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人首尔 | 朱金石全新个展“意外美学”4月20日开幕

海报作品/《意外美学 三》局部,布面油画,180 × 160 cm,2018



朱金石:意外美学
Zhu Jinshi: Accidental Aesthetics
2022.4.20 - 5.28
策展人:陆向怡
Curator:Fiona Lu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首尔空间
Tang Contemporary Art Seoul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2022年4月20日在韩国首尔空间,推出中国著名艺术家朱金石个展“意外美学”。展览以聚焦艺术家自2005年以来的抽象绘画作品为主,包括了“厚绘画”系列以及最新的丙烯绘画,共计三十余件作品。展览由陆向怡担任策展人。


《乒乓的故事》,布面油画,180 × 160 cm,2010


作为二十世纪中后叶崛起的一代亚洲当代艺术重要实践者,朱金石实验性的尝试涵盖广泛。在战后和冷战东西方文化激宕的历史洪流中,不懈地推动着亚洲经验,并成为了其中一部分。



《南极也热了》,布面丙烯,180 × 160 cm,2021


艺术家自1979年参与中国最早的当代艺术运动——星星美展,80年代的抽象绘画探索和“公寓艺术”,并于1986年移居德国并见证了柏林墙的倒塌,90年代开始装置艺术实验,以及千禧年以后中国抽象新表现主义绘画与大型装置艺术实践。




或者是昨夜又东风》,布面油画180 × 160 cm,2018


 

抽象绘画一直是朱金石的创作主体之一,艺术家寻视着战后以来诸多艺术类型之间的美学缝隙与板块运动,在抽象主义、东方主义、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之间的斡旋和抗争中,宏观思考着绘画的当代性问题。朱金石不是一个概念主义者,而是形式美学发明者:画缝、厚度、观看角度、流动、挤压、颜料的物质性、空间等视觉形式形塑了他绘画的独特面貌。艺术家不断地寻找新的视觉边界,制造着意外的美学。


《牡丹亭 一》布面油画,180 × 160 cm,2019



展览以朱金石标志性的“厚绘画”系列为主。艺术家利用各式工具将大块厚重的油画颜料涂抹于画布,艺术家不断“堆砌”“搅拌”“提按”,因其夸张的厚度、浓烈的痕迹以及三维的空间感,颜料的物质性凸显出来。超载的美学和立体的视角,革新了对油画颜料与画布的相互承载关系,呈现一种基于时间、坠落感和重力的意外美学,魔力般示予出人意料的观看方式和独一无二的美学体验。继而,艺术家的绘画置放完成了从“垂直”向“梯形”转向,对绘画的当代性的突破也在此略见一斑。

 


《石涛和尚》,布面油画,180 × 160 cm,2018



近几年朱金石创作了一批小尺幅的厚绘画,艺术家认为,小尺幅绘画可以有更多的研究结果,对形成自身绘画系统起到強固作用。“一个艺术家如果一生只完成几百幅作品必然属于一种情绪化表现,或者说沉浸在一种单一细节的渲染过程之中。在近三年的小作品工作中,我不再关心厚度在画面中的重要性,这已经成为常态和习惯。画面的繁简、笔触的大小、作品的方向、色彩亮度、颜料之间的间隙与上下落差,都是我更加关注的方法,它们是决定语言的结构。”



《溅起的彩虹》,布面油画,180 × 320,2019


 
如果说小尺幅绘画是朱金石对于极致细节绘画语言的研究,那么,丙烯绘画则是艺术家保留色彩折射极限的考量。他用不稀释的丙烯颜料直接涂抹画面,几经重复的叠压后,材料的烤漆感、反光感被明显强化,而流动的颜色和多层覆盖的效果,共同使颜料对视网膜产生强烈冲击。尤其当这样的丙稀绘画以巨幅的形态出现在建筑空间中时,气势恢宏的感觉不仅更加突出了当代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的丙烯材质,同时也暗含了当下工业生产、屏幕多媒体的超饱和视觉语境。




《地中海》,布面油画,180 × 480 cm,2017


 

