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究竟是什么味?
冬雪融春渐 新禧纳福来
灶糖连年粘 窗花见团圆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
我们迎来了南方的“小年”
还有6天
我们就将迎来甲辰龙年
尽管南北方的小年时间上有些许差异
但小年一到
年,就要来了
夕阳里飘飘渺渺的炊烟
氤氲出归家的思念
五位来自不同地方的砚园学子
讲述着关于家乡的小年记忆
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
看看小年的万家灯火阑珊
听听来自天南海北的团圆
洒扫庭除 热闹忙碌
林彦冰
2023级教育技术学1班(广东潮汕)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采屯”是我们这里大扫除的说法,也是小年这天最重要的活动。其实小时候的我并不喜欢这一天,因为即使是小孩子也无法获得不干活的特权,大家一边拿着扫尘工具,一边还要时刻谨慎不能摔东西,小时候总觉得小年是在忙碌中度过的。但如今随着学业的增加,回家次数和时间愈发稀少,遥远的距离和有限的见面时间让一家人在一起的任何活动都变得无比珍贵,再看大扫除只觉得它有趣可爱:妈妈统管全局分工,一家子人各司其职,屋子里忙碌却热闹,是那种一屋子烟火气的感觉。虽然劳累,却也成为一年里珍贵又难得的团圆时刻。
春联情深重 小年笑语欢
易颖彤
2023级新闻传播学1班(广东江门)
对于在广东长大的我来说,小年是象征着的阖家团圆的日子。关于回家的期待,从行李箱合上的那一刻起就在心底肆意蔓延:爷爷奶奶温暖又热烈的拥抱、桌上满满当当的年货、火红的灯笼、奶奶亲手做的灶糖......记得小时候回老家,人还没出门,心却早就已经飞到老家门口。面对爷爷奶奶的追问“到了没呀”,我总是腼腆地接上一句“快啦!”惹得全家哄堂大笑。
期待回家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期待家里的“新年限定”菜——奶奶做的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着独属于奶奶的味道,每次回想起来整个人的状态必须用归心似箭这四个字形容。
小年,是热闹的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置办购买春联,浓浓的年味正是藏在其中,寄托着人们对新年最好的祝福。街坊邻里的春联常在集市的春联当买,每年过年期间都在同样的位置开着。铺面里写春联的是一个老爷爷,他面前总是铺满红纸,左手边是一盘墨,他用毛笔沾满墨汁,比对好每个字大概的位置,紧接着一阵笔走龙蛇,不消一会儿,一副对联出落案台,而后挂在他身后的绳索上静候晾干。老爷爷笔法遒劲有力,案台旁总是围满十里八乡的顾客,等着他笔下的“新鲜出品”。
家里总有一盏灯为你长明
姚佩瑜
2022级资源环境科学1班(河南漯河)
姥姥家在河南,回姥姥家过年基本都是在小年这一天的半夜到家,但无论多晚,姥姥都一定会等着我们。父母的家乡一个广西,一个在河南,过年到了这边就去不了那边,加之北方过年实在寒冷,已经很久没回姥姥家过年了,但我依旧怀念曾经每一次回河南过的年。我从收拾行李开始就是满心满眼的期待,等坐上火车,窗外的树影飞速后撤,看着风景一点点从山川变成平原,我就知道,离姥姥家越来越近了。
行车将至,但夜已深。我们打开客厅的摄像头,想看看姥姥是否睡着,如若没有,那一定勒令她先去睡觉。画面显示在手机里:姥姥坐在沙发上,头一点一点的,活像小鸡啄米,她又突然醒来,看看墙上的钟——十点了,又回头透过窗看院外的大门——没有响动,孩子们还没回来。她便又回头,任自己陷入一片落寞又焦急的期盼里。我们通过摄像头和她讲话,让她先去休息,不要等我们,她不听——在姥姥心里第一时间确定我们平安回来是件一等一的大事,谁说都没用。
车开进入村子,邻居们早已熄灯入睡,整个村子只有路灯和姥姥家的灯火依旧明亮。等我们踏着呼啸的风打开院门,姥姥马上就兴冲冲的从屋子里出来,接过行李,放进一早就收拾好的房间。完了一阵拥抱寒暄还不行,她又前后张罗着夜宵,一定要我们吃得饱饱的,暖和和的再钻到被窝里。
巧手剪窗花 把酒祝山河
赵旭东
2022级食科学1班(新疆喀什)
小年在我眼里是团圆的代名词,即使平时和家人相隔万里,小年也会将大家的心齐聚。一家人会在小年的前几天就聚齐,张罗着给屋子添上各种新年的布置,其中,贴窗花是小年必不可少的环节。小时候还没有现在的静电贴,那时候家里的窗花都是奶奶亲手剪的。奶奶有一双巧手,左手红纸,右手剪刀,红纸折叠,剪刀翻飞,再展开便是一张惟妙惟肖的窗花,让我每每都感叹不已。奶奶剪刀下的窗花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装饰,更是独属于中国的小年符号,也是我最温暖的小年记忆。
