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献礼深中通道通车】见证辉煌|陈剑波:以创新为马、匠心为鞍,共赴星辰大海

中山工会 中山工会
2024-10-13




开栏语


6月30日,举世瞩目的深中通道迎来历史性的通车时刻。历经7年岁月,上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建起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铺设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造出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枢纽互通......一步步攻坚克难,创造出一项又一项“伟大奇迹”。


中山市总工会围绕这一重大现实题材,共派出16组由工会干部职工组成的采访组深入深中通道建设现场,创作推出大型系列报道《龙腾伶仃洋·建设者说》,将分为《缘起伶仃》《匠心筑梦》《挑战破局》《见证辉煌》以及《番外篇·采访手记》五个篇章,用最真实、最直观的视角,讲述超级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动人故事,聚焦“伟大工程”背后建设者的艰辛与荣耀、力量与智慧。







作为中铁大桥局集团深中通道项目S07合同段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陈剑波参与了项目从筹备到交工验收的全过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8年间,他与他的团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自主创新、精益求精、担当奉献的奋斗精神,成功完成了项目建设,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典范。



匠心笃行 自主创新








































中铁大桥局承建了深中通道S07标工程,负责预制深中通道所需的全部混凝土箱梁以及全部箱梁的架设施工,实现预制和架设的一条龙服务。陈剑波和他的同事们迎难而上,开始了自主创新之路。


打造智慧梁场

实现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完美蜕变

制梁,是架桥的前提。陈剑波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同事聚焦智慧梁场建设展开系列攻关,先后完成科技创新近20项。最终中铁大桥局在港珠澳大桥项目预制梁场经验基础上全面推行自动智能化、工厂化及装配化的建设理念,应用物联网+、BIM及信息化等技术,实现模板自动化、钢筋部品化及混凝土生产智能化,打造了国内最先进的梁场。


“可以说我们的智慧梁场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军协同作战的完美转化。”陈剑波表示。智慧梁场也受到了包括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勘测设计大师等在内的业内专家的肯定。而这背后则是建设方、研究院、设备厂商之间无数次的头脑风暴、现场会议、系统设备调试以及再复盘。



这座实施智能化管理的智慧梁厂成为深中通道项目混凝土预制梁的“供应商”,负责生产深中通道项目所需的约800片混凝土预制梁,其中就包括单重达3200吨堪称“世界梁王”的单片箱梁。同时,智慧梁场通过BIM技术的加持,钢筋加工效率提升40%,生产全过程效率提高25%,劳务人员投入减少28%。与传统预制场相比,每片箱梁的生产费用可降低4.02万元,总计降低成本约3200万元。




大国重器显威力

创下了海上架梁速度世界之最

超级工程,需要与之匹配的“超级设备”才能抗住压力,突破障碍。“我们采用国内首创单体船型结构、全电力推进的海上架梁施工专用起重船‘天一号’进行架梁施工,相比普通的浮吊架设,可独立完成取梁、运梁和架梁工作,有效减少拖轮、运输船的投入和工序交接时间,提高架设效率和安全。”陈剑波介绍。


为了进一步提供架梁效率,中铁大桥局结合深中通道箱梁梁体超高、超重、超宽、多样等特点,研制了高适应度的一体式吊具,确保了“天一号”能够架设全线非通航孔桥293片不同类型、规格的箱梁。



深中通道海域箱梁架设面临着潮汐、风速、天气、海况等多重因素影响,以及四个梁场的位置不同而导致的取梁运梁线路长、穿越繁忙航道多而导致的协调难度大和安全风险高、工期紧而架设又需要特定潮位等挑战,而上千吨重的箱梁在空中对接,允许误差只有几厘米,这让每一片箱梁的架设都极不容易,陈剑波以“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践行匠心,把每一片箱梁的架设都当成第一片,考虑每一个细节,细致推进工作进程。



低潮取梁,涨潮运梁,平潮架梁,这让陈剑波和他的团队从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执行,时间都得按秒来计算,架梁架出了列车时刻表,而这一坚持就是一年半之久。以“潮”为令,不分白天黑夜,每一次出发都是日夜兼程,每一次“海中架梁”都是精益求精。最终,“天一号”连续完成“最高、最宽、最重”箱梁的架设挑战,创下了一天能架两片双向八车道的“梁王”的海上架梁速度世界之最的纪录,就像‘搭积木’般将一块块箱梁平稳放置桥墩上,顺利平安地架设了梁体293片,成桥约17公里。



坚守初心 担当奉献









































做事情、干事业是人的本分,这也成了陈剑波执着坚守的初心。为了这份初心,他在岗位上坚守奉献,像颗钉子一样钉在了工地上。参与深中通道项目建设以来,陈剑波就再也没回过家乡,即使是今年6月初奶奶的90岁大寿,他也因为要竣工验收而无法赶回去。听着电话那头奶奶对自己这么多年没回老家的埋怨与挂念,陈剑波满心的心酸与愧疚。


2020年,陈剑波的妻子放弃了稳定工作,带着他们的孩子,毅然决然地来到中山定居。2021年,二宝出生后,陈剑波的父母也放弃了熟悉的生活和手中的生意,来到中山帮忙照顾孩子。虽然家就在中山,陈剑波却不能常回。说起这些,陈剑波的声音不由地低沉下来,他能专注于工作,这背后承载是家人的牺牲和支持。



“但是我的工作也给我的孩子和家人带来了很大的荣誉感”,天性乐观的陈剑波话锋一转,就说起了自己在孩子的家长会上分享自己负责的深中通道S07合同段的建设历程以及组织孩子的同学到工地上实地研学的经历,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自豪。“6月初,我就带着一家人到项目上走走看看了,让他们实地了解和感受常常不能回家的我究竟在干什么。”他淳朴的语言里充满着得到家人理解和肯定的欣慰。


在深中通道的建设中,你看到的是一颗颗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螺丝钉”和一群群挚爱支持他们的家人。面对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局面却从未退缩懈怠过半步的陈剑波和他的家人,就是这个群体的缩影。他们不惧洋阔海深,砥砺前行,托举“卧海长龙”,闪耀国家顶级工程,用智慧和汗水向我们精彩展示了中国工程、中国速度、中国标准以及中国精神。






编辑:胡秋露

供稿:邹   蓉

一审:卢志芬

二审:黄   薇

三审:吴焕湘

来源:中山市总工会



往期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劳模代表首发体验游深中:非常振奋,备受鼓舞!

《龙腾伶仃洋·建设者说》即将重磅推出,敬请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工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