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不要“逃离北上广”?与内心保持一致才是关键!| 丽花的有机生活

2017-06-26 西西 有机会网

有机会原创文章

作者:西西、丽花

图片:丽花


我眼中的丽花永远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以前去她在北京苹果社区的“花生公社”逛,她就是那种买也行不买也行的感觉,让人没有压力,很舒服。她的店面就是她的家,售卖的有机食材和生态用品都是她自家挑选用的,“分享自己认为对生命重要的东西,推己及人。花生公社,花由心生”一直是她的经营理念。她有了第一个孩子小雨后,创办了花生公社,又养育了第二个孩子雨扬,一切从容又笃定,从没忙乱过。

这几年冬天,北京的雾霾肆虐导致抱怨声如乌云密布,糟糕的空气更让人透不过气来。一度很多人都想过离开,不过想归想,做是另外一回事。今年年初某一天突然听说丽花要离开北京,全家搬到大理生活的消息时,吃了一惊。去店里,她依旧云淡风轻的样子,不紧不慢地安排着后续的事宜,解释着去大理的缘由。我觉得丽花心里面有个大秤砣,所以凡事都稳稳的,让我羡慕又好奇。

半年后的现在,她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最近我和她聊了聊关于移居、教育和家庭的话题。

西西:去年雾霾特别严重的时候,很多人萌生了离开北京的想法,不过各种各样的原因真正行动的很少。我记得你在特别短的时间内决定举家搬到大理,怎么这么快就做了一个这么重要的决定呢?家人有不同意见吗?

丽花:这个是对当下问题的一个应对,它属于应对的范畴吧。因为去年北京的雾霾比较严重,这是一个爆发点,其实我们平时遇到的问题,也不单单是雾霾,比如还有食品安全、医疗的问题、教育的问题等等。所以,关键在于你怎么样去应对发生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很清楚当下的处境,不要自欺欺人也不要过度恐慌。其实雾霾对于心理的危害,一点也不亚于对于身体的危害。比如心情抑郁、负能量爆棚、纷纷抱怨不能正常去生活,这种情绪都会无形中传染给孩子。我提倡对雾霾的态度是,减少抱怨、焦虑,更重要的是干一些实际的事情,做好防护,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尽量减少污染。在公司里或者你有更大的决策权的地方,能真正促成做一些实事。因为如果把精力放在抱怨上,可能大家就是发泄一通,雾霾的根源并没有减少,所以结果也不会消失。

而无论是走还是留都不是重点,能走的就走,不能走的就好好生活,走和留都有各自的好处和坏处,重要的是很清晰你的选择,知道你获得和失去的是什么,并且能够面对,能够担当。

我们都知道雾霾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目标付出的一些代价,它是社会群体性意志的体现,而这个群体性意志里面是包含了每个人的意志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对它是有责任的。所以,我们要跳出这个圈去看看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当我们明了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就会很坦然、有担当,然后你便更容易去做出积极的,为长远考虑的决策。

我们家无论在食材、家庭教育环境、还是生命品质上,一直在尽可能的优化。其实之前考察了很久有没有更合适的地方能够躲霾,有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在北京周边跑了很多很多的地方,也考虑过其他的城市,最后大理是一个直觉性的选择。大理不仅自然环境好,人文积淀也很厚重,人和天地的联结也更紧密,教育环境也比较好,这也是我们最终选择大理的原因。

因此这样做决定就比较简单,不会有太多的纠结了,纠结其实是源于内心的对立。我们经常见到关于“是否逃离北上广”的热文被称为北上广人民“月经式的痛点”,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它是一个伪命题,说到底是一种不一致性,你的内心和外在的不一致性,你个人价值和社会评价的不一致性,它归结于内心底的不安全感。一个地方自然有它的好与坏,不可能面面俱到,北京也是,大理也是,所以如果你的内心是对立的,不安定的,来了大理不久你又会纠结在大城市失去的,永远处在得与失的较量中,很多热文不就是切中人们的这种弱点么?

