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信古老稻种和传统农耕依然存在,设计师行走偏僻山区寻中国好米 | 品土食

2016-08-14 深圳晚报 有机会网

文章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杨端端

图片:谷乡古社

采访手记:“站在900米的梯田之上,我们抛开了所有的一知半解和虚伪的关心,学会严肃地对待单纯原始的生存法则。”2014年,设计师杨中力写下这句话。从第一次接触到“寻找中国好米”行动我就被杨中力“讲情怀,认真做,不鸡汤”的境界感染——去到黔东南偏僻的侗寨寻找现有种植最古老的稻种,贴钱帮助农民们保留原始的耕种方式,经历8个节气,158个日夜与光照,才能得到亩产仅405斤的梯田粥米。即使观察这个行动已经3年,我依然觉得这个行动有些疯狂。


↑ 设计师杨中力(左)和贵州黔东南农民唠家常。

杨中力,酷酷的一个优秀设计师。看到他你可能会想到摇滚乐、机车、电玩,和大米或者农耕生活一点扯不上关系。也就是他,4年前,因为毒大米和镉大米事件不绝于耳,触动了他的神经,于是发起了一个“寻找中国好米”的项目。历时4年,他们避开中国现代农业版图,行走了中国西南大片的偏远山区,风餐露宿负重前行,完成了一段寻山问水求得一粒中国好米的真实过程。

其实对于杨中力来说,这段旅程的发起并不偶然。杨中力是深圳平面设计界中少有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设计师。他喜欢亲自下厨调弄汤水,时不时秀出的深夜食堂总在朋友圈激起一番“公愤”。而他对于食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一贯很敏感和关注,当食品安全的问题愈演愈烈时,他坐不住了。“出发点很简单,我就想找到记忆中原生的好米,通过寻找而发现了传统农耕的意义。 我还相信这个千年古国大地上还遗留着未被污染的生态土壤,还有未被驯化的古老稻种以及坚持传统农耕的劳作方式。”

抛下偏见和框架 丈量土地

从湖北瑶族村寨,到云南苗寨,再到贵州侗寨,他带领中国好米团队跨越了6省30多个村寨。从水源土壤到种植方式、从一粒稻种到一把稻穗,我们进行了真实的体验和记录。他们用几近苛刻的标准,从水系、土壤、种子、种植、储藏、碾选等大米种植每一个元素着手寻找中国好米。

寻米之旅并不好玩,席地而坐的草不会有公园里的平坦、河边抓来的鱼不会清洗得那么干净,睡的地方是和当地人一样的民宿,每天徒步十几公里是家常便饭,风餐露宿负重前行。“所谓体验,是没有偏见地去接纳旅途中的各种意想不到。你需要放下在城市里的一切偏见和框架,在大自然的山水课堂里,学会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学会弯下身躯看一棵植物的形态,以及习得一种接着地气的踏实。”

湘黔古寨,所见之处,满目淳朴。大山深处高海拔没有施过农药的土地,都已不再适应老种子的生长。很多稻田一年到底都颗粒无收,稻子几乎都是空壳,农民自家粮食告急。高产的杂交水稻通过政府免费派发,普遍种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农药化肥也一起灌溉在了这片土地上。那里的瑶族寨民,至今听不懂普通话,而那些顺应天时的劳作方式,好品质的原生大米,即使在这人迹罕至的大山里,也已成为历史。

城里人谈起的情怀 属于农民

就在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杨中力找到了那片最古老的农耕土地。贵州黔东南,中国西南版图上最原始古老的一块。这是杨中力行走4年中的一次惊喜。“2013年,我们翻山越岭寻米至此。令我动容的,除了高山流水的自然风貌,还有许多人文传统。这里的侗族老人依然会教小孩唱侗族大歌,这里的妇女依然会使用板蓝根印染侗布,男子们依然会集结着在一个上天应允的日子伐木造房。”在这里,杨中力深刻认识:“城里人所常常谈起的情怀都应该属于这些土地和农民。”

这片土地不断地经历地势的高低,洁净的泉水自海拔900米的深山流下来。一部分年长的留守村民,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那几座山头,世世代代劳作,坚守着侗族人的朴实身份。他们用所有对自然和传统的敬重,帮助这山间凝聚成最后的优良沃土。在这里,杨中力他们找到了一种用古老共生农耕方式种植的古种稻米——侗寨红米。这种红米米香浓郁,熬粥后能形成一层厚厚的粘糯香滑的米油。这层米油便是红色糙米的精华所在。当地的女人在坐月子以及婴孩断奶时,一碗红色糙米粥,就是最棒的滋补品。因为产量有限,它也就成了“珍贵如油”的稀缺食物,一度被称之为“中国最贵的大米”。


↑ 稻田里养的鱼,传统的种养结合

捍卫原生糙物的尊严 春耕秋收

据说1万年前,侗族先民就已学会种植水稻,并最终在7000年前形成一套完整的自然农法耕作系统。独立山脉的饮用水系、延续千年的古老稻种、生态干净的肥沃土地、顺应天时的农耕方式,它们共同孕育一粒好米。现在,这里的农耕依然使用深山泉水自然灌溉、水牛犁田、养鱼松土、喂鸭除虫的共生体系。这种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产出的定是绝无污染的用良心认证的水稻,收获的是让人安心的农家大米。在这里,水牛犁田的耕种方式延续至今,这里养鱼松土、喂鸭除虫的水田共生体系正符合杨中力的标准。可是这种红色糙米产量很低且极不稳定,每亩产量平均300斤。在十几年前的中国,这种稻种已经普遍弃种。所以,现代人能品尝到拥有7000年历史的红色稻米,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这些年,杨中力经历6个省份30多个地区无数座山头。他们除了找到这样一处绝无仅有的优良土地,还记录了寻米的整个过程,同时还拍摄了一部寻米纪录片《春耕秋收》,他想带着更多人去参与、关注、传播这些稀缺的生态之物。

“我们想要去捍卫这些原生糙物的尊严,同时更想知道,这样一个看似完全没有商业模式可循的‘寻米’项目,是否真的可以为那些即将消失的土壤、水源、劳作创造更多的价值。”


↑ 侗族红米

稀缺原生相伴艰苦 矛盾前行

然而,4年来寻米之旅下来的杨中力明显感到,寻找中国好米,一年比一年艰难,那里的寨民们纷纷外出务工补给家用,会种地的劳动力已越来越少,环境逐渐破坏,生态的水源土壤也很稀缺,寻找中国好米艰难前行,符合杨中力标准的米源已是少之又少。

杨中力坦陈:“寻米其实是个非常矛盾的行为,我们在渴望找到传统农耕的同时也非常担心这片土地被破坏,稀缺和原生必将是艰苦的过程,产量及收入没法满足农户的经济需求,原生将会越来越稀缺。是鼓励继续传承或顺应放弃?这是一个一直在思考的矛盾点。”

杨中力并不清楚下一个目的地是否会有符合“寻找中国好米”标准的原生大米:“寻米是个持续行走的过程,对未来我们完全未知,也唯有持续的坚持,也许会有惊喜。”

纪录片《春耕秋收》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a0142utme13&width=500&height=375&auto=0

出品/监制:杨中力

策划/文案:董佳倩  

编辑/执行:老闪闪

拍摄/后期:林杰克、丁俊飞

相关文章回顾







有机是一种生活,独立是一种态度,有机会分享你我的品味和追求。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合作)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多转发,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