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们的故乡是地球
这是童书妈妈的第237篇分享
在新浪微博@童书妈妈三川玲也联系得到我
我们都是地球人,为什么不呢?
我的家乡在四川,我先生的家乡在河南。我女儿出生在广州,她长到7岁,有三年在广州,有四年在北京。
有广州户口的她,不会说广州话,有河南籍贯的她,不会说河南话。她只会普通话,偶尔带些北京腔,她会一点外语,在国外旅行也会学几句萨瓦迪卡、Ciao、Bonjour什么的。
我问她算哪里人,她并不愿意沾北京人的光,说,自己是混合地方人。
记得二十余年前,我独自去广州读大学,师姐传授我生存精囊:学广州话是第一要务!于是,宿舍里面广州本地同学,每天的一大工作是教我们广州话,我们在一个月内学会了听粤语广播,而且字正腔圆唱起了“喜欢你,那双眼动人”。
但我的广州话学习,也停滞于第一年。因为周围人,老师同学和卖东西的叔叔阿姨,都跟我说普通话。如今,连香港人的普通话,也比我当年去广州的时候广州人讲得顺溜。广州人最近还经常有“保卫粤语”的运动,因为连土生土长在广州的小孩,也不太会讲广州话了——“识听不识讲”。
因为奶奶不太会普通话,所以小丸子会听懂河南话,有时候还学几句逗奶奶开心;我给她读绘本时候,有时候会奉上一个四川话版本,她听得很高兴,我兴起之时,会一个下午都跟她说四川话,但她能灵活使用的,只有一句:干啥子?
我有时候在想,这些数量庞大的只会讲普通话和英语的混合地方人,将来会怎么样生活,他们会如何定义自己的故乡,他们的乡愁会是什么?
当我们在中国的时候,我们是北京人、广州人、四川人、河南人;当我们去亚洲其他国家旅行的时候,我们就是中国人;当我们前往全世界上学、工作,乃至生活的时候,我们就是亚洲人;在未来,当我们可以前往太空、登陆其他星球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是地球人。
我们的故乡,可以是某村,也可以是某区、某市,也可以是某个国家的北方和南方;当然,也可以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甚至是某个大洲;或许,我们的故乡,应该就是整个地球。
在我们的足迹,已经可以到达全世界,当我们的选择,已经可以如此多样的时候,做一个地球人,为什么不呢?
我身边有不少国际友人。其中一位是在《时差绘本联合国》做总联络的道旸。他是法国英国双国籍人,会七八种语言,绘本中涉及到外联的工作,总是由他承担。他住在北京胡同的平房里,骑一辆很破的旧单车,每次聚会时他都把车停得远远的,怕丢人。但他做绘本策划和翻译的工作,又是类似志愿者性质的,他并不在乎钱。
后来,《时差绘本联合国》受法国政府邀请去参加法国书展,大家顺道去道旸的故乡普罗旺斯,才发现他家其实是一个富足之家。他之所以在中国的几年,以很清贫的生活去度过,真的是他自己喜欢。
我也就此理解了,他会用几个月的时间,搭一艘船前往南美,随机地在每个城市之间游荡。我也更加理解了,他最近要告别北京,前往下一站日本居住。
这令我想起写《寻路中国》和《江城》的何伟。何伟是美国人彼得·凯斯勒的中文名,他是普林斯顿的高材生,却选择到中国做了几年国际志愿者。他所记述的在中国经历和思考的作品,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看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如今,何伟和他的家人,正在埃及进行他的体验式生活,继续观察、思考和写作。
小丸子这一代的孩子,他们已经和法国的道旸、美国的何伟一样,在很多地方生活和学习,他们在假期和父母一起去国外旅行度假。
未来,他们可以在其它国家读书、工作、生活,学会很多种语言,既喜欢吃意大利面也喜欢吃饺子,既喜欢打乒乓球也喜欢滑雪,既看西游记也看冰雪奇缘……
地域、户口、国籍什么的限制不了他们,他们必然是全球化的一代,和其他国家的孩子一起分享彼此的知识、文化,情感和生活。
地球人的生命,有多少种可能?
小丸子在巴黎旅行的时候,曾经在留学生雯子姐姐的床铺上呼呼大睡倒时差。等她醒来,看见雯子姐姐美丽的房间,跟雯子一起吃饭看绘本游巴黎之后,她表示长大了也要到巴黎读书。
今年我们去希腊时,住在女设计师kalli的家里。kalli曾经在伦敦留学,有一个荷兰男友。她曾经在中东国家工作,后来回雅典,用五年的时间设计完成自己美丽的家。同时,她在选择了在家SOHO,不再为上下班通勤耗费宝贵的光阴。
kalli的生活、见解、爱好,乃至生活,跟我们,以及我们在北京的很多很多朋友都很相像。以至于很多时候,我觉得Kalli就是我的某个老朋友,根本意识不到她其实是一个我才认识几天的外国人。
一位法国专栏作家Fenni找我探讨做儿童杂志,她已经在中国呆了二十年,“我靠给外国媒体写中国过日子”,她说。春节的时候,Fenni带着女儿去了泰国,“我在中国,我妹妹在埃及,我哥哥在美国,我爸爸妈妈在法国,我们约好在泰国见面,一家团聚”。我想,有一天,小丸子们长大了,我们会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家庭聚会?
