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父母的作用是有限的,同伴的作用是神奇的
这是坚持原创的童书妈妈第480篇分享
童书妈妈出版三川玲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童书妈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SAY U SAY ME 47 | 请承认父母的作用是有限的吧,以及美国心理学家证明: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不了多大作用,在孩子青春期,各位家长的感受也许更深。那么,起作用的是什么?是如何起作用的,不妨看看本文。
是什么,让孩子不再是宅男索女,可以充满自信地在众人面前表演;是什么,让孩子不再厌烦阅读和写作,探讨《罪与罚》的深意;是什么,让孩子真正“看见”了身边的人,关心他人,宽容弟妹;是什么,让孩子不再孤傲冷漠,开始留意到家务的存在,会主动帮家长的忙;是什么,让孩子远离手机和游戏,说:我宁愿不要手机,让我在这里多玩几天。
这是一场青春期实验,实验发生在今年夏天的四期夏令营里。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与点社夏令营创办人大米老师的观察。
7月18日始,8月12止,与点社2016年的四期夏令营完满结营。
这不仅是一次青少年的夏令营,更是一次结伴成长的实验营。所以,以下的文字,既是与点社的一个结营报告,也是一次青少年结伴成长的田野报告。
同伴教育:我们发现了一个成长的秘密
与点社夏令营是在童书妈妈三川玲的大力推动与支持下才得以顺利举办的,所以,我在8月下旬就到北京“汇报工作”去了,并在“童书妈妈读书会”上就办夏令营心得做了分享。
童书妈妈读书会向来以高质量分享闻名,为此我紧张地准备了两个晚上,全盘梳理了四期夏令营的前因后果。
然后,清晰地看到“结伴成长”作为一条主线和核心诉求的存在——激发同伴的力量,推动孩子做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打开身心,享受社交,深度交流,发现自我……
假如将这四期夏令营看成是一个实验,那么,可以说,我们对结伴成长模式的探索基本成功,并且效果超出了我们预期。
我们切身感受到同伴教育的效率,不仅事半功倍,而且有时可能还是青少年教育唯一可行的方法。
夏令营每期的五天,是一段孩子们之间,孩子与我们之间,彼此生命交错的美好时光。多层次的频密互动,想象力的互相激发,爆炸式的笑点,这些,如果不是结伴,又怎么能够进行?
我们常常感叹,作为老师也好,带领者也好,从孩子们身上学到的,也许比他们从与点社得到的更多。这就是结伴成长的魔力。
结伴成长的模式:我们把孩子放在一起,做了些什么?
11岁的萌宝康康,从来没有爬过山,刚来时见到一只蚂蚁都会嫌弃;然而在第三天,她完成了自己的“处女爬”,而且是全程办没有石阶,有的路段还需要用棍子开路的8公里。
那么,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再次回顾一下我们的主题——
自我管理系列:时间管理、营员主持、养成好习惯等;
打开内心系列:语言艺术表演沙龙、社交游戏、彩脸派对等;
深度交流系列:即席演讲、辩论、本期独有主题交流等。
总的来说,大朋友更喜欢“烧脑”,像演讲与辩论以及各种主题性的深度交流;小朋友更喜欢语言艺术表演沙龙和彩脸派对,但无论哪一方,都喜欢游戏,特别是餐桌游戏和一些带有心理学色彩的游戏。
当然,我们所有的活动和课程,都努力把它做成游戏,因为欢乐的气氛是教育的催化剂,而“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有一天,我们发现第一期的天翔把他的QQ签名改成了这个:乐趣都是建立在“不要脸”的基础上的,放得开才能玩得嗨。哈哈,这位采蘑菇的孙小圣在彩脸派对上画的彩脸就是孙大圣。
每个与点社的营员都知道“不要脸”的含义,这三个字是我们的“打开系列”所致力要达到的目标。
一个人和一群人:亲身体验“联结”的感觉
如果不来夏令营,孩子们会在家做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许多孩子,尤其是女孩子,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宅在家喽,每天睡到自然醒,吹空调、听音乐、看剧以及在班群聊天,就是一个神仙一样的暑假。
爸爸妈妈们多半不喜欢这个回答,但它却是个很自然的回答:
一,青春期需要建立一个隐秘的内心世界;
二,社交的确比独处要费劲;
三,被貌似应有尽有、唾手可得的网络世界包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作是被网络隔离的一个孤岛)。
然而,我们观察到,集体生活对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发展必不可少,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和完善,即社会化。社会化是成人的必经之途。然而,在应试教育+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缺乏足够的集体生活经验。
集体生活能提供些什么呢?
