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会死吗?
Jacob Lawrence | The Builders
这一两天,可能关心经济的人都在学习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的讲话,他认为当前万科具体的业务操作是“收敛”和“聚焦”,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
其中一段话讲到:“当前整个社会都倾向于反资本、反大企业,普通老百姓都把贫富悬殊、社会板结等问题都归结于大企业、大资本方,最可怕的是这是整个社会的共识,政府和知识界也站在普通民众这一边,来共同面对大资本和大企业。”
说实话,这段话有过于悲观的倾向,至少,我所看到的许多知识界人士,都在极力为市场辩护,他们现在如此,过去也是如此,还记得两年前的“宝万之争”,当时王石失态地喊出“万科不欢迎民企”,有市场精神的人批评到他道歉,就体现了许多人在坚守常识,这也成了王石人生的转折点,最后不得不交出万科的领导权,他也不可能再有之前的影响力,人们认为他的最核心理念是有问题的。
当然,一码归一码,郁亮最新讲话,唤起危机意识,引发大家讨论,我觉得是挺好的事。
一个社会的富裕,其实是观念的富裕,资源与物质的多少,并不是关键,有了观念,就有了一切。最近破产的委内瑞拉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原本石油储量惊人,经济富裕的国家,因为人们观念的堕落,选出了一个极端反市场的查韦斯,短时期内,就成了赤贫国家。当消灭产权、扼杀市场的观念通过总统的权力固定下来之后,好观念就无能为力了,只有等到彻底破产,坏观念没有物质的滋养,才会消失。消灭寄生观念的终极方法,就是饿死寄生虫。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非常特殊,承受了最多坏观念的攻击,太多搞不清楚因果关系的人,把他们买不起房子的怒火全部归因为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其中的民营企业。当你把报表拿出来,指示成本结构,告诉他们,企业不过只是喝了一点汤汤水水,大头是卖地的政府拿走了,他们并不信,他们能理解的事就是,反正最后卖房子的是房地产企业,所以就找你们。
有这种观念的人,并不可怕,总会存在一定比例特别蠢的人,几乎不会思考,用罗素的话来说,就是“让他们思考一下,他们宁愿去死。”
不愿思考,看不清因果,就承受后果,世事本应如此。怕就怕要取悦这些特别蠢的人,用蠢事去喂养他们,互相激化,蠢事越多,蠢人越多,蠢人多到一定程度,越过临界点,那就难以收拾,什么怪事都会发生。这就是委内瑞拉之路。
郁亮这么紧张,那是因为针对房地产企业的反市场言论和政策,几乎都会得到支持,弄死房地产企业等于降房价,这种愚蠢的观念牢固建立起来,包括万科在内的房地产企业,日子确实非常难过。
最近风传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房地产企业风声鹤唳,真正实行,许多企业得死。现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商品房预售比例普遍在8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达到90%,预售制已经成为国内商品房销售的主要形式。速度快的房地产企业,一年,甚至半年,资金就可周转一次,取消预售制度,资金周转一次的时间,可能将长达2年至5年,没什么人玩得起了。生产者更少,生产成本更高,结果当然是供给更少,质量更差,价格更高,现在买不起房子的人,更买不起。
商品房预售制度,让生产的人更容易生产,让购买的人更容易购买,是市场的伟大发明,像其他所有投资与交易一样,它当然有风险,但是市场自己会找到降低风险的办法,比如香港的开发商与购房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购房人可支付全款或10%至30%的定金,这些款项交给开发商的代表律师行,而非直接交给开发商,并存入律师行的独立账户。
有风险,就取缔,这就是典型的反市场做法,制造了更大的风险。网约车有风险,大家暂时用不了顺风车,深夜叫车也更难,回归出租车和黑车。9月20日,高法用大数据证明,网约车司机万人案发率低于传统出租车,2017年,网络约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0.048,同期传统出租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 0.627,网约车安全13倍。
同理,商品房预售有风险,取缔,结果卖房的和买房的,都更痛苦。当然,可以取悦民粹,取缔时一定是一片欢呼,以为有便宜房子可捡。到那时,万科还会活着,因为竞争少了,甚至能赚更多的钱,而买房,并不会更容易、更便宜。
风险是生活的一部分,人活着,就有风险,拒绝风险的人,其实不应该活着。
推荐:听老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