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这20支研究生导学团队将角逐“卓越导学团队”称号(下)



编者按

一言一行显师者魅力,一心一意育优秀学子。他们坚持标准、追求卓越,致力于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他们言行雅正、敬业爱生,致力于培养国家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他们尚和求真、青蓝相继,着力构建和谐融洽的良好团队氛围。

为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学校追求卓越的理念,构建导学育人共同体,不断和谐导学关系,近日,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开展了2023-2024年度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创建评选工作,经各培养单位初评、校内外专家评委复评等,20支优秀的导学团队进入终评答辩环节。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校优秀导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方便大家广泛交流、互相借鉴,引导全校导师加强导学团队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团队发展的良好导学氛围,现向全校展示这些优秀导学团队风采。



能源环境管理与决策研究导学团队

经济管理学院

导师组

於世为王开明、柯小玲、龚承柱、张俊杰

能源环境管理与决策研究导学团队以於世为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目前共指导博士生8名,硕士生33名。团队聚焦于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定量优化、智能建模、数据挖掘等技术方法,致力于研究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源消费行为、能源贫困评估与减缓、气候变化评估与应对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赛道上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全球能源体系转型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立德树人担使命,培根铸魂育新人。团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支部建设和导学团队建设有机结合,做到党建引领“融进去”,科研创新“活起来”。团队支部以“党建红领航双碳绿”为特色,获批学院“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品牌项目建设。柯小玲副教授主讲的《管理研究方法》获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此外,团队不断拓展导学互动场景,丰富导学交流形式,成功举办了第九期研言讲坛暨“地理信息与能源环境”学术沙龙、走进企业之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参观与交流会等多样化活动,有效帮助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砥砺学术志趣。

地理信息与能源环境跨学科学术沙龙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团队成果丰硕。团队始终坚持“直面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布局,聚焦国家能源和环境需求,团队成员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近30项,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於世为教授2022年获批“复杂政策决策场景的生态建模研究”,为我校“十四五”期间获资助的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重大项目课题。团队成员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近10项,积极建言献策并得到相关部门采纳近10次。

团队师生日常沟通交流

团队勤勉务实,育人成效显著。近五年有10人获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李万亨奖学金,10余人获得研究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等全国奖项,8名研究生获得CSC资助赴国外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10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并做学术报告。团队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郑舒虹等5人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团队成员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曹茜琳、刘杰、郑舒虹等6人共计发表T1类期刊10余篇。团队育人质量持续提升,多名毕业生就职于华为、百度、阿里巴巴、拼多多、通用汽车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并逐渐成长为中流砥柱。培育的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毕业生马莉、高亮等同志主动放弃高薪工作,选择在基层锤炼锻造,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译地译国导学团队

外国语学院

导师组

张峻峰、王伟、张玉珍

赵彦乔、张地珂、唐慧君

团队以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峻峰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王伟副教授为负责人,团队成员还包括张玉珍副教授、赵彦乔副教授、张地珂副教授、唐慧君副教授及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共有教师6人,研究生45人。团队围绕“翻译地大-翻译地学-翻译中国”,以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开展以地学翻译、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团队立足翻译研究赋能外译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时代命题,以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为追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积极引领学生在世界文化图景中展现中国文化特色,向世界讲好地学故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提供地大方案。

团队秉持“厚德、励学、笃行、互鉴”四位一体的导学团队建设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翻译和国际传播人才。

近年来,团队在张峻峰教授带领下,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和国际传播、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论框架和提升路径,为新时代构建融通中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背景下培养高端翻译和国际传播人才提供重要支撑。依托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团队教师指导研究生研读权威文献,追踪学术前沿,形成了“设计科研论题-追踪研究前沿-奠定理论基础”的研究生学术素养培养模式及“撰写-反馈-修改”的手把手导学互动提升模式。基于该导学模式,研究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在SSCI及A&HCI双索引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年来,张峻峰教授带领团队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国际传播和对外翻译实践,鼓励学生发挥专业所长对外讲好地学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形象构建贡献力量。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中,获国家奖学金5人次、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获“研究生标兵”2人,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在全国翻译大赛、全国口译大赛、全国英语竞赛等获得奖项17人次。研究生“译红色文化 传语言力量——红色文化国际译介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六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湖北省金奖、全国银奖。研究生参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口译、世界第十四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口译、第四届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等多项大型赛事和会议翻译;研究生参与嵩山、伏牛山、黄冈大别山、恩施大峡谷-腾龙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和评估外译和国际传播实践,得到了湖北省林业局和地方政府一致好评。团队成员将继续扎根地大,服务学校发展,讲好中国故事,践行使命担当。