我不知道,小丸子这一代人,长大了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拥有什么样的事业,和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和什么样的人组成家庭,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但我知道,这一代的孩子,可以看到并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们将不会为人生设限,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能够掌控自己的人。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我想,应该首先尊重的是,“一个生命”;然后,是“一个人”;再然后,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再然后,是“爱好、兴趣”;再再然后,才是“文化、信仰、性别、肤色、民族、国籍”;最后,才是“学历、收入、工作、房子和车子”。
可惜的是,在现实中,我们最先考虑的,竟然是在生命里的最后一项!
有时候,我就会想,当我们纠结于“工作和收入”的时候,我们不妨往上想一想我们的“文化和信仰”、“爱好和兴趣”,“生活的方式”……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总是在生命的枝节里打转,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却丝毫没有接近生命本来的价值。
从孩子开始,怎样做一个地球人?
怎样做一个地球人?这看起来很博爱,很宏大,但实际上,却又无比现实,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在中国,每年,有一亿人迈出国门,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出差,在几乎任何的地方,你都会遇到中国人;每年,也有50万中国孩子前往世界各地的学校里求学,学习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下的知识;每年,也有几十万的家庭,移民到世界各地,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那里的一份子……
更不用说,在纽约、巴黎、伦敦、东京,你都会买到Made in China的东西;在中国,你可以同步看到全球首发的美国电影,一齐用到和任何地方同步的手机;而通过互联网,你可以知晓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和任何你想交流的人聊天、通信……
当我们越来越同步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将不再以地域、国家、肤色等等传统的方式来划分,而是以价值观、爱好、兴趣、经历、生活方式等等新型的方式来归类。
这么说吧,一个在北京上学的,爱好美剧、喜欢艺术、倡导环保、热衷户外的中国年轻人,和身处世界各地的同类人之间成为朋友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他和家乡的同学、亲戚之间。
就像我可以瞬间和希腊雅典的Kalli成为朋友,却对家乡重庆的中学同学“挣多少钱、做了什么职位”的问题,无言以对。
我相信,世界上各地域、国家的发展,总的趋势肯定是朝着文明的一方融合的。
当我们知晓地球上在文化、生活、科技、法律、环境、教育等等的方面,已经有很好的理论、实践的时候,作为“地球人”的一份子,我们应该跨越狭隘的观念,去彼此吸收、借鉴,而不是嘲讽、拒绝,或者以各种借口,阻止人们去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当我们是一个地球人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在巴黎的塞纳河畔说,“还没有我们中国的楼高,太不现代了”;我们就不会在印度的德里说,“吃饭直接用手抓,太落后了”;我们就不会在瑞士的洛桑说,“坐火车都不查票,太容易逃票了”……
反而,我们会感叹每个博物馆里的雕塑、绘画、器具、文字,它们记录和代表的人类历史与文明;我们就会欣赏每位作家用每种语言所书写的书籍,它们记载了文化的进程和思考;我们就会为世界每个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创新发明喝彩,因为这最终会造福每一个地球人。
既然是地球人,就应该平等自由地享有地球上的文明和进步,就应该彼此分享科技的发展,就应该彼此互相宽容和接纳,就应该互相尊重并享受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也为成为地球人做好生活和知识上的准备呢?
一、爱护地球上的所有的自然环境,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海域、每一片天空、每一种植物和动物。
二、学习地球上每个领域内最好的知识,任何一个发明和创造,都应该让所有人共享。
三、彼此尊重不同的文化,彼此融合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和生活没有对错高低之分,互相的融合才会彼此认同。
看起来,这有点像是“地球人”的宣言了,但我想说的,其实特别简单,还原到生活里,在每个人、每个孩子的身上,就是:
一、无论在哪里,都要热爱动物和植物,不要乱扔垃圾,破坏环境;
二、爱看书,爱学习,爱思考,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热爱体验各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从语言、美食,到传统习俗。
当我们这样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也自信了很多,快乐了很多;你的朋友多了很多,互相之间友爱了很多;你的生活,可以选择的方式,也就多了很多。
备注:本文题图来自于绘本《地球之舞》,作者:琼安•赖德 (Joanne Ryder) ,插图:诺曼•高柏堤 (Norman Gorbaty)。
点击左下方 阅读原文 可以进入童书妈妈市集
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分享全球教育新知
原创童书出版|童书妈妈市集|活趣之家活动
本平台文章皆为原创
任何媒体(含报刊网络电视微信公号)转载需取得授权
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
ts-mama@qq.com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益,就点击下方的广告表示鼓励
这会给童书妈妈带来小额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