说到家人的不同意见,我觉得它实际上是有关家人间的一致性问题,它不是这一天的事,也不是这一件事情上的反应,它是平常家人相处的基本状态。不仅是物质奋斗的一致性,更是精神追求的一致性,就是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家庭内部有没有深度的沟通和了解,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然后求同存异。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很多问题的选择就比较明了了,知道将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共同努力和担当。所以,我觉得家人的反对本质上不是来不来大理的问题,而是家庭状态的一个反应。我们家基本上都比较统一,因为我和爱人在大的价值取向上是非常一致的。可能父母对于未知的不确定性会有担心,但是这是做一个变动必然要承担的,经过深入沟通后,他们也可以理解。

↑ 全家福

西西:恩,说到底是一致性的问题,对自己的了解,和家人彼此间的了解。你很幸运,家庭的一致性很强。做了这样的决策后,有没有想过离开之后“花生公社”怎么办?它毕竟是个空间,积累了那么多的忠实消费者。

丽花:这个是“舍与得”的问题,一件事情必然有两面性。花生公社一直是我的一个理想,付出了很多努力,也积累了很多客户和好的口碑,所以说实话真舍不得,走之前做了很多的考虑和安排。

当然会因此失去一些东西,但是你不能什么都想要,要清晰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最重要,以及能不能去承认和担当。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比较豁然。如果跳出来看问题,你的人生不是这么短,它很长。所以现在拥有的一切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也不用太执念。

真的非常感谢一直以来陪伴和支持我们的朋友,现在的花生公社是继续运营的。面向北京的消费者,每周发布两次线上团购,完全可以提供给大家一周的食物。食材延续之前花生公社考察过的,请朋友在北京处理相关的事宜。我们跟农场一直有密切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也提倡消费者参与考察,进行检测,其实看农场跟看人一样,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怎么做人,很多时候一些细节和不切题处倒能反映问题,因为不可能24小时监督。

现在的模式对消费者反倒有一些益处,一是能够送货到家,对客户来说更便利了。二是店面运营成本降下来了,这样能给消费者更多的实惠。

我会把花生公社作为一生的事业继续做下去,我希望花生公社和消费者、生产者是统一体、利益一致的。不太喜欢彼此的那种算计或者争夺,因为生命很珍贵,要把能量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做花生公社,大家都知道在商业利益基本没什么大收获,真正的收获是我们自己的受益,我们是全家老小都食用生态食材的,而且一些极致的食物都是先留给我们自己吃。几年来籍由此,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心性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食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的生命不止于此,人生的维度更为广阔,有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命质地。所以我并不希望客户因为恐慌来购买-,因为恐慌是对生命负向的影响,现在商业社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制造恐慌,然后产生需求,然后满足需求,从而刺激消费。无论在食材、教育、医疗、美容化妆领域都有这样的趋势。而我认为对于好的食物的追求不应是源于我们生命的恐惧与依赖,而是与我们内心品质相匹配的一种选择。物质和精神是统一的,这样才能做到极致。

西西:这样的一份事业是用生命在影响生命。今天提到了很多次“一致性“,到了大理以后和你想象的一致吗?小雨她们喜不喜欢?

丽花:其实现实一定和想象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很有意思,有意料外的落差,也有意料外的惊喜。比如说现在大理来了很多人,房子都涨价了,能不能找到一个心仪的院子是个问题。还有为孩子选择学校,我们在大理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安排呀,肯定有很多原来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同时也生发出一些计划外的惊喜,比如我们每天散步聊天,走在村子里,田野中,小溪边时,会突然有一些顿悟。

↑ 散步路过的小溪

看到村子里的人,每天早起把屋院打扫干净,门外插上两炷香,那时会很感动。他们的安详、富足和生命态度会感染到你。让你回归一些更本质的东西,来了以后发现生命的质地有很大提升,还有在这里会遇到很多有意思有深度的人,学习交流收获了很多。而且生活时间成本比较低,参加好的活动什么的,路程很近。

↑ 大理的乡间

两个孩子肯定是喜欢,孩子跟大自然是天然链接的。小雨每天看星星都看得很乐呵,玩泥巴、玩水、爬山、种地,她很喜欢我们家的地,天天关心蔬菜长多高啦,想要去看看。偶尔去游乐园也喜欢,新的学校也比较喜欢。有时候想念北京的小朋友,会拿出照片来看一会儿。我开始担心她们的过渡,做了很多准备,特意带来了她熟悉的家居。而小孩子是活在当下的,很容易满足和适应。也可能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过来的,孩子们心里比较安稳。

↑ 小雨在捞鱼

↑ 和爸爸一起寻找四片叶子的“三叶草”

↑ 雨扬跑一跑就很开心

这边大自然的能量,我觉得对于她们生命的根底会有非常好的滋养。我们人为创造出的东西多少有偏颇,而大自然的系统是天然完美的。它和谐多样、富有生命力,有弹性。如果受到了破坏,会自我修复。在大自然中长大的孩子,会拥有这种生命力和生命的弹性。我一直认为,小孩子在自然中吸收的东西,可能是我们大人已经感觉不到的东西,花、草、山、水、天、地,所有的这些和孩子是一体的。现在很多的孩子,感觉他们的生命很脆、缺少弹性,我觉得是和长期生活在人造的环境中,脱离大自然有关的。

↑ 与大地为伴

西西: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理的很多新式教育也是激发妈妈们带孩子过去的理由,你已经考察过了吗,对那边的新式教育怎么看?