召开组会现场

世界第十四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陪同口译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导学团队

数学与物理学院学院

导师组

郭上江刘志苏、王佳兵、李尚芝、张玲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导学团队由二级教授、博导郭上江领衔,主要从事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等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以“育才先育德、师生齐共建”为建设宗旨,秉持“夯实基础、突出应用、前沿创新”的导学理念,2020年以来共培养研究生21人含博士生5人)。

团队充分立足于数学学科特色,勉励有志于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深耕基础领域,加强原创研究,鼓励有志于从事应用研究的学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交叉学习,加强创新研究。团队已形成了“一套入门读物、一组系列课程、一项讨论班制度、一个主攻问题、一支稳定队伍”的“五个一”专业育人机制。针对新生,导师组会结合团队传统推荐入门书籍、论文和教材,帮助研究生快速了解团队研究方向,为每位研究生精心制定培养方案,在分析、代数、几何等基础课程之上开设一组系列方向课;培养过程中,严格落实讨论班制度,加强学术指导,以开放、活跃的讨论氛围提升团队科研素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结合研究生兴趣协助其在明确研究方向后深入挖掘一个主攻问题。长期以来,团队的师生配置上下贯通,梯队日益完善,沉稳而不失活力,已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与社会担当的、竞争能力强的稳定研究队伍。

团队成员参加学术会议

近年来,团队带头人郭上江获省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和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部省级人才计划,刘志苏获省优秀青年基金与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刘志苏、王佳兵入选地大学者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李尚芝入选地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计划。指导研究生获湖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优秀研究生论文奖2次,获数学建模竞赛与校级科报会奖励10余次。近5年,获批国自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2项、数学天元项目1项以及省自科面上项目5项,在J. Differential Equations、J. Nonlinear Sci等数学领域国际主流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成果产出占我校数学学科近1/3。

团队研究生获湖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研究生论文奖

团队学术交流频繁,近5年举办了“2022年微分方程国际研讨会”“第十次全国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会议”等多场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第二届中巴联合数学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及国内外高校作报告近百场,团队成员多次赴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意大利因苏布利亚大学与特伦托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访学交流。



首饰设计与工艺导学团队

珠宝学院

导师组

张荣红徐可、汪晓玥、任开、闫政旭

首饰设计与工艺导学团队认真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教学新要求,系统构建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创新人才。

团队导师均为珠宝首饰领域专业教师,其中部分导师具有海外背景和艺术科技融合的跨学科研创能力。团队主导师张荣红教授现任珠宝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一流专业学科带头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珠宝首饰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校非遗研究院执行院长,入选湖北省美术人才百人工程,2001年开始招收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硕士生近百人,博士生10人;徐可副教授、任开副教授,入选湖北省美术人才百人工程。

团队培养研究生多元化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天赋、个性素质和创新意识;提倡潜心学习拓展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鼓励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展赛;团队的研究领域在珠宝美学、艺术考古、珠宝文创到数字技术等新型及传统领域均有交叉。近年来,团队在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共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横向合作各类项目近五十项,包括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楚式青铜器工艺痕迹考据研究》、2023年湖北省科研项目《成器之道:长江流域楚文化青铜容器的工艺美学考据及当代设计转化研究》、2022年湖北省科研项目《“荆楚文创设计进校园”活动科技服务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基于荆楚文化青铜器和绿松石的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湖北竹山绿松石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细金工艺》和《金银技艺》等;发表相关论文六十余篇,包括《装饰》《艺术设计研究》《宝石与宝石学杂志》等专业核心期刊;获各类专利近百项;参与国内外展赛百余项,包括2023年全国工业设计大赛任开副教授代表参赛获“全国技术能手”并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张荣红教授获“优秀指导教练”称号,闫政旭老师及学生作品被国家级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收藏,任开老师及多位同学作品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北京国际首饰艺术展、中国好手艺等行业重要展览,多位学生参加TTF 牛年生肖首饰设计大赛、上海新锐首饰设计大赛、“珠宝有 IP”首饰设计新星大赛等行业重要赛事取得优异成绩。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在张荣红教授的领航把舵下,团队将戮力同心、奋斗不息,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和导学团队建设,全面落实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构建导学育人共同体,不断提高导学团队的素质和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

