证据。

(2)协助诊断特定心衰病因(Ⅰ类推荐,C级证据),如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心脏结节病、血色病等。(3)评估心肌纤维化特点及程度,协助心衰病因的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Ⅱa类推荐,B级证据)。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或造影检查:对于心衰患者,如果存在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应该考虑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或造影检查,协助心衰病因诊断(Ⅱa类推荐,B级证据)。


核医学检查: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拟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患者,可以考虑心肌核素显像,评价心肌缺血和活性,指导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策略(Ⅱb类推荐,B级证据)。对于疑诊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推荐应用99Tcm标记的焦磷酸盐进行心脏显像,有助于这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Ⅰ类推荐,B级证据)。



有创性检查及血液动力学监测

(1)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于经过规范治疗后仍快速进展的心衰或心室功能不全恶化,伴或不伴有恶性心律失常和(或)心脏传导阻滞,其他无创性影像学检查评估不能明确诊断时,应该考虑在有经验中心进行EMB检查,有助于特定心衰病因的诊断(Ⅱa类推荐,B级证据)。


(2)有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主要用于血液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病情严重并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心衰患者(Ⅱa类推荐,C级证据)或计划行心脏移植或机械循环支持(MCS)的晚期心衰患者(Ⅰ类推荐,C级证据)。



远程监测评估

对于近1年内有心衰住院病史或近1个月内利钠肽水平升高的患者,可以考虑远程监测指导调整药物治疗,有助于减少后续心衰再住院风险(Ⅱb类推荐,B级证据)。



运动耐量评估

(1)6分钟步行试验(6MWT):能够评价心衰患者的整体活动能力和功能储备,与心衰患者的预后相关。推荐心衰患者初次诊断及随访时定期复查6MWT,评估患者活动耐量(Ⅰ类推荐,C级证据)。

(2)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目前评估心肺整体代谢功能和运动耐量的“金标准”,有助于心衰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对于计划心脏移植的晚期心衰患者,推荐进行CPET评估运动耐量(Ⅰ类推荐,B级证据)。



生活质量评估

生活质量是心衰患者综合评估的重要方面之一,应该考虑在患者初始评估及随访过程中定期开展(Ⅱa类推荐,C级证据),主要评估量表包括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和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KCCQ)。



容量状态评估

容量管理是心衰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容量管理的前提是准确评估容量状态。心衰患者的容量状态复杂,而且动态变化。容量评估步骤如下:首先,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体质量、尿量、液体净平衡,初步判断容量状态;其次,根据实验室指标(如利钠肽水平)、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进一步评估容量状态;最后,如果上述常规评估不能明确容量状态或治疗效果不佳,应该考虑有创性血液动力学检查。总之,推荐心衰患者在初始评估、定期随访及病情恶化时及时评估容量状态,指导治疗方案调整(Ⅰ类推荐,C级证据)。


心衰的诊断流程



以上内容来源: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等.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精简版)[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12):1207-1238.


>>>直接点击阅读: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心衰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需要了解这些内容!❤  三类特殊人群该如何进行心衰筛查,我国最新专家共识来了!❤  心衰的早期筛查和一级预防,来看中国共识!  急性右心衰竭的诊断评估和急诊管理❤  心衰合并8种不同的合并症,管理方法看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临床指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