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扬劳模精神 创新赋能前行——2022年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评审侧记

中山工会 中山工会 2023-10-10



12月8日,市总工会2022年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结束评审公示工作,马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16家呼之即出。这些被评上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既有为国家卡脖子核心技术项目联合攻关的“节点技术”,也有为装备制造业提供自动化生产设备设计研发的工作母机,还有的工作室工作条件和工作成果可与国内著名高校的实验室相媲美,有的工作室创新成果丰硕,多次受到国家级奖励。



评审专家组成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冰认为:

整个评审工作向制造业向高科技领域倾斜,这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也是市总工会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虽然我国制造业总的体量较大,但是制造业还有很多需要去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所以我们在制造业方面还是要奋勇追赶。


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


今年6月份,市总工会下发《关于推荐命名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通知》,市总工会以培育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技术创新中的带头示范作用。11月2日,2022年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现场考察、评审工作正式启动。市总工会直接负责此项工作的经济工作部部长殷莉青说,本届工作室创建与往届相比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参选企业基数更大,质量更高。今年各级工会推荐参加评比的工作室达到35家,涵盖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国务院津贴,光刻机国家战略人才等成果级别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二是工作室创建评审专家团是一支由劳模工匠专家团队组成的队伍,评审专家中大部分拥有自己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对工作室的创建具有更加专业的评价体系。三是评选更加规范。对创新工作室参选条件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参选工作室涉及行业分布更广泛,特点更鲜明。四是经费保障更加全面。市总工会给予被命名的创新工作室3万元的专项支持资金,各镇街总工会,各系统工委会、市总直属基层工会和创新工作室所在单位可给予不少于1万元的专项支持资金。
市总工会还希望通过创建活动,促进创新团队创造更加突出的成绩,显著增加品牌影响力,真正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作用。工作室要成为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促进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好中选优 艰难取舍


专家认为,这次参与申报工作室数量多,质量高,为历年来最好水平。要在这些申报单位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其难度超过想象。评审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纪录片中心首席摄像师韩玉文认为:“到申报单位的工作室现场评审考察,是眼界大开,感触很深。”评审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劳动模范、中山供电局计量中心陈劲游说,“很多工作室水平、实力都不错,难以取舍。”评审专家组组长、全国劳动模范方敬丰说:“从35个中取16个,非常难。目前申报的工作室整体实力和水平创历年新高。我们以学习的心态了解其工作室在行业中的优势和地位,在专家邀请上也避嫌,有利益冲突的不聘请。在审核上严把关,在流程上严要求。多听大家意见,反复讨论,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选出有代表性、优秀的一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服务于中山的经济,专注于制造业,服务于实体,推动行业发展。目标锁定,不忘初心。”
经过现场考察、材料审阅、集中评审等环节,2022年度最终择优评审出16家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同时,按省总工会要求,完成2家技术业务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较强的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更名工作。众多工作室在劳模和工匠人才的带领下,凝聚核心技术骨干近700人,充分发挥人才聚合优势,不断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传帮带”活动、总结推广先进操作(工作)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成为标杆,引领各行各业掀起技术创新的热潮,提升行业职工队伍素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中山市总工会向首届广东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交流活动推荐劳模和工匠人才工作室创新成果31项,主要涉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ECMO救治体系建立、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工业互联网安全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领域的最新前沿科技成果,使研究成果能在改进工作、推动经济发展、产生社会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 赋能前行


被命名的16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创新赋能。例如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吴中林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他们取得国际专利28件,中国发明专利106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598项。与此同时,还获得了国家及省、市政府部门颁发成果奖励11项。近几年平均每年投入研发创新费用超过1亿元,这些闪亮数据的背后,是劳模吴中林及其团队通过不断持续的创新赋能,让企业取得快速高质量发展。
在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龙川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寻找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所存在的普遍共性缺陷,不断创新思维突破性解决了技术难点及瓶颈问题。比如近几年所开发设计的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属于管道加工和换热器加工装备类,解决了空调制造行业领域的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促进空调制造行业数控装备的发展。同时,工作室也参与了很多其他行业新产品的研发,主要包括服装行业的自动化生产装备、激光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电机行业的自动组装生产线等,各研发项目目前都在稳步推进中,已经逐步解决了一些行业痛点问题,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传帮带授 甘为园丁


一位劳模、工匠就是一面旗帜,劳模工匠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在龙川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有一条工作原则备受瞩目:“小建议、小设计、小革新、小发明,大成效”,这就是充分调动工作室团队成员,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运用发散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小步快走,累积小革新推进大改革,助力企业在综合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全方位的提升。
工作室不仅承担着技术创新的任务,人才的培养也是工作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完美(广东)日用品有限公司李晓敏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十分重视人才,制定了帮助团队成员提升学历和技能的规划。工作室开展不定期学术沙龙,分享最新科研进展和经验,促进团队不断提升科研技能。2022 年团队有一位成员顺利考入内蒙古农业大学,开启了他的博士学习之旅。按照规划,2022 年还要培养至少 2 名团队成员提升至副高工程师职称。
以劳模工匠技能大师作为领军带头人,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制,通过传绝技,为企业及社会培养技能骨干,充分发挥工作室在单位或企业中,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和技术创新的作用,走新型工业化、数字化道路,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为中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正面激励 着眼未来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三级调研员丁玉涛说

“这次评审工作令人鼓舞。这项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创新工作室的数量质量逐年提升。这是时代的召唤,是中山市发展的需要。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王冰说:“劳模工匠人才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明显,从上到下,参与度高。创新就在身边,在一线,更贴近实际,激发了职工的创造能力。”


据悉,市总工会有相关工作机制,对作用发挥突出、创新创效明显的创新工作室,优先推荐申报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省工人先锋号;对符合条件的领衔人及骨干成员,优先推荐申报省五一劳动奖章;对各创新工作室的优秀创新成果,优先推荐参评省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下一步,将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扩大参评工作室基数,保证评选规模和质量,二是继续做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孵育工作,三是交流共建促提升。

截至目前,我市已创建72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其中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7个,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4个4个工作室已加入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众多工作室带动发挥创新创造示范效应,在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传帮带”活动、总结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成为标杆,带动本行业发展。

去年,省总工会印发了新修订的《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办法》。提出每两年命名100家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每家给予10万元补助资金,对考核评价为优秀的创新工作室经费支持提高到30万元。



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部长殷莉青透露:

市总工会将不断探索推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之间的合作,引导有条件的创新工作室之间加强横向联合,以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为龙头,推动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发挥聚集创新效应,转化创新成果,及时推广应用,为推动中山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


中山市2022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单是:



编辑:潘伊彤 
供稿:吕亮生
一审:张智勇 
二审:殷莉青
三审:丁玉涛

往期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每人1500!这项补贴即将开始申请!

数字工匠人才系列(二)刘苑明:大数据集客项目解决方案领头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