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的逻辑,99%的家长可能都搞错了!
这是坚持原创的童书妈妈第471篇分享
童书妈妈出版三川玲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会不会,我们所担忧的,并不真实;我们所焦虑的,其实并不存在;我们争取的,也没那么重要;我们付出的,并不值得;我们所努力的,方向根本不对,我们得到的,其实,并不是内心最想要的。
中国的父母,为孩子的教育简直是操碎了心,也拼上了老命。
今天我们春节去了澳大利亚,那里的房价最近几年飞速地上涨。而现在我们在加拿大,听说温哥华等地刚刚在8月1号颁布了外国人买房加税的政策。据说,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和中国移民的购房热潮。
我跟在国外从事地产专业的朋友交流,他们说,中国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而移民的,占据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
证据之一,就是这些家庭来到国外之后,置业的首要问题,就是问学校,而最喜欢购买的,就是学区房。以至于,很多外国人是因为中国移民才知道“学区房”这个名词。
其实,这只是中国家长重视教育的一个方面罢了。
而且,不仅是中国,在国外也同样有很多的家庭非常地重视孩子的教育,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可以说是人类普遍的现象——只不过因为国情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罢了。
也就是说,全世界的任何地方,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只要是父母可以付出的,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为之付出的。
这背后的逻辑,往往就是“送孩子进入好的学校,给孩子好的教育资源,考入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获得满意的工作,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拥有更高的人生成就”。
那么,我就很想问了,这个逻辑,到底是不是成立呢?这些家长的付出,到底有用没有呢?为了孩子的教育,这些家长的牺牲到底值不值得呢?
会不会,我们所担忧的,并不真实;我们所焦虑的,其实并不存在;我们争取的,也没那么重要;我们付出的,并不值得;我们所努力的,方向根本不对,我们得到的,其实,并不是内心最想要的。
说实话,我心里一直都有存疑,但却一直也都没想明白。最关键的是,如果这个逻辑不够严谨,那么,什么样的逻辑,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所成就呢?
这是一个难题。
德雷尔太太因为生活所逼,带着四个孩子,来到希腊的一个小岛生活。在这里没有学上,孩子们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序文:一个英国家庭的教育启示
最近,因为一个英国家庭的经历,让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的思考。
这是一个英格兰的普通家庭。父亲意外身亡,母亲带着四个孩子艰难度日。由于薪水微薄,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于是,他们被迫举家搬到生活成本更低的希腊科孚岛上。
这是无奈的、被动的选择,根本无暇考虑那里的学校如何,医疗条件如何,更不用说什么学区房和名校了,能够生存下去就不错了。
四个孩子,老大是个男生,怀着作家的梦想——也就是说,不上班整天到处瞎混。老二也是个男生,喜欢枪械,为此没少惹是生非;老三是个女生,智商基本堪忧,不爱学习整天想着恋爱;最小的儿子,只对各种动物感兴趣,刚刚上小学就被学校认定为“不可救药”。
这一家人,来到语言都不通的希腊小岛,基本上就是放弃了成就事业,继续学业的可能。
说实话,这位母亲,不是不想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但实在是负担不起,只能先活命再说了。
后来,有一位亲戚前来岛上探访,看到这些孩子不上学,没工作,每天在岛上混日子,非常地气愤,就劝告他们回到英国,并愿意承担孩子上学,就业的费用。
这位母亲自然就心动了,然后,就问到这些孩子要不要回到英国伦敦,过上正常的生活。
但是,孩子们因为在这里异常地自由,虽然艰苦但都自得其乐,于是都拒绝回到英国。这位“不负责任的”母亲,就听从了孩子的建议,继续留在了岛上。
他们一共在这里居住了五年。大儿子在这里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二儿子为了恋爱学起了希腊语,女儿也找到了一份工作,小儿子跟随在这里考察动物的研究人员学习,还在家里建立起了一个小型的动物园。
