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汇游徐家汇揭开百年气象之谜丨有性格的台风vs古董级气象仪

HA.z 徐汇文旅 2019-09-21


阳春三月里的最后一个周六(3月31日),渐浓的暖意催开了枝头的繁花,夏天的脚步似乎也更近了一些。这一天,徐家汇站测得的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1.9℃。而在上海气象博物馆内举行的“汇游徐家汇”讲座,人气却比这春日暖阳更加热烈。这次讲座的主题是由气象专家李永平带来的科学趣说和迎战风雨的故事。



为什么“徐家汇”排第一?

气象专家 李永平

上世纪在徐家汇周围本地的田宅中,科学文化类建筑是徐家汇建筑的一大主要建筑类群,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的徐家汇观象台便是其中之一。从1872年徐家汇观象台成立至今已有146年历史,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百余年间的气象记录从未间断过,这也使得上海成为我国连续气象观测资料保存最完整的城市。

徐家汇观象台在不断的发展中,成为了科学界位于远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测点,其对于公众影响最大的还是当时徐家汇的气象预报与授时服务。

授时服务始于1881年,当时仅仅在中午报时。1884年起,徐家汇观象台通过观测星辰经过子午线的运动,以及各种测时仪器的使用,来确定精确的时间,并与各国气象站交换气象情报。


1911年外滩信号塔的信号符号

同年9月1日,外滩信号塔在外滩洋泾浜一号正式建立。根据徐家汇观象台传来的气象信息,用各种旗表示当时吴淞口的气象状况。

展厅内缩小的外滩气象信号塔模型

当时,徐家汇观象台是报告航海船舶气象的中心,每次飓风袭卷上海期间,都有很多船主前来询问天气情况。

现场的小观众们亲自“登船”,体验了一把水手在船上瞭望外滩气象信号塔的感受。


我是有性格的台风


1879年上海遭强台风袭击,徐家汇观象台首任台长能恩斯通过分析沿海各灯塔站及周边各站的气象数据,预报了这次台风,从此拉开了中国天气预报的序幕。

能恩斯绘制的台风形态图(左)与现今卫星观测到的台风形态相差不大

看到这幅能恩斯的手绘台风型态图,不禁让人感叹,在那个人类尚且不能从太空俯瞰地球的年代,能够如此准确地绘制出台风眼,需要多么强大的想象力!

台风变幻莫测,不仅大小有所不同,就连每个“性格”都不同。


这是一条如同“醉汉”般的台风路径。

这个9810号台风,说拐弯就拐弯,说消失就消失,不带一点儿迟疑,堪称洒脱派。

希望魔都的“台风结界”可以长期有效。保护自然,发展科技,使破害性的气象灾害可以更准确地被预报,灾难不再重演。


古董级气象测量法宝


中国最早的气象数据就来自徐家汇观象台,源自140余年来观象台工作人员们不间断地观测与探索研究的成果。这使得徐家汇观象台在国际气象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也是世界三大测量基准点之一。

气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气象服务来说,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各种气象观测仪器了。


● 古董气象观测仪器

市民朋友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气象博物馆,一一了解认识各项展品的历史,一个个看得目不转睛。


气象博物馆中珍藏着的仪器,它们静静地被安置在馆内,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自记气压计(中国上海,1980年左右)

空盒气压表

气压计/温度计(法国,1900年左右)


左、右为折叠式红水温度计(法国,19世纪初);中间为毛发湿度计(20世纪初)

经纬仪(瑞士,1900年左右)

气压计/温度计(法国,1900年左右)

自记气压计(瑞士,1900年左右)

现今,通过地球卫星、地面气象雷达等各种科学技术的辅助,气象预报比起一百多年前已更为准确,虽然这还远远不够, 但气象学家们仍在不断探索,努力使气象预报更加准确。


徐家汇观象台(上海气象博物馆)

地址: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开放时间:仅周六开放 10:00、14:00

预约制参观:关注“上海气象博物馆”官方微信,网上预约;详情请至徐家汇源游客中心现场咨询。


精彩链接>>

 历经百年风雨的气象建筑

● 微信预约参观上海气象博物馆

 悉数徐汇天文探索者


□ 编辑&摄影丨HA.z


点击关键词查阅相关推送

文苑英华·大英图书馆珍宝

夜樱上海花展“窗”越书海

西岸营地华亭宾馆 丨春游西岸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