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万人逃港事件,促使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我们的四十年》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省深圳市考察。24日上午,习近平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习近平说:“我十八大以后第一站就是到的深圳,到的广州。十九大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还是要再到广东来,再到深圳来,我们就是在这里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
(图/新华)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试验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它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对内地示范辐射的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什么在改革之初就设立经济特区?它经历了怎样的争议,发展中遭遇哪些挑战?深圳最终如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佳样板?
《财经》总编辑王波明特邀当年直接参与深圳特区建设的亲历者、深圳市原副市长张鸿义和张思平一起,回顾经济特区设立和发展的艰难历程。
(左起:张思平、王波明、张鸿义)
在当代中国改革史上,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堪称是一个奇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初见成效,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怎么改,从中央到地方依然还是在探索之中。就在此时,深圳再次发生了大规模“逃港事件”。上世纪40年代末,为躲避战乱,规模性逃亡香港的潮流便已然出现。1962年、1966年因饥荒和政治运动,又先后出现过两次。1979年春节前后,“逃港”高潮再次突如其来,史称“五月大逃亡”。
据张思平介绍,当时说逃港的人大概超过了十万,成功走出的大概有四万多。他认为,“大逃港”是深圳特区建立的导火线。因为这次逃港规模大,影响大,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曾数次在边界一线进行调研,因为当时广东省有一个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防止逃港、防止偷渡。经过和逃港者的交流,他得出结论 这些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如果我们经济搞好了,这些跑出去的人还是可以回来的。堵不如疏,我们应该探讨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来巩固边防。
(上世纪70年代,深圳严厉打击逃港的为首分子。图/何煌友 摄)
1979年4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仲勋代表广东省,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与其跑到香港,不如引进外资,在深圳建立加工区。后来邓小平提出,就叫“特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发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对外宣布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
张鸿义说, 深圳原本只是毗邻香港的一个小渔村,当时中央没有钱,邓小平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虽然没有钱,但有了特区的政策,深圳人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探索和实践。这个边陲上的小镇,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热闹了起来,蛤蟆镜、大墨镜、录音机等都通过这里流向全国。当时中国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并行的态势,因为深圳把价格放开,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都流向这里,深圳的市场活了,企业也焕发了生机。
由于是双轨并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倒卖计划物资、倒卖批条的社会现象。当时各种工作组回到北京汇报,经常说深圳其实是在搞资本主义,甚至说深圳是“租界”。 在舆论的压力下,特区不得不政策收紧。那段时间,凡是从广东到其他省市的旅客都要搜身,防止走私。
1981年习仲勋调中央工作,任仲夷接任广东省委书记,他经常被叫到北京去汇报。据张思平回忆,1982年2月中央书记处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专题研究打击走私贩私、贪污受贿、黄赌毒等问题,广东省压力很大。任仲夷既有担当精神,也有政治智慧。他提出,要“排污不排外” “开窗户、打苍蝇“,这样才把那一场危机顶过去。
(资料图:1980年,习仲勋在广东湛江农村视察时与青年交谈。)
(1982年5月13日,任仲夷在广东海丰县视察。)
1984年,邓小平来到了深圳。站在深圳当时最高的国际商业大厦22层天台上,邓小平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在深圳他主要看了三个地方,但是只看不说,然后前往珠海。他给珠海特区题了词,深圳也派人到广州,请他题词。邓小平挥笔写下了一段话:“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的这次视察,不仅 结束了国内要不要办特区的争论,结束了对特区的不断批评,同时对推动全国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沿海14个城市,又提出大循环的国际发展战略,一下子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资料图:1984年1月,邓小平在广东省长梁灵光的陪同下视察深圳建设。)
(资料图: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深圳特区又开始了更为大胆的改革探索。
深圳率先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最早提出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营高科技企业。华为等一批民营高科技企业,都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可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到1988年左右就遇到瓶颈。1989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姓社姓资的争论又一次压到深圳头上,导致深圳的改革停滞不前。人们都在思考下一步中国该往何处去。
(资料图:1992年1月9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皇岗口岸。)
1992年初,88岁的邓小平南下,先后赴上海、武昌、深圳、珠海视察,沿途发表了载入史册的南方讲话。张鸿义回忆说,《深圳特区报》推出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后,引起了全国和全世界的关注。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肯定了深圳经验,深圳姓社不姓资,更重要的是他肯定了中国的改革方向,为十四大的方向、路线定下了基调。从此,不管是深圳,还是全国的改革和发展都进入了快车道。
(1987年12月1日,深圳会堂,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局长刘佳胜敲响了新中国土地拍卖的第一槌,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 司总经理骆锦星(前举牌者)以525万元夺标。4个多月后,全国人大修宪,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图/新华)
(1988年,深圳免税商品供应公司。中国百姓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和使用外国商品。图/中新)
经过30多年的奋斗,深圳已经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大城市。目前深圳拥有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亚洲最大陆路口岸,拥有7家世界500强企业,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多项奇迹。
深圳应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强。张思平认为,深圳经济特区之所以取得成功,根本要素在于深圳思想解放、敢闯敢。深圳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成功发展的道路,它既可以搞活经济,使人们富起来,也可以让城市发展起来,让国家富强起来。
(深圳城市一角,图/视觉中国)
(《我们的四十年》系列专题,由《财经》、和讯联合呈现)
精彩推荐
大家都在看:
责编 | 黄端 duanhuang@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