奶奶是第一代援疆人,那时的新疆还没有现在这样繁华,望眼是一片沙漠,玉米馍馍就是小年餐桌上的主食,饭后的家庭活动项目之一便是贴窗花。如今在无数和爷爷奶奶一样的援疆人的共同建设下,新疆发展的越来越好,小年团圆饭后的贴窗花活动依旧没变,但团圆饭的餐桌上比起曾经有了更多的佳肴美食。
奶奶说,贴窗花贴的不仅是一张薄薄的红纸,更是对来年美好生活和发展的期盼,现在我们一家人这样平安喜乐地坐在一起吃小年团圆饭,其实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奶奶的眼睛花了,窗花不再是她亲手剪的,但其中的美好期盼是一直延续,从未改变的。
“切玛”藏祝福 彩旗寓隆昌
明米
2022级汉语言文学(西藏日喀则)
在西藏过小年,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开始制作这儿的特色美食——“切玛”。切玛是一种用炒麦粒、酥油、糌粑等制成的西藏传统食物。上面还会插有麦穗、人参果、盐巴等物品,它们每一个都带着我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期盼:麦穗寓意着“五谷丰登”。人参果代表着“健康长寿”,盐巴象征着“生活有滋有味”。小年制作切玛,是对吉利日子的迎接,过年走访亲戚拜年时捧着“切玛”,就是捧着对彼此来年的祝福。
当然,青稞酒和牛肉干这两样“经典”也是小年期间必不可少的。青稞酒代表着吉祥与幸福,牛肉干寓意着丰收和富饶,小年品尝青稞酒和牛肉干,以示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庆祝。除此之外,“五彩经幡”也是我们藏族小年的重要习俗,五色旗帜在空中飘扬,分别代表着“天空”“云朵”“火焰”“绿水”“土地”,传达了我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夙愿,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
金元宝·炸三烧·灯火辉煌
汪睿钰
2022级应用心理学2班(青海西宁)
青海小年这天包饺子还有个讨彩头的习俗,不同于北方其它地区大多放硬币,这边有时候还会用花生代替硬币放在饺子里,两锅饺子里只有两三个这样的幸运“金元宝”,吃到的人将来一年都会有好运气。得去年小年我非常幸运地吃到了一枚“金元宝”,那感觉比中了彩票还要激动!
除了饺子,我们家这天还有一个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炸三鲜”:牛肉、羊筋、土豆、丸子分别煎软炸熟,再一起倒入锅中烩一烩。这个制作技能我尚未掌握,但品鉴方面我倒在行,从材料下锅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期待着它出锅,等到香味被炒出的时候,已经忍不住冲进厨房了。刚出锅炸三鲜最是美味,一筷子下去,软糯鲜香,是记忆里的年味之一。
除了吃美食,逛灯会也是小年必不可少的活动。青海湟源的排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丹噶尔古城是丝绸之路的要塞,这里小年有着盛大的灯会。当夜幕降临,华灯初点,放眼望去,街市千盏明灯如同银河落入凡间一般,万千灯火氤氲,若天宫星市,春节的装饰点缀着大街小巷,过年的氛围开始蔓延。
遽然逢新岁 入暖送春风
灯火绵延福歌欢笑
爆竹笙歌阖家团圆
写春联、贴窗花、扫尘、祭灶
购买年货、逛灯会、做传统美食......
每一件小事都是他们记忆深处的年味
也是万千学子的身影
小年的到来
意味着新年的启动
尽管全国各地不同的新年习俗
每个人心中不同的年味记忆
但它们都承载着万千家庭最深情的眷念
小年一岁逢新端 万物皆言欢
围炉语笑诉倾肠 举觞年味浓
今日小年
愿你和家人幸福平安
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日子
砚园之美
这支新启的队伍,舞出砚园风采!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采写:姚佩瑜 李颖琪 易颖彤
拍摄及图片整理:陈思琳 陈逸晨 祝影虹 邓嘉文
视频制作:黄衡
排版:刘子桐 章冰纯
执行编辑:谢美琪 叶志成
责任编辑/初审:刘祎妮 陈星延
复审:陈伟林
终审: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