研究生组会学术分享

研究生湖北省博物馆实践学习



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与城乡发展导学团队

公共管理学院

导师组

胡守庚方世明、张道军、杨剩富、童陆亿

瞿诗进、臧玉珠、王珍珍、张彬、吴思

团队以胡守庚教授为主导师,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共计85名。团队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10项省部级奖,示范导学团队等。

团队本着严谨治学、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育人理念,坚持厚植爱国主义,创新“本-研”一体化科研育人方法,形成“卓越引领一团队协同”的育人工作机制,打造“理论-实践-创新”三线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追求学术卓越。面向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团队围绕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开展了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领军人才项目各1项、国家自科/社会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0余项;发表相关领域TOP期刊30余篇,向国务院扶贫办、各省(区)提供评估报告几十份并被采纳,评估成果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高度肯定。

导学团队项目实地访谈与调研

团队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立德树人。坚持开展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的育人实践。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融入日常,强化全过程育人。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定期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教学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基因。认真开展思想素质建设,贝宁籍留学生大明的抗疫先进事迹得到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导学团队学术交流研讨、典型事迹与团建活动

团队广泛搭建成长成才交流平台,强化科研创新能力。致力于因材施教,努力为每一位成员寻找合适的成长路径并积极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在良好活跃的氛围熏陶下,团队学生屡获殊荣,已指导毕业博士和出站博士后中,6人任教于211高校并均获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传承了教书育人是崇高使命的团队理念,10余人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联合培养、国家奖学金或学生标兵称号等,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特等奖、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一等奖等。

营造学研相济的团队文化,强调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形成了以“高端论文学习”“项目工作推进”“研究成果交流”三类组会为主要形式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成员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带领900多人次深入贵、川等地区开展实地3万余农户调研与政府访谈,深度感受基层社会,培育家国情怀,做到知行并举、守正笃实。



国土空间优化与治理导学团队

公共管理学院

导师组

龚健周学武、朱江洪、渠丽萍

叶菁、杨建新、刘成、汪樱

团队以龚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土地资源评价技术与方法和国土空间治理政策研究,涵盖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智慧空间规划技术、耕地资源综合评价与监测、多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机制、城市更新识别与模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传导机制与政策、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土地政策等研究,创立了一支稳定而有活力的国土空间优化与治理导学团队。

目前团队导师8人,其中年青教师5人,形成了良好的梯队和学术结构,在校硕士、博士生58人,含留学生4人。目前承担和参与讲授10门本科生课程和4门研究生课程,负责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优化与模拟、国土资源监测与评价三个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

团队在鄂州小庙进行科学研究

近5年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全国“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等30多项省部级科研重大项目,智力扶贫我校对口帮扶单位云南施甸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自然资源部、湖北省自然资源厅、青海省自然资源厅、鄂州市、保山市等相关领导高度评价,受到中国青年网、云南日报、鄂州日报等众多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相关成果获自然资源部全国村庄规划优秀实践成果一等奖、第二届湖北省省委改革奖及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自然资源部科技进步奖,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为国家空间规划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近年来团队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SSCI/SCI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为我校社会科学进入全球前1%做出了重要贡献,团队获学校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团队。

团队在青海耕地质量取样

团队高度重视育人过程,关注学生成长每一步。入学前三“定”:定指导老师,定对接学生,定预学习书籍和软件;入学初三“识”:识团队文化制度,识师生成员,识科研基础范式;强化全链条培养过程管理,第一学年强基础、引兴趣、明目标,第二学年按行业人才或科研人才实行差异化培养,第三、四学年关注求职需求,指导毕业论文;毕业后加强联系,实现团队关联生长。重视实践育人及探究式、参与式教研,依托科研项目引导学生与社会对话、与行业人员交流,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团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志愿服务、创业实践等形式,形成更为广阔的育人平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文化素养、实干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团队指导组建的本-研科研实践队伍被共青团中央和自然资源部批准为“弘扬志愿者精神,服务乡村振兴”村土地利用规划志愿者服务团队。指导的1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获校级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获国家奖学金12人,获全国不动产估价大赛、国土空间规划大赛、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等奖项8项,“研究生标兵”2人,在顶级学生期刊发表论文13篇,获发明专利3项。

