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诩“圣人”,却卖国求荣,连皇帝都忽悠,62岁纳妾,被儿子戴上了绿帽子
徐悲鸿绘制《康南海六十行乐图》
在历史上,像康有为这样的大忽悠又何止一个?民众的蒙昧无知,君主的浮躁轻信,都给了这类大忽悠生存的空间。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全文3684字,读完大约5分钟
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在我们熟知的教科书上,他是公车上书的发起人,维新变法的干将,深得光绪皇帝的倚重和信任,俨然是一位进步人物。
康有为自己也大言不惭,自称“南海圣人”。
然而,胡适先生说得好,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仔细研读了近代的许多史料之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
这位自吹自擂的“南海圣人”,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大忽悠”。
但是,康有为并不满足于儒学的学习,因为当时的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巨变当中,孔夫子的那一套已经没办法拯救中国了。
什么能救中国?孔夫子不行,程朱理学也不行,清代腐儒的训诂考证之学就更不行了。
康有为决意离开自己的老师朱次琦,前往西樵山白云洞读书,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在游览了香港之后,康有为更是惊叹天外有天,开始由传统的儒学转向西学。
平心而论,在那个人心思变的时代,康有为称得上是时代的弄潮儿,他在儒学和西学上的多年研习,对西方制度的借鉴推崇,都足以看出此人能懂得识时务顺大势而为之。
可是,值得叹息的是,康有为才华虽有,人品却是硬伤。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提倡做人应当“知行合一”,康有为却一生都没有做到。
大忽悠的能力很差。
先从他最拿得出手的公车上书这件事来说。
公车上书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是这样的: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康有为领导上千名举人向皇帝上书请愿,反对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史称”公车上书“。
这种说法,大部分来自康有为的自述。事实上,康有为只不过是组织了一场在松筠庵的集会,收集了1300名士子的签名。
但是康有为鸡贼得很,他这一年已经37岁了,好不容易中了个进士,生怕自己的功名有什么闪失,因此这份多名士子签字的“万言书”他根本就没有呈递上去。
康有为
虽然自己并没有领导公车上书,但是康先生精明着呢,在后来的流亡岁月里一直宣称自己是公车上书的领导人,按照康有为的逻辑估计就是:我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在万言书上签字,这就算是我领导了这场运动,至于我有没有把大家的万言书递上去给朝廷,大家就不要管不要问啦!
这份万言书,就此夭折。
不过,康有为虽然为人虚妄,但还是很有一番雄心壮志的,他认为自己能够改变晚清积贫积弱的乱象。既然中了进士,那就方便私下向光绪皇帝进言了。但是皇帝毕竟是万金之体,也不是康有为说见就能见的,康有为只有一个办法:给光绪皇帝私下上书。
在给光绪皇帝的上书里,康有为慷慨陈词,极力陈述国家贫弱,变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振兴大清。光绪皇帝毕竟是个年轻人,不甘心受制于慈禧太后坐视大清衰败,看康有为三番两次上书,心里也难免跃跃欲试,就下旨宣康有为进宫面圣。
这次面圣,是康有为一生中唯一一次见到光绪皇帝,也成为他后来招摇撞骗的重要资本。
著名的康有为(右)、梁启超(左)与光绪皇帝合影,后被证明是修改底片PS而成的
据康有为自己的说法,光绪皇帝足足和自己聊了九刻钟,也就是两个多小时,非常信任倚重自己。
然而,这是康有为撒的一个弥天大谎,所谓的两个多小时的君臣谈话,大多都是这位大忽悠胡编乱造的。
同是光绪年间进士的张元济在那一天也被光绪皇帝召见,臣子们在一起等候皇帝召见,张元济恰恰排在康有为的后面,据张元济的回忆:
“二十八日(即1898年6月16日)天还没有亮,我们就到西苑门外,坐在朝房里等候。当日在朝房的有五人:荣禄,二位放到外省去做知府的,康有为和我,荣禄架子十足,摆出很尊严的样子。康有为在朝房里和他大谈变法,历时甚久.荣禄只是唯唯诺诺,不置可否.召见时,二位新知府先依次进去。出来后,太监唤康有为进去。大约一刻钟光景,康先生出来我第四个进去……当时屋子里没有第三个人,只有一君一臣相对……。”
最重要的是,康有为说的是广东话,而光绪皇帝则是在北京城长大的满族人,两个人语言交流都很成问题,好比鸡同鸭讲,又怎么可能谈两个多小时?
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在这场召见结束后给康有为的官职也很能说明问题,不过是一个六品的章京,与杨锐等深受信赖的军机四卿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然而咱们的康大忽悠可不管这些:反正我就是见过光绪爷,我说聊多久就是聊多久。
如果仅仅是编几句瞎话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也就罢了,康有为却不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忽悠,结结实实坑了光绪帝一把。
在维新变法开始之后,康有为不断上书,要求皇帝下猛药,迅速清除守旧势力。光绪帝裁撤了大量官员,一时间朝野人心不稳。
康有为跑去找光绪帝的老师孙家鼐商议:英国一直垂涎西藏地区,那地方荒远偏僻,要不让朝廷把西藏卖给英国吧,卖个高价钱给维新变法用?