总的来说,就是切身体验“联结”的感觉——与他人、自然、社会乃至整个世界保持关联。
“打开与联结”正是与点社2016年夏令营的主题之一。联结的感觉令心灵感到愉快而充实,有力而健康。
这三个姑娘分别来自广州、宝鸡与南宁,几天下来,已情同姐妹。
语言表演艺术沙龙上频繁出现的密谋场景。
感情上的寄托,亲密的交往,多样化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都是集体生活能提供的。而且,只有在群体生活的背景下追求个性与人格塑造,才有可能是健康的,因为没有群体,就无所谓个人。
也许你会问,学校生活难道不是集体生活吗?也是,但很多学校并没有提供足够多样的方式和足够深入的连结,只有短暂的课间可以交流和嬉戏——许多学校还不允许“追逐打闹”。更不利的是,在升学的压力下,同学关系以竞争为主题,以上因素都不利于建设高质量的集体生活。
短短五天的营期里,孩子们像一朵朵花蕾,一天比一天绽放得更多,接纳得更多,目睹这个过程是一种享受。
有一天晚上,聊起音乐,重度乐迷云哥说,大家知道吗,爽哲是喜欢硬派摇滚的哎。孩子们就说,来一个呗。爽哲一开始是推辞的,但大家开始打拍子:“爽哲!爽哲!”,爽哲坐到桌前,扯开嗓子唱了一段著名的摇滚(不好意思,忘记名字了哎)。
那几分钟,全体合唱,声震屋宇。我不禁热泪盈眶。
那虽然是一张再简陋不过的圆木桌,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样一种产生高频共振的群体气氛中,谁又知道孩子们心里流经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种下了一颗什么样的美丽种子呢?
自由感开启同理心:他们真正“看见”了身边的人
每个营期结束后,我们都会给家长们一个反馈,而家长们给我们反馈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在精心设计的集体活动中,孩子们迅速解除对陌生人的心理防御;
他们不再总是甩出惯用的“冷漠脸”,表情越来越生动,;
他们由被迫互动,到主动互撩,由消极到积极;
在小伙伴面前,孩子们喜欢上了无拘无束的感觉;
孩子们改变他们玩手机或写作业等方面习惯的同时,还有另一些东西也在悄悄地改变着;
他们学会了更好地关心他人,宽容弟妹,开始留意到家务的存在,会主动帮爸爸妈妈的忙。
也就是说,他们真正“看见”了身边的人,并呼应他们的需要。这并不是偶然,这是必然会相伴产生的现象——“打开”必然伴随着“接纳”。
我相信,正是这种自由感开启了孩子们的“同理心”,使他们在面对他人时更主动,更友善;我也相信,正是因为有爱在小团体之间的流转,孩子们才会说:我宁愿不要手机,让我在这里多玩几天。
主题活动,“养成一个好习惯”与“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化学反应
养成一个好习惯之嘉嘉
嘉嘉是个学霸,综合素质全面,关键是人还自带特效,主持风格极为鬼马(粤语,滑稽、搞怪之意)。
在“养成一个好习惯”环节,小伙伴们指出他要注意站姿,学芭蕾的姑娘还做示范,如何才叫优雅地伫立。
结营那天,他发表了长篇的讲话,告诉我们,自从那天被提点之后,他每时每刻都在抬头、挺胸、收腹,以致于现在全身酸疼。
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之潇潇
潇潇也是个学霸。初一生,居然在读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在主题交流活动“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中,小伙伴们历数所见过或亲历过的他人的恶习,真叫一个慷慨激昂啊。
这个活动所有的老师都参加了,他们“奸诈”地把注意力引到营员们各自需要改正的地方去。我提到了“负面口头禅”,孩子们看着潇潇说:“啊~你的垃圾!”——“垃圾!”是她的极频繁的口头禅,大多数时候对活动气氛都是有损害的。
活动结束时,有小伙伴留意到,被提醒后,潇潇再也没有说过这个词。
这两个故事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孩子们时刻都在互相观察,他们在意同伴的评价,希望得到同伴的喜欢,并迅速模仿同龄人。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同伴的提点和鼓励是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结伴成长,真的是一种神秘的化学反应。
以上正儿八经分析了“结伴”为什么会导致“成长”,为了感谢大家看到这里,我要说一句实话,就是:
其实我们也很难确切分析到底是哪个活动、哪个环节起了作用,是哪个细节打动了谁的心。但是,所有活动是共同起作用的,它们创造了真正的群体生活所具备的一些元素:持续的欢乐气氛,理智的乐趣,情感的融洽。
还有两点也非常重要:真诚和深入。
作为一个夏令营的带领者,我想这样来结束这篇对“结伴成长模式”的观察报告:
朝夕相处,高密度、高质量的互动与交流的方式,使结伴的过程产生了美丽而神秘的化学反应,使成长成为可能。
附:让我们来看看,一个结伴成长的13岁女孩儿,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视频?
有一位从广西桂林来的13岁女孩,名叫刘夏秋冬。大家叫她刘夏。
从与点社回家后的第四天,刘夏突然在我们的营员打卡群里发来一段视频——
她做了个小电影,名字叫:刘夏秋冬的奇怪的PPT一样的视频——关于与点社的我一些想说的话。
不到两分钟,但感觉内容好满。
因为——好多字,简直就是刷了N屏现代诗。
过了两天,又推出了【目测最终版】,增加到差不多4分钟。当然,字更多了。
“其实我看这个视频时掉泪了。因为我太了解她,知道她总会放不下的,尤其是刚刚生发出感情又别离。”她的妈妈在微信上跟我说。
看,这就是“刘夏秋冬的奇怪的PPT一样的视频 关于与点社的我一些想说的话【目测最终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25i8d5jj&width=500&height=375&auto=0
相关阅读
大米 大学老师,文学硕士,曾为杂志撰稿人及摄影师;初三男生的妈妈,也是应试教育观察者,深切经历过从心灵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长期关注心理学与教育学,多年来一直探索青少年结伴成长的模式。有微信公众号与点社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新生代家庭教育资源真诚分享
孩子最宝贵的是时间
所以真诚的选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