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南美小国,竟是3000年前中国人的后裔?为这事,他们给中国降半旗
华哥说
公元前1045年,武王伐纣,但商纣王的爱将攸侯喜,却和25万大军莫名其妙从史书上消失了。他到底去了哪里?今天,或许我们已经知道了答案!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全文2223字,读完大约4分钟
· 01 ·
一提到哪个国家的居民是中国人的后裔,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毕竟"徐福东渡”的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
但是,少有人知的是,在遥远的南美洲有一个小国,它的国民长相竟然和中国人极度相似,它的原始文化也和中国文化有着惊人的吻合。
据历史学家的研究,这个小国的国民很有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
这个小国,就是秘鲁。
秘鲁
为什么说秘鲁人是中国人的后裔?这种说法,绝非是空穴来风。
秘鲁的土著是印第安人。如果你漫步在位于亚马逊河边的秘鲁村落,仔细端详那些土著居民,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相貌和中国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河边辛勤劳作的秘鲁土著,就像中国北方那些皮肤黝黑的农民一样。
早在晚清时期,康有为周游各国,在秘鲁的时候受到了土著居民的热情接待。秘鲁土著的外貌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当地的印第安古代遗迹也和中国相似,康有为激动地写下了“遗民似是自华来”的诗句,并断定“南北美洲,皆吾种旧地。”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种外貌上的酷似也引起了美国化学家道格拉斯·华莱士教授的注意。他对秘鲁土著和中国人的DNA进行了抽样分析对比,得到的结果令人震惊:二者的遗传基因是相同的。
仅仅是DNA的相同,外貌的相似,并不足以肯定秘鲁人是中国人后裔的说法。
要想探究历史的全部真相,还是要从史料中寻找线索。
· 02 ·
如果秘鲁人真的是中国人的后裔,那么他们的祖先是从什么时候从中国远航到秘鲁定居的呢?
无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王国维、郭沫若等人,还是国外的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源自于中国历史上的“殷商东渡”。
公元前1045年,一路势如破竹的周武王攻克了殷商的首都朝歌,商纣王在绝望之中选择了自焚,殷商王朝就此覆灭。
然而,有一个谜团一直萦绕在许多历史研究者的心头:攸侯喜所率领的25万商朝主力军团到底去了哪里?
攸侯喜是殷商王室的旁支子孙,骁勇善战,被商纣王委以重任。当周武王起兵反叛商朝的时候,攸侯喜正率领25万大军在现在的山东一带征讨蛮夷。
周武王的军队很快占领了很多城池。
商王朝主力部队在山东,剩余的部队很多都是由奴隶组成的乌合之众,自知危在旦夕的商纣王马上派人去山东给攸侯喜传令,让他马上带领主力部队返回国都抵抗周武王的军队。
虽然攸侯喜收到纣王命令就迅速率领军队勤王,但是最终还是晚了一步。他的军团还在半路上,殷商就已经彻底灭亡了,新的王朝已经建立。
攸侯喜已经知道无力回天,但他身为殷商的王室后裔,对商纣王忠心耿耿,不愿意就此投降周朝。从此之后,史书上就没有了关于攸侯喜的记载,这25万大军,也从此下落不明。
武王伐纣
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周朝对于商王室愿意投降归顺的贵族都十分宽容,在史书上都记载了他们后来的封地和去向,就连亡国之君商纣王的儿子,也都得到了周武王的宽恕,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即使是不愿屈服的殷商重臣,史书最后也交代了下落。
而商纣王的爱将攸侯喜,却和25万大军莫名其妙从史书上消失了,他到底去了哪里?
· 03 ·
历史在这里有了惊人的巧合。
在攸侯喜和殷商军团消失不久之后,遥远的秘鲁,出现了与殷商极为相似的印第安原始文明。
迄今为止的很多考古发现也都印证了殷商东渡这个猜想。
在印第安原始文明中,有着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的图腾崇拜,印第安人的羽蛇图腾和中华先民的龙图腾十分相似,印第安文字也与甲骨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羽蛇神
除此之外,太极图、文字符号、纹饰,都十分雷同。
那么,肯定有人会有疑问,即使相貌和文化都极为相似,可是中国和美洲之间隔着茫茫海洋,殷商的先民真的有那么先进的航海技术吗?
答案是,即使没有先进的航海技术,他们一样很有可能到达美洲,因为有黑潮的作用。
黑潮是全球第二大洋流,于太平洋洋流中的一环。在这股黑潮的作用下,只要船只顺着洋流进入西风带,仅仅依靠洋流的作用就可以到达北美洲沿岸,再从北美出发航行到南美就比较容易了。
更何况,根据史料记载,攸侯喜的军队原本驻扎在中国山东一带,山东滨海居民在很早就会乘船出海。而《诗经·商颂》中也有“相土烈烈,海外有载”的记载,说明当时殷商王朝的统治范围极有可能已经到达海外,沿海的商朝军队也掌握了一定的航海技术。
因此,殷商东渡传播中华文明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史学大家郭沫若和王国维的一致赞同。
历史学家张光直先生也曾经据此提出一个“环太平洋文化圈”的概念,他认为,中国、南岛民族、美洲各文明,都在共享着一种文明底层——环太平洋文明。中国和美洲的原始文明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产物。
· 04 ·
“秘鲁人是中国人的后裔”这种说法,秘鲁土著本身也是十分认可的,并不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1983年,北大的邹衡教授在美洲结识了一位印第安教员,这个教员和邹教授一见如故,告诉邹教授自己的祖先是来自中国的殷人,并告诉邹教授这个说法是他们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
2015年5月2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秘鲁出席中拉文明互鉴系列活动,与两国文化界人士现场交流。(据新华国际)
在2015年5月23日,在秘鲁的一个文明互鉴活动中,一位秘鲁作家谈及中华文化和秘鲁古文化的相似之处的时候对李克强总理说:“我们就像老乡。”李克强总理点头表示认可:“是的,我们是老乡。”
商朝青铜面具和印第安面具
或许是基于这种冥冥之中的文化血脉联系,秘鲁对中国也十分友好。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秘鲁政府为了哀悼地震中遇难的中国人,特意为此降半旗。这是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唯一一个为了汶川地震降半旗的国家。
而华人前往秘鲁工作定居的也越来越多。在秘鲁的大城市,随处可见华人华侨的身影,中餐馆也成了很多秘鲁人的最爱。
种种华人海外建国的历史都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华文明有一种特有的魅力和韧劲,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能生根发芽。只期望有更多的考古发现,让我们知道三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是如何披荆斩棘在遥远南美立足!
欢迎转发分享
▼
【世界华人周刊(wcweekly)版权所有】
华哥(zglgag168)编辑
世界华人周刊相关文章,戳下面
【点击蓝字可以直接跳转到文章】
《世界华人在周刊》万元海外留学/生活故事征文开始啦~~
即日起,写下你最想说的故事吧!
详情请见风向,我在海外那些年
▼
本刊是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合作方
长按二维码 关注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