丽花:对,大理在中国来说,是一个新式教育的天堂。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新教育,比如在家上学、瑟谷、夏山、蒙氏、国学、禅学、国际学校、华德福等等,教育环境是不错的。

新教育7天7夜也说不完,我个人觉得传统教育不是一无是处,新教育也不是完美无缺,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去面对,选择适合于自己家庭的。让一个本身没有安全感的家庭去选择新教育,也许会引起很多纠结矛盾。新教育的核心是家长有没有面对现有教育体系里不足的这个勇气,以及探索教育本质的精神,能不能洞察本质,然后去实践。如果以为新教育就是把孩子推入另一类学校不用管,那就错了。我们家应该算实践新教育的家庭,在北京我们选择的是华德福,在大理也是。我选择华德福是因为它对于孩子天性的理解、尊重和保护,以及它的自然观、系统观和老师们的生命状态,孩子在其中可以得到很多生命的滋养和内心的力量。同时,国学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是博大精深。

↑ 参加幼儿园的聚会——玩“彩虹桥”游戏

关于教育,说到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记得斯坦纳的《童年的王国》里有一句话“其实孩子不是学你说什么,甚至也不是学你做什么,而是学你真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觉得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往自己身上使劲,不断地提升自己,生命状态怎么样,父母关系怎么样,人生追求怎么样,父母没问题了,孩子就不会有问题。做好父母自己是第一要务,第二是各正其位,不要扰乱孩子,为孩子提供更高的一个能量场,然后让她自己成长,你不可能代替,也无法为她设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自性。

西西:你对女儿有什么期望吗?又是怎么引导的呢?

丽花:我希望孩子具备一种幸福的能力,未来不受外界状况的影响,无论经历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依然可以感知幸福。现在很多成年人缺少了这种能力,不是害怕这个就是担心那个,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活在将来,却从来没有好好地活在当下。其实孩子天然有这种能力,她玩泥巴的时候便拥有了整个世界。我一直认为孩子是完美的,她专注、好奇、勇敢、悟性高、学习力强、适应力强、具足、活在当下。

另一个是希望孩子保持对于外界的感知力,这决定了她生命的弹性。对于自然的感知,天地山海,花草树木;对于社会的感知,父母、老师、朋友,以及她长大以后的爱人、孩子、同事,这种感知我觉得会让她的生命不那么封闭、那么脆弱,会有一种弹性,可以应对各种事情。因为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无论发生什么她都可以应对。

而这些能力根源于内心力量,内心的力量决定了她生命的状态,其他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在状态好的时候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处理得很好,而且可以作出有利于长远的明智的决定。当处于低落的状态时,一点小事都会想不开。

所以作为父母,第一呢我们尽可能提升孩子生命的“基础能量场”,无论是更好的食物、自然环境、家庭状态、教育方式、生活习惯……这样的能量场构成了孩子的生命底色,让以后不匹配她的东西自然流过。第二呢,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生命空间,现在很多父母也意识到了,带孩子去看世界呀、游学呀……我觉得广阔性不只是这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广阔性,这个广阔注重的是感受上的广阔,但要避免知识和见识上的填充,知识会侵占大脑,影响智慧。所以核心是不固化,不限制,她有突破自己,转换思维,跳出框架的能力,有平和应对的能力,有能站在更长更高和更广纬度上看问题的能力。这个与内心的安全感,生命的感知力,生命的弹性有很大关系。体验更多的生命维度,接触更高层次的老师,获得古人智慧的启发,得到爱的滋养和美的熏陶等等……

