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永远不会想到,你青春期的孩子会这样做

2016-11-30 童书妈妈三川玲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对不少父母而言,青春期就像一个魔咒,迟早有一天要降临到自家宝贝身上。青春期,真的有那么可怕吗?父母一直以同样的方式爱着孩子。只不过,在青春期,孩子不再领情了。


大米是大学老师,陪伴青少年是她的工作。因为致力于青少年陪伴成长,她成立了一个很袖珍的青少年结伴成长营:与点社。


因为很袖珍,也因为参与过的孩子们想重返与点社的营地,她的袖珍版冬令营早已满额。幸运的是,大米会依据与点社对青少年的观察,不断为我们发来她的营地报告。在这篇文章里,大米就父母该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提出了建议。

文 | 大米


我想先讲一个我朋友和她女儿之间发生的故事。


初二寒假,朋友女儿的学校组织了到英国的游学营。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么远,朋友相当不放心。她告诉我,女儿常发扁桃体炎,小时候还因此得过急性肾炎。平日里,她对女儿的饮食相当小心。去欧洲,遍地的油炸和烧烤食品,这该怎么办?


她密切关注女儿和好朋友的QQ动态。除此之外,她还加了老师的微信,经常给老师发信息,对女儿各种关心。只不过,女儿对此不太领情。


后来,极端的事情发生了。


女儿在QQ动态上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是油炸食物。她立刻拨通了女儿的手机,还要求领队老师听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女儿气愤的喊叫声,随后就掉线了。原来,女儿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手机扔进旁边的湖里。


朋友这回真被吓着了。但她很不理解:关心女儿有错吗?


后来,我找这个女孩聊起此事。女孩撇撇嘴说:“我那也是一时冲动,谁让她非要在我同学面前刷存在感,她知不知道她让我的尴尬癌都炸了?”


女儿反应过度,妈妈又错在哪呢?


错在仍用对待儿童的态度来对待一个少女。换言之,妈妈介入了女孩与同伴共享的世界。她呈现的是这样一个LOW爆了的形象:啰嗦、胆小、无事生非。


女儿用毁掉一个手机的方式警告妈妈:记住,当我出去玩的时候,你的位置在哪里?显然,是在家里。请不要在我朋友面前对我指手划脚。


这会让爸爸妈妈们很不习惯,有失落感。但谁又能阻挡孩子成长的脚步呢?


青春期的标志


一旦孩子准备进入青春期,他将亲手在家庭与同伴之间划出一道楚河汉界,清楚地区分家里vs.外面、父母vs.同伴。这就是青春期的标志之一。


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除了身体发育,青春期还有哪些标志呢?


我的青少年夏令营主要招收11-16岁的青少年。在这个夏令营里,我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凡是对父母还没有评判意识的,都还是儿童,而一个孩子一旦能够评价父母,就意味着着他开始进入青春期。


什么叫对父母的评判意识呢?夏令营里,我们有个活动叫“与父母一起养成好习惯”——孩子们需要写下来想要父母养成的三个好习惯。透过他们写的内容,我们就能判断出他们的心理年龄。


有的孩子想了半天,只憋出一行字:我妈妈很完美,或爸爸妈妈没什么要改的。有这样答案的孩子,年龄都偏小,集中在11、12岁,也包括少数13岁的孩子。


显然,这些孩子还没有从家庭中分离出来,没有建立对父母评判的意识。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些孩子在心理年龄上都还停留在儿童阶段。


年龄并不是界定青春期的唯一的评判标准。一些12岁的孩子也明确提出了自己对父母的期望,就像十四五岁的孩子一样。他们的期望包括:希望妈妈能够放手;希望爸爸不要焦虑;希望父母信任他/她;希望妈妈改掉唠叨的毛病。有个高一男生,他对妈妈的期望是,希望妈妈能找到他的闪光点,每天至少表扬他一次。


这些就是从心智上脱离了少儿阶段的孩子。他们能评价父母的行为,并向父母表达“我已经长大,你要尊重这个事实”的心愿。


单调是一种糟糕的成长环境


大多数中国孩子生活其中的环境,是单调的。单调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学习内容的单调,二是生活内容的单调。


学习内容的单调大家都知道,就是对知识点和标准答案十年如一日的反复训练和记忆。不提供思辨性,不鼓励独立思考,不追求个性化,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割裂。


至于生活内容的单调性,我们来看看,孩子在课余时间,也就是双休日和寒暑假里,大多数孩子都怎么过的呢?


就我的孩子小米而言,随着他年级的升高,学习时间的增多,旧日的玩伴渐渐不太来往。周末,孩子们要么窝在家里赶作业,要么去上课外补习班。很多人觉得孩子学业中太累太苦,但我认为,单调的害处比功课繁重还要大。


周末和假期还是在学同样的东西,过同样的生活:学习,补习,然后就是宅在家。


孩子们待在家里的时间太长了,这是在人为地延长孩子的童年期吗?这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是利还是弊?