孙家鼐
孙家鼐觉得康有为简直不可理喻,没有搭理他。
康大忽悠不久后又去面见日本公使,倡导“中日合邦”,这成为日本侵华的野心来源之一。幸好康有为只是个大忽悠,不然我国危在旦夕。
康有为不满足于此,想出了一个更荒谬的计划,直接导致了维新变法的失败。
他的计划是:围园杀后。
在维新变法的全过程中,慈禧太后并未顽固地反对。如果慈禧太后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光绪皇帝根本就没有能力将整个变法维持103天,所以慈禧太后对变法最起码是默认的。
但是在康有为的忽悠下,光绪帝把变法想得太简单了。这位年轻的君主太过于急切,改革措施过于激进,想要在三个月里把十年的改革都完成,甚至曾经在一天里下了一百多道政令。其中贸然宣布废科举更是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天下的读书人一夜之间失去了向上的途径,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瞬间都白费了,很容易转向革命。
慈禧太后虽然对这些激进措施不满,但是并未立刻采取行动,她心里也知道只有改革才能为大清续命,所以暂且忍耐了康党的肆意胡为。直到康有为彻底激怒了她。
康有为指使杨深秀上书光绪帝,谎称颐和园里藏有秘密金库,可以开掘秘密金库为变法提供充足的资金。真实目的是让会党成员伪装成掘金工人,进入颐和园杀死慈禧太后,以便光绪皇帝独掌大权。
慈禧太后
康有为这个计划实在是荒谬至极,完全不顾及大局。
且不说慈禧太后并未顽固反对变法,就算慈禧太后阻挠了变法,古代帝王以孝治天下,如果光绪帝贸然杀掉慈禧太后,必然会引得朝野震动。皇帝贵为一国之主竟然弑杀嫡母,必然引得亲贵大臣群起而攻之,光绪帝能保得住皇位就是怪事了。
最后,这个计划走漏了风声,被慈禧太后得知,慈禧太后果断决定动手。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下令,软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主要成员。康有为提前得知消息,脚底抹油溜了,却让自己的弟弟康广仁留下来整理藏书,导致康广仁没来得及逃跑,不幸被捕。
大忽悠康有为跑了,盛怒之中的慈禧太后要发泄自己的愤怒,就下令让康广仁弟代兄责,押往菜市口斩首。可怜的康广仁,就这样被哥哥坑得丢了性命,成了戊戌六君子之一。
已经逃走的康有为得知弟弟的死讯,虚伪地流下了眼泪,哀叹父母把弟弟托付给自己,自己却没能照顾好他。其实,在当时的乱局下,康有为无非是爱惜自己的藏书胜过弟弟,否则又怎能让弟弟在那种情况下留下来整理藏书?
康有为在美国芝加哥的照片
除了在政治上不靠谱,在道德上大忽悠也假得可怕。
变法失败后,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康有为提出了一个“中日合邦”的设想,提议推翻现有封建统治,由自己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挑选百名外国顾问,全面接管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外交等等一系列的国家大权。
伊藤博文与康有为共商的“中日合邦”计划书
康有为的提议,可以说是卖国求荣。一旦实行,中国必定走向亡国的道路。幸好清廷没有再次被他忽悠,直接拒绝,康有为自此失宠,避居海外。
避居海外的康有为,过得也非常潇洒。
光绪帝被康有为忽悠得被软禁,康大忽悠却拿着伪造的光绪皇帝的“衣带诏”,以营救皇帝的名义大肆敛财,收了南洋华侨很多钱。
康有为及家人朋友在苏格兰阿伯丁女子学校的合影(中间端坐者是康有为,其左边是女儿康同璧,康同璧身后是其丈夫罗昌)
有钱,自然是要享受生活的。
康圣人用筹集的钱,在欧洲买了一个风景迷人的小岛,在那里住了好几年。被他忽悠的富商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这么被康圣人挥霍掉了。
康有为一直提倡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但自己却娶了六房太太。直到1919年,康有为都已经是62岁的老头子了,还看上了19岁的船家女张光,强行纳为第六房太太。康有为的子女们都深以为耻。
值得一提的是康有为56岁时娶的第四房小妾,是个年轻的日本女人。却不料这个日本女人和康有为的长子私通并怀上了孩子,康有为大怒。真是让人感慨康圣人“教子有方”,家风一脉相承啊!
康有为晚年身着清廷的官服与妻妾子女在一起
1927年,这位欺世盗名的大忽悠,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病死于青岛。章太炎送他的一副对联最能够概括他的一生: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在历史上,像康有为这样的大忽悠又何止一个?民众的蒙昧无知,君主的浮躁轻信,都给了这类大忽悠生存的空间。然而,一个有一个亡国破家的惨痛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警惕大忽悠!
【世界华人周刊(wcweekly)版权所有】
华哥(zglgag168)编辑
近期相关文章
【点击蓝字可以直接跳转到文章】
让蒋介石碰壁,被毛泽东记恨,他是北大学霸,“五四”总指挥,把两任行政院长拉下马
《世界华人周刊》长期面向海内外征稿、征集写作线索
回复关键词“投稿”查看说明
▼
长按二维码 关注看更多
☞回复关键词【218】,送你一篇特别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