美学的意外是语言的塌陷,也是物质的涅槃,所谓“物初有终,法无有尽。是故此珠(物),横绝煨烬。”(南宋 释居简)身处复杂而又未知的当下,人心需要再古,万物添翼自语,艺术所赋予的意外可能性、邂逅与惊喜或许正是疗愈和希冀之所在。
 
陆向怡
2022/4/7



《红印 一》,布面油画,45 × 50 cm,2021





《春眠主义 三》,布面油画,45 × 50 cm,2021









关于艺术家





朱金石,1954年出生于中国北京,是中国抽象艺术和装置艺术最早的实践者。80年代初开始抽象绘画创作。1986年移居柏林后又转入行为、文字、装置等艺术实验,1994年之后往返柏林北京之间,现工作和生活于中国北京。

朱金石多次举办国内外重要展览,他的主要个展有《李白雪》,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0);《木·字》,南池子美术馆,北京(2020);《时间的船/拒绝河流》,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8);《甘家口303》,艺术门,上海(2018);《颜料的空缺》,艺术门,新加坡(2017);《朱金石》,元典美术馆,北京(2016);《朱金石》,Blum & Poe画廊,纽约(2016);《颜料的演绎》,中间美术馆,北京(2015)等。


他的部分群展包括《中国当代艺术三部曲:超越伤痕》,韩国釜山美术馆,韩国釜山(2020);《绵延 - 变动中的中国艺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北京(2020);《AND NOW》,白兔美术馆, 澳大利亚悉尼(2020);《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2020),芝加哥大学斯玛特美术馆和莱特伍德659空间,美国芝加哥;《开幕展》,鲁贝尔美术馆,美国迈阿密(2019);《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洛杉矶郡美术馆,美国洛杉矶(2019);《红色童话: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澳大利亚墨尔本(2019);《抽象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上海(2016 ),《中华廿八人》,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美国圣安东尼奥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2015);《Alone Together》,Rubell家族收藏展,美国迈阿密(2013);《超设计》,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中国上海(2006 );《定向:第四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土尔其伊斯坦布尔(1995);《中国前卫艺术》,柏林世界文化宫,德国柏林(1993);《第二届星星画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1980);《第一届星星画展》,北京北海公园画舫斋,中国北京(1979)等。他的作品被海内外众多国际公共机构及私人收藏。


回顾朱金石过去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抽象绘画与观念装置艺术是两条互为平行又对抗的延展脉络。朱金石的创作从抽象绘画开始,装置艺术脱离绘画而独立,又赋予绘画新的形态。只有把两者联系起来观看,才能直观触及到朱金石作品中令人震撼的美学价值。


 1979年中国美术馆外东墙《星星美展》现场,画面中部为朱金石的三件作品



朱金石的绘画创作最先受现代主义的影响,他的三件作品在1979年中国首次前卫展览《星星美展》中展出。作为中国最先开始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朱金石最初尝试以随机性的笔画和有限的颜色来创作抽象画作,并逐步发展出今日独具一格的重色厚涂的“厚绘画”风格。他一反西方90年代之后的构成主义、新几何主义的抽象绘画主流,在过往二十多年北京柏林往返中,宏观比较了艺术之间的差异,尽管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白发一雄 (Kazuo Shiraga)80年代的强势风格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但当他2000年后重归绘画时,则更加关注认同阿尔伯特·厄伦(Albert Oehlen)、塞西莉布朗(Cecily Brown)等新锐艺术家的创作方向,注重自己的体验,无视传统抽象主义的单一理念。 


《莴笋》,纸上油画,46 × 38 cm。首展于1979年中国美术馆外东墙《星星画展》,被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收藏
 

“与现代抽象主义的形式韵律主要依赖自我表现的笔触魅力不同,朱金石“厚绘画”的表现力更多地来自物(颜料)自身的倔强和流变。”(高明潞语)他以强烈、张力极强的手法,用调色板、砌墙抹刀、木铲、十五公分的画笔等将颜料重色厚涂于画布之上。绘画二维空间的塑造及抽象绘画史上被强调的精神性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取而代之,他的作品在材质的作用下凸显出极具雕塑感的三维样式,画面上的空隙、断裂、留白、厚度、颜料形成一套自属的视觉系统。这种纪念碑般的物体感,使朱金石的绘画作品不仅成为一种空间的艺术,也成为一种观念的艺术。
 