后来,他们因为战争离开了希腊。再后来,大儿子成为了英国殿堂级的作家,写出了里程碑式的《亚历山大四部曲》,还担任过外交官,出使中东和地中海国家。小儿子虽然只上过一年小学,却成为了著名的动物学家,有三个名誉博士头衔,写了38本书。而二儿子也成为枪械和运动方面的专业人士,女儿后来也写了关于人生经历的书籍。
这个家庭就是在英国挺有名的德雷尔一家。母亲叫做路易莎·杜雷尔Louisa Durrell,大儿子叫做劳伦斯·杜雷尔Larry Durrell,二儿子莱斯利·杜雷尔Leslie Durrell,女儿叫做玛格丽特·杜雷尔Margo Durrell,小儿子叫做杰拉尔德·杜雷尔Gerry Durrell。
小儿子所写的记录他们一家在希腊生活经历的《希腊阳光三部曲》,是英国中小学生的制定读物。
看到这里,我知道马上就有人会说,那是人家运气好,有这么好的孩子,能够自己学习,才取得了那么辉煌的成就。
是的,我承认这是个个例,不能就此来说“学校教育并没有那么重要”,“还是让孩子按兴趣自由发展的好”等等。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却从中悟到了另一层的道理,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下。
大儿子劳伦斯·杜雷尔不想做职员,梦想成为作家。在岛上,他自由地写作,第一次有作品发表。后来,他和亨利·米勒一起编杂志,并写出了可以载入文学史的作品,还成为了外交官。
其一,教育,不可复制。家庭教育不可复制,学校教育也同样不可复制。
是的,德雷尔一家的教育经历,不可复制。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可能复制到另一个家庭。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一个学校的教育方式,也不可能从一个学生复制到另一个学生身上。
很多人很容易想明白每个家庭的孩子不可复制,但是却又相信,好的学校总会让孩子受到的教育好一些,成功的几率大一些。
其实,都是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总有一些好学校出了那么多的好学生呢?
我的一位朋友说,“什么是好学校?你把好学生放在一起,那不就是好学校了吗?”。
是的,从总量上来看,的确是好学校出来的好学生多一些,这就很容易造成一个错觉,就是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会受到好的影响,从而会更容易接近成功。
名校的学生成功的几率更大吗?我并不这么认为。就像是科学的实验,必须要经得起反复印证一样。我们来看看这个论断是否成立。
教育这门学科,其对象是人,同一个人不可能再次经过同样的教育,得到同样的结果——更不用说不同的人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出现的千差万别的结果了。
我们往往会被数据所迷惑,比如某某学校出了多少个首相、部长,某某学校出了多少个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某某学校出了多少个商业巨子……其实,这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人,跟你也同样上了这所学校,是不是也成为科学家和企业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学校教育有用没用?当然有用;学校教育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学校再好,也不意味着你的孩子也就好;老师再好,也不意味着你的孩子可以学得好。我们把孩子送入好的学校,并不意味着进了所谓的“保险箱”。
这么说吧,好的教育资源,要和孩子的具体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用。否者,并没有什么用处。
这一条,其实是想说明,外部环境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家庭的贫富,教育资源的多寡、所上学校的优劣,甚至家长本身的学识,这些都只是辅助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当然了,如果本身家庭条件不错,也没有必要故意去抵制更好的教育环境。但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而超出自己能力之外,还要为此牺牲家长的事业和生活,就真的没有必要了。
二儿子莱斯利·杜雷尔,喜欢枪械,运动。在岛上为了爱情而自学了希腊文。后来,他成为了枪械、帆船运动的专业人士。
其二,教育,就是个人。每个人的教育,要从内而外,自下而上。
我们经常发现,同样一个家庭里,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就算是双胞胎也会差别很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每个孩子的差别呢?
我经常说,地球上现在生存着70亿人,那么,其实就应该有70亿种教育。从培养成才的途径来看,就应该有70亿种成功的方式。
那么,会不会是教育的悲哀呢?是不是家长就没有办法来指导孩子的教育呢?
