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想要“抢救寂静”的野地录音师:以声音的角度关心环境,关心土地

2016-09-12 有机会网

文章来源:博客来、《大自然声景》

↑ 《大自然声景》简体版封面

《大自然声景》(201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台湾地区首本探讨声景的自然笔记,是一本极具趣味并充满梦想的博物学图书。作者多年来走遍台湾省,在各地录下自然天籁,并一一造访世界各地从不同领域探索自然声景的科学家、艺术家、田野工作者,为声景的变化与消失留下第一手见证。

人物简介


范钦慧,自然作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主持人、纪录片编导、田野录音师。政大新闻学系学士、美国雪城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系硕士。于1997年起在教育广播电台制作主持“自然笔记”节目迄今,曾获五座广播金钟奖及多次入围。同时担任大爱电视“爱悦读”节目主持人,并于2015年创立“台湾声景协会”。因为喜欢倾听鸟鸣而走进自然,长期用声音记录台湾、并致力发展土地的听音美学。

著有《跟着节气去旅行》、《抢救寂静》(简体版《大自然声景》)等,作品多次获得文学类及新闻类等奖项。


专访

一名野地录音师的“听见台湾”──范钦慧《抢救寂静》

编注:《抢救寂静》简体版书名即《大自然声景》

作者: 邹欣宁

整理采访的录音档案时,范钦慧制造出最大的声响,是握拳在桌面敲出一记重击。

砰!一旁的水杯随之发出轻微的震动。尽管在采访现场,谁也没被这细微的咖啦声扰动,它却见证了一位自然录音师的热烈情感。

“喜欢当自然录音师的人,除了对聆听敏感,也对声音的美有某种痴迷。自然里的声音是不期而遇的,必须扛着沉重的器材,走很远的路追寻。当你在森林中穿梭许久,一旦和声音相遇,就是最大的反馈,所有的饥饿和疲惫都得到报偿。”

自然里的声音是什么模样?只见范钦慧噘起嘴,像只仿声鸟般转述她听过录过的鸟鸣:“呜呜呜~”这是声调短促的褐林鴞。“叽~~”几近煞车声的鸣叫,来自紫啸鸫。“你~回去!”、“你~还不回去!”这个发音近似人语的啼声,是台湾小莺最易辨识之处。

模仿着鸟儿啼鸣的范钦慧,声线拔高,话声加快,兴奋之情自然流露。曾有朋友建议她用心跳血压等数值测试,呈现人对自然声音的感受,但,“同样是听到褐林鴞而心跳加快,有人觉得好阴森好紧张,我们是,天哪,这音律好让人兴奋!”说着,忍不住出手轻敲桌面,砰!水杯轻盈震荡,与她的狂热共鸣。

这股狂热始于17年前。对赏鸟和声音怀抱更多认识热忱的她,毅然辞掉工作,提著录音机和专业麦克风,一步步从城市走向自然,聆听的声音种类与空间幅度也逐步扩展,“声音就像一张邀请卡,当你被它吸引,听见的东西就会愈来愈多;当你听见的声音愈多,你感受到的空间也就不一样,连带地,你观看的角度也开始和别人不一样。”

↑ 石头是寂静的,却可以和其他自然之物一起创造出各种声音

范钦慧逐渐构筑出一幅“声音地图”,台北在这张地图中展露了新鲜的“面孔”:“昨天我从大佳河滨公园沿着基隆河骑单车,途中经过好几座桥,每一座桥的声音都很有趣。你会听见车子在桥上行走、发出‘哐啷哐啷’的间距声;在百龄桥附近,会听见此起彼落敲棒球的声音;到了承德桥,车子的种类和声音就更多了”。她进一步联想起百年前,人们无车,基隆河岸的声音遂由摆渡声响构成,几十年前则是呼啸而过的火车汽笛声,“那一刻忽然觉得,自己藉由声音穿越了很多时空⋯⋯”

不只是台北,她听见的台湾,是个声音非常多元、多到无法自拔的所在。举凡店家、捷运、公园、庙口,到处都是声音,不同的声音构成了声景(Soundscape),台湾的庶民声景固然热闹繁复,人活在其中,却渐渐充耳不闻,失去对声音的敏感度,为什么?

“我们对声音的教育和修为不够,”范钦慧说,当你连去山上都听见人们高唱卡拉OK的声音,一方面展现台湾人乐天、大剌剌、喜好分享的性格,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人们并未察觉到自己究竟贡献了什么声音到空间里?