《绿屏》,布面油画,100 × 450 cm,1985

 


相对于先有的空间性的绘画经验,朱金石对观念、行为和装置的探索始于旅居德国的80年代末。他主动消解已有的形式主义的经验,加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1988他制定了一个“方阵”艺术项目,作品设置了一立方米的亚麻布在德国柏林,一立方米的宣纸在北京,通过展示、访问、参与、障碍四个部分来实现其中的对立与联系。1989年,他创作了作品《放逐》,一个自制的木筏上绑上许多中国出口的酱油,描述了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追逐。90年代的中国公共展览空间处在相对缺失的状态,这促使一批移居海外的艺术家将私人寓所开辟为实验性的展示空间,朱金石在北京甘家口的居所也成为当时艺术家们活跃的聚集地。


《方阵计划》,一立方体宣纸在北京,宣纸,100 x 100 x 100 cm,北京,1988


《水面上的宣纸》,行为,北京,1995



而让朱金石蜚声国际的,是他在装置中对宣纸、竹子等材料的令人惊异的使用。在诸如《无常》、《船》、《宣纸道》等作品中,纸张本身的物理特质和文化属性被消解,柔软的纸张被赋予建筑的体量,轻盈堆迭为繁复与坚韧。在敞开的空间内,艺术由私密转向为公众,作品与空间一起延展成为特殊的结构景观。



《无常》,装置:宣纸,宋代碗,水,冬瓜,尺寸可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北京,1996




《面壁》,装置:宣纸,竹架,尺寸可变,克鲁勃美术馆,柏林,1996



《宣纸道》,装置:宣纸,1800(高) × 300(直径)cm,温哥华美术馆,温哥华,1997




作为中国抽象和装置艺术最早的践行者,朱金石的创作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这种特质依旧持续地存在于他当下的创作之中。他的创作不受限于艺术媒介,不局限于时代,超越地理和东西方身份认同的差异,转而以宏观的视角,在当代全球文化背景下,勾画出一部个人的艺术演进史。


《从有限到无限》,综合材料装置,600 × 400cm,今日美术馆,北京,2007



《时间的船》,装置:宣纸,棉线,细竹,1500 × 960 × 750 cm × 2,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8



朱金石参展“中国当代艺术三部曲:超越伤痕”,釜山美术馆,釜山,2020



 



关于策展人



陆向怡,1992年出生于湖北,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览部总监。策展方向包括艺术家群体代际研究、性别研究、时尚与虚拟艺术等,尤其关注于中国90后、00后艺术家所带来新兴艺术现象的研究;致力于挖掘年轻艺术力量。策划的展览包括:“岳敏君:拈花一笑”(2022)、“间有闲时多云到阴”草场地春季艺术季(2022)、“记忆、戏谑与意识流”(2022)、“全球之歌”(2022)、“低烧的绘画”(2021)、“李尓鹏:控制”(2021)、“郭宇恒个展”(2020)等,曾入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计划”(2018)。





关于首尔空间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首尔空间于2022年3月全新设置开放,成为继北京第一和第二空间、曼谷空间、香港空间、香港艺术基金会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位于亚洲的第6个空间。首尔空间位于江南区当代艺术核心地段的SongEun ArtSpace大楼一层大厅,面积640平米,此区域以举办重要的国际展览和推介杰出的外国艺术家而闻名,周围亦有众多有国际影响力的画廊和艺术机构,在韩国当代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尔空间位于江南区核心地段的SongEun ArtSpace大楼一层











北 京 | 香 港 | 曼 谷 | 首 尔
BEIJING | HONG KONG | BANGKOK | SEOUL
韩国首尔市江南区狎鸥亭路75街6号B2, 06011
B2, 6, Apgujeong-ro 75-gil, Gangnam-gu, Seoul, Republic of Korea, 06011
T: +82 2 3445 8889 | info@tangcontemporary.co.kr
www.tangcontemporary.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