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ure | 25000名孕妇数据说明,空气污染或增加孕早期流产风险

中国妇产科网 妇产科网 2023-05-19

中国妇产科网

公众号ID:china-obgyn

关注

近期,在学术期刊《自然》子刊Nature Sustainability最新上线的一篇论文中,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部的张立强教授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林金泰研究员牵头带领的一支研究团队在近9年时间里,考察了超过25万北京孕妇的临床数据,并结合空气质量数据的分析,发现暴露于空气污染与增加孕早期流产风险有关,这一结果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文章中,有大量证据一致指出,母亲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会增加胎儿出生异常的风险,如低出生体重、早产、妊娠高血压和前期子痫,还可能影响孕期和此后母亲的身体健康。



文中分析了2009年至2017年255668名孕妇的记录,并把孕妇暴露在空气污染物(颗粒物PM2.5、SO2、O3和CO)中的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整了可能混淆的因素,如社会人口学特征,空间自相关和环境温度等。结果发现,在所有四种污染物中,MAFT风险的增加均与污染物浓度的升高有关,并且,这些相关性的调整比值比(ORS)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例如,在浓度为7.1–19.5 μg/m³时,SO2污染物浓度每上升10μg/m³,MATF风险的调整后OR在1.29到1.41之间。在更低浓度下,OR下降到1.17;在更高浓度下,OR上升至1.52。由此看来,风险的上升与污染物浓度之间不成线性关系,但是浓度越高MATF风险也提高。这一发现为找到胎儿疾病风险和母体暴露空气污染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证据。

中国妇产科网针对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陈倩教授,陈教授谈到,引起早期流产的因素实际有很多,最主要的是遗传因素,在自然流产、稽留流产及胎停育的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会占到一半左右,所以对于一些反复性流产的患者,一般会对其胚胎物进行有关的染色体异常的排查。除此以外,也会有一些外在因素造成早期流产,包括感染、基础疾病、用药等,环境也是其中不可规避的一种外在因素。不同环境对于早期胚胎的风险也不同,在《自然》子刊中发表的这篇论文,主要是观察了大样本人群的自然流产患者和大气污染单位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并取得了有一定相关性的结论。陈教授谈到,这次的结果只是一种相关性的结论,但是其中内在的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室研究及观察,更加科学的加以验证。


文中指出,在发达国家,大约有28%的孕妇有流产的风险。妊娠早期稽留流产(妊娠14周内;MAFT)是妊娠常见的并发症,其特征是胚胎或胎儿发育停止。MAFT,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发生在15%的临床确认的妊娠中。


图1 MAFT与母亲污染物暴露第四阶段相关性的ORs和95%Cis,a-d, MAFT的OR值分别对应PM2.5 (a), SO2 (b), O3 (c) andCO (d) 的暴露。干扰变量在此得到控制。


图2:MAFT风险与母亲接触不同年平均空气污染物浓度相关性的ORS和95%CIS。A-D,MAFT与2014年至2017年PM2.5暴露增加10.0μg m-3的关联(A),2015年至2017年SO2暴露增加10.0μg m-3的关联(B),2015年至2017年O3暴露增加10.0μg m-3的关联(C),以及2015年至2017年CO暴露增加1.0 mg m-3的关联(D)。请注意,由于2014年6月之前的SO2、O3和CO数据集包含许多缺失值,因此我们仅使用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污染物数据以及2015年至2017年的MAFT数据。


在大量孕产妇临床资料和广泛空气污染浓度的基础上,此研究证明了环境空气污染暴露与MAFT风险之间的定量关系。先前的研究也表明,母亲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中可能意味着流产、死产和出生缺陷更高的可能性。发现可能有关联后,研究团队研究了几种可能的因果机制来解释这种联系,例如母体长期接触PM2.5会使污染物越过母胎血屏障,最终干扰胎儿生长发育。进入胎儿血流的污染物可能与其组织成分相互作用,产生病理效应,导致胎儿分裂细胞的不可逆损伤,并在发育关键期触发缺氧损伤或免疫损伤。


此外,空气质量差与母亲和胎儿脐带白细胞中与DNA结合的多环芳烃(可被PM2.5吸收或粘附)的数量显著相关。暴露在空气污染中的母亲更有可能患有染色体异常。因此,母亲长期接触空气污染增加了流产、死产和出生缺陷的机率。


其次,有毒物质可以通过胎盘,通过潜在的诱导免疫能力的改变来影响胎儿的生长。CO可能会干扰胎盘的代谢和运输功能,在越过胎盘屏障后,CO在胎儿体内的浓度比在妈妈体内浓度更高。此外,环境CO与羧血红蛋白(cohb)和有核红细胞相关。母亲的多余COHB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陈教授在采访中也谈到,被我们称为“大气污染”中的污染成分可能是不同的,常见的PM2.5,由于颗粒非常小,所以会被人体吸收,从而造成相关影响。其他的环境中的污染物还包括一氧化氮、臭氧等等,本文中主要是从流行病学的视角对于污染和早期流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具体不同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污染物类型等,还希望相关团队能进行更多的对应性研究,解开相关性背后更深的关联。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除了文中提到的早期流产之外,这些‘所谓可检测’的物质可能会增加人群的肿瘤风险。”陈倩教授谈到,改善大气环境,不光是对于孕妇或者准备怀孕的家庭有益,对于全民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基于孕妇可能会受到的特殊影响,这部分人群应该注意进行规避,例如日常生活中规避二手烟,对于可能会由于职业长期接触污染物的女性,可以在孕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性的提早脱离污染环境,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安全。

作者团队表示,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该研究为国家减少环境空气污染以提高出生率提供了额外的动力。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环境空气污染有所减少,但污染水平仍然很高,必须进一步减少。这样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减少MAFT。今后的工作中,应通过使用更多的数据源(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数据来模拟广泛的环境条件,探讨减轻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益处。

采访及审校专家:陈倩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原文翻译:黄启涛 李乐谦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采访整理编辑:常松彬

专家简介

陈倩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

1997年获得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兼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曾任中华围产医学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华围产医学会北京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及常委

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预防出生缺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妇幼健康研究会生育调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妊娠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二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育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委员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母胎学组专家委员会委员

《发育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国际妇产科杂志》、《中国产前诊断杂志》 、《中华产科急救杂志》 等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同行评议专家等



推荐阅读:

聚集天府之国,共享前沿医学 | 第七届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学术年会暨四川省预防医学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2019SCSCCP年会

直播预告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管理

招生通知 | 2019.11.04 北京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围绝经期规范化诊疗及学科综合管理高级培训班招生通知


欢迎各位医生在评论区踊跃留言!

合作投稿请联系邮箱obgy2000@yapot.com

中国妇产科网客服助手电话:

1331148028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