团队自组建以来,为自然资源行业培养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120余名,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行业中坚力量,其中毕业后高校任教8人,自然资源部、各省自然资源厅及直属事业单位80余人,中科院研究所4人,中国建筑、中交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大型规划设计单位20余人,团队成员扎根于祖国大地,为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贡献自身的力量。



地质信息技术导学团队

计算机学院

导师组

刘刚田宜平、张夏林、何珍文、孔春芳

徐凯、张志庭、陈麒玉、李章林、张军强

地质信息技术导学团队起源于1995年成立的“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工程研究所”。在全国优秀教师吴冲龙教授带领下,面向我国地矿工作信息化重大需求,长期致力于地质信息技术前沿科技攻关和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牵头创办地学信息工程二级博士点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构建了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经过三代人传承发展,目前形成了以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获得者刘刚教授为负责人、8名骨干(湖北省杰青1人、入选武汉市人才计划2人)组成的团队,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60多人

团队践行科教融合,依托教育部和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地质时空大数据与地质信息技术实验室建设。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地质信息系统平台软件QuantyView在地矿领域得到推广应用,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近5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青年项目6项、其他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项,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支撑。近3年依托负责的地学大数据技术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有20余名研究生参与了我国首个“省域玻璃国土”系统研发,建设成果支撑了该项目入选贵州省202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刘刚与毕业研究生合影

导学团队始终秉承“学科交叉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科技报国”构建团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团结奋进、勇于创新、善于协同的信息技术人才,服务“数字中国”和地矿行业信息化建设。团队建立了地质信息技术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面向地球科学与信息技术跨学科知识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精心设计培养方案,目前承担本科生课程11门和研究生课程4门。有关成果获得2018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刘刚教授获评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教学奖,也是亚洲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教师。

刘刚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研究

团队以“远见、深究、思辨、创新、实践”作为育人理念,以科学素养养成为核心,帮助同学们过五关(学习关、交流关、开题关、研发关、写作关),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7年以来,指导研究生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和湖北省特等奖等奖项;李旸获得SpatialDI 2021最佳学生论文奖,并获评校级优秀博士论文;2021级博士生崔哲思已发表6篇高水平SCI论文,获得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毕业生马娟获评2022年度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银锤奖”,2018届毕业生陈麒玉入选地大学者“青年拔尖”人才,2017届毕业生彭诗杰入选武汉市江汉区“优秀青年人才”。



地学科普传播导学团队

艺术与传媒学院

导师组

张梅珍尚媛媛、黄爱武、宁薇

刘义昆、方浩、刘先国

地学科普传播导学团队现有导师7人,在读研究生34人,涵盖新闻传播学、设计学、地学学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团队始终坚持教学与德育并举,实现思政与学理融通、教学与科研协同、专业知识和其他领域打通。近年来围绕地学科普传播方向,致力于传播地球科学知识、传承地学文化、培养地学科普传播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究和科普创作,形成了一批有鲜明地大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

一是建立一支臻至学术、方向明确、踏实进取的导师队伍。团队成员教授2名、副教授5名。虽然学科背景不同,但在近几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学科普传播方向。张梅珍教授担任湖北科技传播学会秘书长,致力于科普传播理论创新和科普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社科成果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方浩、刘先国先后荣获湖北省优秀科普工作者;尚媛媛、黄爱武、宁薇多次获批中国科协等单位纵向课题。

二是打造“学术、价值、育人”三维协同的导学共同体。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知人善任,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倡导以学术研究培养学生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能力,以实践创作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育人模式。先后有11名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获省级及以上作品奖22项。学生黄志炜负责的“艺心向党我与党徽共闪光”项目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精品案例。