这几天很重要的收获是对于“一致性”的思考,或者叫“一体性”,“当下性”。“一致性”指我们跟自己内心的一致,与周围环境的一致,与时间的一致,与天地自然的一致。当我们做到一致性的时候,做事情是自然而然的,不会不断地去制造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比如作为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幸福快乐,一方面又担忧孩子有没有各种各样的技能,不断和别人的孩子攀比。如果内心是纠结和冲突的,就必然会表现为生活行为中的问题,嘴上一套行动一套,一遇到选择就矛盾重重,然后学习各种心理学安慰自己,让孩子认同。不久又遇到一个新的冲突,继续问题的循环。所以这种一致性不是现象上的认同,而是价值观上的,说到底,你心中是否能真正接受孩子幸福快乐,但可能平凡无奇,是否能真正享受自己幸福快乐,但可能平凡无奇,如果能,再去考虑各类技能术上的东西,可能你和孩子都会有不一样的状态,没准儿学的更好呢!感受不会骗人,孩子总会去捕捉真实的信息,倘若你假装的越像,孩子会越混乱。

西西:对,不只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处于纠结之中,头脑总在制造问题。像你说的,我们需要不断去明晰内在的那个声音,与它一致;学会体会当下,此时此刻的感知才是真实存在的,基于此刻的判断才会是对的。

对了,你说最近在大理苍山下租了一小片土地,开始了耕读生活,真让人羡慕。能不能讲讲租地的缘由和感受呢?

丽花:对,我们一直有这个想法,过一种耕读的生活。希望租一块没有农药和化肥污染的土地,机缘巧合吧,租到了现在这块地方。有一天雨后,我和爱人在山上散步,走到了山腰的地方。哇,那里风景好美,下过雨后云雾缭绕,背靠苍山,面朝洱海,视野广阔,郁郁葱葱的草丛中点缀着黄色的小花。

因为在最高处,撂荒着,也没有污染。我就想着怎么能租下来,有一次路过时,看到一位大爷在,就过去聊天询问,然后很顺利地租了下来。

租了以后,我们决定种一些菜和花,除草、松土、翻地、播种,浇水,看着种子发芽,慢慢长大,成熟,见证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你用自己的劳动滋养着土地上的生命,同时它们也会回报你,你就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大地母亲“、“接地气儿”、“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所有这些文字都变成了身体和心灵的直观感受,让心灵更干净和厚重,让生命更有质地却同时放松。这和旅游、踏青、采摘还是有区别的,那些时候你再入戏也更多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种地时,摸到土壤的那一刻,即使你再不入戏,链接也已经产生了,你已经站在了天地这一边,至于感悟和受益多少,就看个体经历和积淀了,但他一定会增加生命的质地,贮存生命能量,气象万千……我家人经常开玩笑,“走吧,去地里养养精气神!”然后一致欢呼随行。

↑ 感受天与地

你看孩子为什么喜欢在土地上玩,就因为那跟他的生命很接近。中国文化是基于耕读文化的。

对,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耕读的生活。

西西:特别理解。今年我也租了一小块菜地,体验劳作学习怎么种菜。当人站在土地上面,才明白“接地气”的含义,和站在钢筋水泥的地面上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大地母亲是有生命的,能感受到它在滋养着你。并且劳动其中,见证生命生长的过程,很奇妙。曾经一位老师说“天地很无私,它一直在养着我们”,当时不太理解,现在开始明白了。

最后,很好奇在大理那样一片土地上,你们日常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和在北京时有什么不同吗?

丽花:恩,不像在城市里那么在乎时间了,没了必须要做什么事的那种紧迫感,也没了无所事事的消耗感,反倒很充实。在这里,时间和生命更容易统一,于是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就是时间的意义。

一天当中,有点的就是一日三餐、接送小雨去幼儿园的时间和孩子们睡觉的时间,其他的相对灵活。来这边以后,读了很多书、和孩子爸爸深度的聊天、种地、陪孩子玩儿,还有参加一些活动、工作、发呆……现在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变少了,除了工作的时候,一般很少上。

生命变得有弹性,不是那么的刚性死板,一定要什么时候做什么。希望能过一种有呼吸,有节奏,有方向,有弹性……体验当下的生活。

后记

采访中丽花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一致性”。当我问到为什么选择去大理,去了北京的事业怎么办,传统和新教育间如何抉择等等,她的回答一直是向内看,你怎么想?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要什么样的生活?你的家人要什么样的生活?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要,想清楚自己的了,一切变得不在是问题。在哪个城市生活,如何养育孩子,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这些在丽花看来都是“术”上的事情,关键在于道的理清。时时刻刻与自己的内心保持一致性,与周遭环境保持一致,与天地自然相联结,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作者

西西:爱好美食。从向外探馆子到寻找好食材、向内发展自己的厨艺。喜欢简单、自然的生活和一切美的事物。


西西的专栏回顾


有机是一种生活,独立是一种态度,有机会分享你我的品味和追求。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合作)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多转发,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