“台湾很少有空间是安静的。大家急于把所有声音填补进来,连吃饭都要配电视、配音乐。但声音愈多,却愈显寂寞──这个地方的人寂寞到没办法。”过度壅塞的声音也让人索性关闭自己,对声音无感。

置身于这样的集体氛围中,爱好声音的范钦慧不由感到焦虑。就在此时,她读到美国自然录音师戈登.汉普顿(Gordon Hampton)所写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戈登提倡的“寂静”,是没有人为声响介入的万物之声,这样的声音正在快速失落中。他以一颗石头为仪式,展现自己维护寂静的决心,“这件事情感动了我。我发现原来录音师可以去改变,去倡议。”

和戈登书信往返后,范钦慧藉由一颗花莲的石头和戈登所赠的石头,开始自己的守护声音行动。她以书写回顾自己采集野地声音的经验,与戈登文字交流的体会,更去到意大利、日本等地参与“海底生物声学研讨会”、“音之风景特展”等活动,将各地人们探索、维护声音的讯息带回台湾。她在太平山觅得一片暖温带林地,希望将这片林地作为台湾的“寂静之地”;也和学校合作推广声音教育,带领学生认识声音与噪音,建立自己的声音地图。


这些经历,都记录在《抢救寂静:一个野地录音师的探索之旅》中。“我试着从很多观点带读者去认识声音。当我们谈论声音,有太多角度可以切入,从声音对人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我认为,声音可以透过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角度被重新认识和建立。”

尽管一本书的愿力这么大,写到最后,甚至促成“台湾声景协会”成立,大部分行动却不在范钦慧的规划和预期中,一如她无法解释,声音中到底存在什么,造成她长久的痴迷。

“我不知道那是种什么样的召唤,也不知所为何来,只知道去做这些事情很高兴。也没人要求我去做,但就一直做下来也从没变过。在那些过程中,快乐是很清晰的。因为很清楚自己的快乐在哪里,就不在乎世界怎么定义自己。”


“只要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得其乐,就是最好的疗愈。”这也所以,《抢救寂静》的书末,介绍了许多自然、声音与疗愈的连结方式。在大自然中寻觅声音十余年,范钦慧感觉,自然给她的,不只是声音而已。这段期间,她有了家庭,成为母亲,更从一个野地录音师跨身为台湾“声音教育”的倡议者。无论面对的是孩子或尚在起步中的声音教育,“承担”的责任虽重,她倒也能自在看待,“自然形塑了我比较开放的态度。自然这么大,人这么小,有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被带着走,到了该承担的时候,只要事情是对的,就去付出,去承担。”

“这本书从回顾我小时候的历程开始。我大概从小就一直是个没被现实改变的人。20岁时是过度天真,到了50岁还怀抱这天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喜欢这趟旅程。从这角度来看,一定有某种幸运在背后支撑我。”如同那年收到声音的邀请卡,从此她认知的世界再也不同,范钦慧也以自己的经验为由,邀请读者和她一道聆听不一样的台湾。


附:《大自然声景》作者自序节选

作者:范钦慧

这么多年以声音的角度来关心环境,关心土地,我听到了太多让人鼓舞的动人故事,但也听到了太多的无奈与愤怒,似乎各种与环境相关的问题,不论是污染、栖地破坏、生态浩劫、黑心食品……一切乱源都脱离不了“人心”。“心”病了,大地终究要面临一连串因为人心无法克制的贪婪、欲望、宰制……所带来的恶果。除了在广播中大声疾呼之外,我也一直思考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

近年,各种关于“疗愈”的信息纷纷出现,我察觉到,原来环境教育真正的精神,正是一套关于疗愈的学问。投身环教工作多年,我深切体会到,那些大自然的声音曾经“疗愈”了我,让我有更强烈的正向意念去改变,去行动。这趟旅程,正是一趟受到“疗愈”所启动的实践,也是一种缘分俱足下的转换,最初也许是因为噪音,也许是因为悦音,或是心中各种声音激荡的回响,总之,我可以静下心去整理自己生命的各种轨迹,解读其中的讯息。然后告诉自己,勇敢去做梦吧,相信这些声音,相信自己,努力用这些声音去疗愈人,疗愈土地。

问题是,这些“疗愈之声”跟“寂静”又有什么关系?其实,我想要追求的“寂静”,并非无声,而是生命的本然,在美国录音师戈登· 汉普顿的定义中,“寂静”就像是濒临绝种的动物一样,需要更多的保护,这样的“寂静”跟环境变迁有关,特别针对自然中的荒野声响。

另一种“寂静”的层次,与哲学有关。人要追求真正的“寂静”,并非一定要到遥远的森林深处才能获得。我的寻声行脚,正是被这种充满禅意的境界所触动,而开始去寻找各种不同聆听的角度,同时也走向国际,去跟这个不再“寂静”的世界对话,不论是陆地上,甚至海平面下,人类制造的声响充斥了整个空间,每个人似乎都成为噪音的受害者。从一种长期被宰制的状态中,许多声音的先知者已经逐渐觉醒,他们开始为声音寻找定位,包括如何促进更友善人类与生态的声音环境,如何用声音创造更多人文与艺术的观点,如何通过声音去参与改变世界,种种的论述,被放在一个称为“声景”(soundscape)的范畴中,在世界各地声波传扬。

身为声音的记录者,我也希望通过这些年的经历与体会,建构出一套所谓的“观音学”,也就是攸关如何去“观察”声音、“观赏”声音以及“关心”声音的学问。当然,正如这名称所具有的象征意涵,它是带着一种对生命的慈悲与宗教情怀的信念。


相关文章回顾




有机是一种生活,独立是一种态度,有机会分享你我的品味和追求。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合作)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多转发,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