团队定期召开组会进行专题学术研讨

三是文化育人,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学校的很多大型活动如建党百年庆典、建校70年等系列新闻报道中,总能见到研究生王慧超、刘佳雨等学生的名字,他们用文字书写地大红色文化故事;完成的科教片《探秘地球关键带》《月牙泉的前世今生》等在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屡获大奖,科教片《问难舟曲》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他们用镜头记录科学的奥妙、地球的神奇;学生王雪蓉在学校建党百年献礼片《党的女儿》中出镜主持,该片已在芒果TV播出,李芷怡在学校的舞台剧《大地之光》中扮演主角楚芸,他们用声音传递宜居地球,美丽中国的大学方略。

师生交流

用文字书写,用镜头记录,用声音传递——他们在地大这样讲地学科普故事,在讲好地学科普故事的同时收获了成果和荣誉。团队4次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研奖,获批中科协全国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介绍团队开展科普传播教育的情况。



思想政治教育导学团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导师组

阮一帆傅安洲、黄少成、孙文沛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导学团队,目前由院长阮一帆教授带头,集聚了18名博士研究生、27名硕士研究生。团队专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教育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国内研究德国政治教育的主要团队之一,在本领域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

团队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秉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举、严谨治学与人文关怀并行的导学理念,着力构建师生相宜、互助共进的导学共同体。在德行培养上,团队导师通过治学过程的言传身教,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在学术训练上,团队导师积极为学生提供依托国家、省部级课题项目的锻炼机会,鼓励并资助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支持并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理论宣讲、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积极推举学生前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训练,开阔学术视野。

阮一帆正在指导学生

团队导师全程靠前指导,同时搭建高年级对低年级、老生对新生、博士对硕士的互助梯队,形成全方位导学互动模式。在学业和科研之外,团队导师关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问题,在导学交往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明晰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及信息;同时关注学生心理稳定与健康发展,通过交心谈心,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观测把握学生思想心理状态,帮助学生疏解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人生态度。

阮一帆与部分毕业学生合影

团队成立以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培养了一批具备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学科建设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团队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并在《Science》《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同时编著出版《德国政治教育研究》《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发展历史研究》《地学、哲学与社会:走向思辨的地学之旅》《大学生理论宣讲与实践创新案例精编》等多部学术著作,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两年来,团队报送的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被上级部门内参采纳。



智慧地球导学团队

高等研究院(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导师组

陈能成陈泽强、胡楚丽、杨超、张翔、王珂、杜文英、许磊

团队起源于2005年陈能成教授开设的研究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课程教学组,2013年-2021年期间团队举办了200余期《智慧地球》学术论坛,通过国家863、973和重点研发项目10余年的科研合作,团队2016年入选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017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21年团队整体加盟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团队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5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次、省部级青年优秀人才3人、联合国国际电联国际标准副组长2人、编辑5人,研究生107人、其中博士生19人、硕士生88人。目前承担和参与教授12门本科课程和5门研究生课程,主导了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参与了自然资源信息管理与数字孪生工程软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团队近5年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团队获得全球智慧城市创新奖、美国科技研发创新奖、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特等奖1项。

秉承“融合创新、追求卓越”的团队文化,团队聚焦“对地观测传感网”和“时空数字孪生”等 “智慧地球”全域感知与即时呈现国际学术前沿,围绕智慧城市、数字孪生流域、数字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需求,注重高水平科研成果向教材教案的凝练转化,建立了“本研贯通-问题驱动-理论统领--技术牵引-实践落地”五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科研反哺、五位一体、三能融合”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思维、掌握核心技术、勇于参与国际竞争的地理信息系统人才。

团队成立以来,通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等,带领学生开展跨领域前沿交叉研究与工程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前沿技术创新精神与技术集成能力强的地理信息人才。已培养毕业博士生20人(近五年15人)、硕士生80人(近五年60人),近五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论文66篇、6人参与国际标准研制、8人次获国家奖学金、5人获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其中一等奖2人)。毕业生近五年新获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晋升教授2人、特任教授2人、副高职称4人,1人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选测绘地理信息青年优秀人才,4人担任国际标准编辑、1人担任ITU-T国际标准副报告人。

陈能成指导团队老师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陈能成指导学生开展时空信息综合感知基站的研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工部官方微信平台- 

文图来源 | 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综合 | 庞伟红

排版 | 钟祖荣

投稿邮箱:cugyjshxmtzx@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