其实,这是一个好事情。要知道,我们培养孩子,不是生产产品。我们不能把几个孩子中的一个培养成为伟大的人,从而就算是教育的成功。
就如同你有三个孩子,你不能只夸耀那个最有出息的老二,而对老大和老小视而不见。你们家出了一个杰出的孩子,并不意味着是你家庭教育的成功,你也不能因此而将自己的教育方式推而广之。
每个孩子都是你的孩子,如果你冷静地想想,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成就与否跟自身的关系,要远远大于你施于他们的方法。
为什么重视每个孩子的不同,反而是好事情呢?很简单,因为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
我们经常说的“人人生而平等”,不是指的生下来的家庭环境是平等的,而是指每个孩子对自己生命的发展,都是平等的。我们经常说“教育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的权利”,也不是说把孩子送到学校,让他们优胜劣汰,而是指的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帮助他们找到自我的价值。
这就是教育的由内而外,从下往上的途径。
很多家长没有考虑孩子的“内在”,一味地强调“外部”。于是,拼尽全力去给孩子提供所谓的最好的教育。
可是,如果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很多的孩子根本不适合上所谓的名校。在这里,我并不是说这些孩子不优秀,而是他有更适合自己的成长途径。
我们送孩子进名校、报名师、选热门专业、找高薪工作,其实和包办孩子的婚姻没什么差别。王子那么少,就会造成女孩子之间的竞争,所有的女孩子都要去穿那只水晶鞋——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一样的。
但其实,不是每个女孩子都喜欢王子,也不是每个女孩子都热衷当王妃。在教育上,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必须要上大学,都要学热门的行业,都要死命地考进世界名校。
做为家长,我们已经渐渐地知道了,要给孩子恋爱和婚姻的自由,让孩子找自己喜欢的人相伴一生。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却还是有包办的思想,认为只要把最好的教育给孩子就好了。
虽然有家长会说,孩子那么小,当然要家长来做主了。但是,孩子虽然很小,却有寻找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的权利。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的生命,不遵循教育的规律,当然就会强加给孩子自己的意图了。
我很想问一问那些花了大价钱送孩子进名校的家长,你是否每天花一些时间,陪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每天的收获是什么,有哪些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情;孩子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孩子最喜欢的书是哪本,最喜欢的老师和同学是谁;孩子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崇拜谁;孩子做什么最快乐,做什么最烦恼……
我觉得,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才能给孩子相应的教育资源,并且,还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然了,那些说“小孩子知道什么”的家长,是不用听这番话的。
让我们来理想一下教育的状况,就是全中国的大学都和北大、清华一样,全中国的中小学也都是海淀名校,全中国的幼儿园也都是史家胡同。那么,这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吗?
当然不是!我身边有朋友竭尽全力地把孩子送入名校的,也有上了名校又把孩子转出的。
教育说起来也很简单,就像我们吃饭一样,有的人是米肚子,有的人是面肚子,有的人喜欢吃西餐,有的人喜欢吃中餐,有的人适合吃肉,有的人适合吃素,有的人口味偏辣,有的人口味偏酸……你非得说最好的饮食就是西餐,最好的口味就是辣味,根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情况,长期吃下去,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出问题的。
这一条,其实是想说明,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古今中外都倡导最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可是,我们很多的时候,根本不考虑孩子是什么材料。不管是钢铁还是木材,都放进炉火里去锻炼,钢铁倒是更坚硬了,木材却被烧成了灰炭。
女儿叫做玛格丽特·杜雷尔,她有些笨笨的,也不爱学习。在岛上,她成为了一位伯爵夫人的伴读,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后来,她也写了关于自己生活的书籍。
其三,成功的标准,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们对成功的标准,太单一了,太结果导向了。说白了,就是有钱。
我们习惯把成功和金钱划等号,金钱,似乎就是成功的必然结果。这样对成功的定义,到底有什么坏处呢?
很简单,就是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一切都会指向这个结果。
学专业,要学热门的,毕业后好找工作的,报酬高的,能赚大钱的;学运动,要学能够当职业运动员的,还要选回报高的,不能选冷门的;学艺术,要选能够出作品的门类,能够当艺术家的,能进入拍卖行的。
但是,真正的企业家,政治家,艺术家,运动员,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吗?我知道,有人会说,这样目的性强也不错啊。但是,我想说,如果一个孩子的内心不够热爱,就算你给他规划了一条光明大道,他也是很难走下去的。
为什么呢?任何的一条道路,要想成功,其实都是很艰难的。而支撑孩子走下去的动力,绝对不会是金钱。换句话说,仅仅为了金钱而去学习、工作,其实距离金钱也就越远。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让两组人来做同样的游戏。每次完成的时候,一组给报酬,一组不给报酬。每次游戏都增加一些难度,过了几次之后,都不给报酬。
结果呢,原来不给报酬的那组,完成度依然很高。而原来给报酬的那组,因为没有了报酬,完成度非常低。
这说明,用金钱来驱动,其实是很难持久的。
一个游戏尚且如此,一个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很有可能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呢?又怎么可能只用金钱来驱动呢?