宅,其实还是新生事物。宅,始于电视的普及,盛行于全球网络时代。即使足不出户,也能找到大把消遣:联机游戏、搞笑视频、综艺节目、流行音乐、书籍。这比出门轻松多了,也好玩多了。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寒暑假我们都会带孩子去旅游啊。没错,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带孩子去旅游,去见世面。不夸张地说,参加我们夏令营的不少孩子已周游列国了。


然而,这仍然是以父母为相处对象,同样过的是家庭生活,而不是社交。当然,如果同行的有二三个孩子,情况就全然不同了。


我特别介意的是这样一种环境:独生子女+应试教育。这种环境给造就了孩子们单调的成长空间。


缺少同伴,缺少社交,越少出门就越不想出门。孩子身上有很多东西不能被激活,得不到发展。


家长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应当有意识地缩短孩子停留在家庭中的时间,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变成宅男宅女。


那么,留在家里到底有什么不好呢,如果父母的教育水平都很高呢,如果家中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呢,比如一座图书馆?这些都比不上和一群孩子瞎玩吗?


我们的答案恐怕是:是的。


我和小米爸都是老师,小米爸在广东一所985大学工作了二十年,接触了大量的学生。虽然是名牌高校,但一样有不少问题学生。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自我管理失败。离开了家长和班主任的全天候看护,陷于自我放纵中,个别男生因为沉迷玩游戏而留级甚至被劝退。


二、自我中心与交际无能。没有正常社交,连一般的沟通都不能胜任,或无法完成协作性任务,或容易与同学起冲突,或因孤独而产生心理问题;也有不少人因追求异性失败而备感挫折。


三、没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不善于寻求办法,不讲方法论,不是逃避就是依赖思维惯性,甚至采取两败俱伤的方法来解决。


这些问题,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化失败的结果。他们没有发育出一个完善的社会化人格,而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不能作为评价他们的社会表现的标准。


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男生A:从小就是学霸,跟父母关系不错,尤其与妈妈亲密。作为宅男的他基本不与同学来往,大概觉得同学都矬吧。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尤其对哲学感兴趣。刚进大学时,还是颇为意气风发的,但由于仍没什么同龄朋友,也追不到妹子,导致大学体验很差。后来,他终于意识到,不是别人矬,而是自己有问题。为此辗转出了国,但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雪上加霜——他无法融入任何一个团体。好歹熬了一年,现在想退学回国。


男生B:名校王牌专业的6年硕士,已毕业一年仍找不到工作。但他所在的专业因为专业性极强,毕业生几乎100%能找到心仪岗位,他为什么成为例外呢?主要原因就是不会解决现实问题,不善社交——从写简历技巧到与面试官沟通,从一般寒暄到深度表达,他的得分都很低。


这两个例子(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说明学习成绩一点也不比沟通能力更重要。这点我们很好理解,为什么自我管理失败也归因于社会化失败呢?


逻辑是这样的:缺乏自控力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我价值感。什么叫自我价值感?即相信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自我价值感从哪里来呢?根据阿德勒心理学和哈里斯《教养的迷思》里的理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来自于他的归属感,归属感也即一个人对自己的归类,是精英还是痞子,是另类还是普通人。他把自己归属于哪个社会群体,他就会依照这个社会参照系来规范自己的观点与行为,同时,使自己与另一些群体显著地区别开来。


青春期,是一个人向社会化人格进发的时期。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持续地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尽管现实中成绩压倒一切,但孩子内心其实有几件比成绩重要得多的事:交朋友、发展个性、使自己受欢迎。


只是,很多时候,这种内心渴望不一定会被他们自己意识到。考试带来的焦虑,不恰当的竞争心态,长期受家庭的庇护,这些因素都会干扰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使他不能正确地自我定位。


适度的、正向的社交使自我觉醒


适度的、正向的社交会激活一个人的状态,把他从缺乏参照系的单调中解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了自己的同龄人榜样,就将会激发出强大的前进动力。


既然孩子结伴才能成长,做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说实话,做不了很多。


第一,我们不得不依赖学校提供的教育环境,如果是一间素质教育做得很好的学校,孩子就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多样化活动,我们鼓励孩子参加就可以了,反正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不要唯成绩是瞻。


如果学校是纯应试呢?或者孩子不愿意参加学校活动呢?那想别的办法把他推出家门。比如让他参加夏令营冬令营之类,或者社区活动。


第二,为孩子组织一些活动,创造社交氛围。我和孩子爸就组织过家庭音乐会,让孩子们分享各自的音乐;让几个小伙伴一起买菜做饭,然后拍照,发朋友圈;组织几个有同龄孩子的家庭一起爬山徒步露营;还跟孩子们玩过趣味作文(用蒸热的香蕉和章鱼爪给他们挖坑,哈哈),组织过散步版系列即席演讲等等、等等……


有朋友问,你们折腾这个折腾那个,是想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没有这个想法。天才自然是天给的,不是父母教育出来的。对于教育,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够保持思维的活跃度和拥有总体上愉快的群体生活,就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们也只是在这个相当个人化的标准之内做些自己能做的,同时也乐在其中的事罢了。

-END-




大米 大学老师,文学硕士,曾为杂志撰稿人及摄影师;初三男生的妈妈,也是应试教育观察者,深切经历过从心灵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长期关注心理学与教育学,多年来一直探索青少年结伴成长的模式。有微信公众号与点社



相关阅读

(点击蓝字可进入阅读)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新生代家庭教育资源真诚分享

孩子最宝贵的是时间

所以真诚的选择很重要


合作请联系

ts-mama@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