我们都知道,任何的事业,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可想而知,当一个人因为金钱而从事某种工作,又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像游戏的那组人一样,会退缩和放弃。但是,这样的人也就距离真正的成功越来越远了。
那么,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只有提供了独特价值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如果一个人在一群人之中,提供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获得这一群人的范围内的回报;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国家之中,提供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获得这一群人的范围内的回报;如果一个人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提供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获得这世界范围内的回报。
古往今来,商业、艺术、思想……所有的领域之内,从达芬奇到梵高,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洛克菲勒到乔布斯,概莫能外。
这一条,其实是想说明,成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金钱是成功的副产品。如果我们遵循了先实现价值,金钱根本不是问题。
就像爱因斯坦不会为了金钱而去研究相对论,但是他发现了相对论后,想获得金钱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
小儿子杰拉尔德·杜雷尔,酷爱各种动物,只在英国上了小学一年级,就被学校视为不可救药的坏学生。在岛上,他跟随动物研究者自学。后来,他成为了博物界、动物保护界的杰出人士。在大哥的建议下,不爱写作的他拿起了必,结果一生写了38本书,有很多还是超级畅销书。
其四,成长的方式,教育的方法,成就的获得,有很多途径。
教育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谋稻粮,为了成伟业,为了得财富,为了天下扬名,那么,这都是结果导向的。
如果用结果来倒推教育,那么,就把教育当做了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你会发现,这样看待教育,很痛苦,很艰难,效率很低,概率很小。
相反,教育和学习是人生而为人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热爱学习,才会拥有完整的人生。那么,你就会发现,学习的领域有多么广泛,学习的方法有多么的多样,成才的途径千千万万。
明白了这个逻辑,我们就会豁然开朗,原来教育是如此容易的一件事情,真的是SO EASY!
一、每个人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是不同的,这不用阐释了。那么,我们要再进一步,来肯定每个人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承认了这一点,就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学习,去和别人去比较了。也就不会纠结于什么名校了。
二、寻找发自内心的兴趣。兴趣有很多种,有父母期望的,有社会引导的,有金钱和名利驱动的,而只有一种是可以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的,就是发自自己内心的。这是源自基因,融合了后天环境的东西,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可惜的是,很多家长早早地就给扼杀了。
三、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学习有普遍的规律,那是基于同一个领域内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同时,有很多的时候,也是束缚创新的绳索。如果我们对某个领域内真正感兴趣,会知道哪些是要遵守的规律,而哪些是要打破的束缚。
而所谓的价值,就是在打破旧规的时候来体现的。这就是所谓的创新的价值。所以,只有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学习,才有可能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方式。
讲述德雷尔一家的故事,绝不是把他们视为榜样,要学习他们。也不是说他们家的四个孩子就有多么的杰出。而是提醒各位家长,他们被迫在语言不通、没有学校的岛上的五年,其实学到了很多真正的有用的知识,每个孩子也在探索自己的内心。这些孩子们并没有被耽误什么,反而找到了一生的方向。生命有时候就是这样,你尊重了它,它就会回报于你。
结语:成功的逻辑,是尊重生命,自由地发展。
综上所述,我觉得,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果我们非要给出一个所谓的“成功的逻辑”的话,其实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人从内心出发,寻找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天分,通过适合自己的各种途径来学习,寻找到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然后根据价值的大小,获得相应的成就。
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要把每一项都去满足,也不能把每一条清晰地、具象地写成指导手册,而且,也并不能保证按照这样去做,就一定能够收获成功。
但是,这正是生命的奇妙之处。这个逻辑最好的一点,就是尊重了生命的权利,让每个人能够自由地发展。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最终,我们都会发现,生命本身不就是一个过程吗?如果我们早一点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算是对得起生命的这次旅程了。
-END-
三川玲 儿童教育作家,童书出版人。我知道你们隔着手机也能感受人的内心,所以这是我真诚的表达。
白滔滔 前媒体人,曾经供职于《新周刊》、《南方都市报》,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新媒体“童书出版妈妈”联合创始人。他是八岁女孩小丸子的爸爸。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新生代家庭教育资源真诚分享
孩子最宝贵的是时间
所以真诚的选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