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反对注音读物(欢迎讨论)

三川玲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2-03-28

这是童书妈妈第564篇原创分享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最近总有朋友请童书妈妈推荐注音读物,还有要求推荐注音杂志的。于是想起曾经写过的这篇文章。转眼之间,已经两年。我在旧文的基础上做了修订,同时也收录了当时后台收到的读者评论,大部分是由对孩子的第一手学习观察写就的。


同时也向关心孩子阅读的父母推荐两本我喜欢的书——《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朗读手册》,这两本书的作者都不是教育专家、阅读专家,但他们愿意从书本到真实的生活,数十年如一日地观察孩子们究竟是如何阅读、如何学习的,这反而使他们得出的结论更为可靠。


本文为一家之言,当然欢迎讨论,也对你坚持自己的观点表示理解和尊重。

文 | 三川玲


我非常不喜欢注音读物。下面,我把理由从不重要到重要,一条一条谈起。


第一、注音读物丧失美感


大家可以翻翻手头的注音读物,看着大版大版的密密麻麻的拼音和文字,有没有眼睛疲劳,头皮发麻,看久了想要作呕的感觉?


我们在做绘本的时候,文字也是设计的元素,比如,表示一个小孩很愤怒的时候,他说的话会用加粗加大加很大的字体;又比如说,表示一条蛇在说话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是弯弯曲曲的……


我们在做文字为主的图书时,会把文字排得或是清新,或是学术,通过字体字距、行距、留白,让版式也传达出内容的意味。


可惜,这些充满乐趣的创造性工作,到了注音读物那里根本施展不开拳脚。因为一注音,内容凭空多出来2~3倍,能把拼音跟字都勉强排完已经不错了。就像旧社会的穷人,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讲究什么摆盘、美感。



第二、注音读物阉割内容


我认识一位做注音读物二十年的同行,他跟我说最累的不是校对随时可能错得发疯的拼音,而是永远要改写文章。


因为前面说的,只要添加注音,版面内容就会多出2~3倍来,那么,为了让书简洁一些,只好下手改编。说是改编,其实是阉割,写得好好的故事,细节丰满、知识丰富,就因为版面:删!


所以,很遗憾告诉给孩子买注音读物的家长,你们买到的,大多是一些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提纲式故事。倒是可以到处跟人炫耀自己读了多少个故事了,但故事的魅力没有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也没有享受到。


孩子只要感受不到内在的快乐,就不会热忱地热爱阅读(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我反对给孩子读缩略版世界名著。如今童书出版如此丰富,连婴儿都有对应的读物,为什么偏要提前读那些东西)。


在一个快餐时代,恰恰需要的是慢下来。当别人都在快速阅读、功能性阅读的时候,谁有耐心慢慢读,深度读,品味读,也就有独特的价值了。



第三、注音读物不符合孩子的识字规律


我常常怀疑发明注音读物的人根本没有去观察过孩子是如何识字的。因为只要观察过三个以上的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学习认字不是通过拼音的(当然,也不是通过识字卡片)。


我观察过孩子是如何识字的,尤其是中国字。孩子们是把文字当做一个符号,一幅画这样记下来的。


他们通常是懂得了大部分内容,然后通过反复跟这些字见面,渐渐猜出了这些字代表的意思,而认识了这个字。


所以,我赞成亲子阅读的时候,在读一本书第三遍第四遍时,家长是可以指读的。指头移动的过程就是孩子识字的过程。之所以要是第三遍第四遍之后,是因为孩子在第一二遍的时候要去欣赏画面和理解故事,指读会干扰这个过程。


孩子们还会在识字的过程中自行找到规律,比如,有木字旁的通常跟树木有关,常常跟孩子交流的父母,经常会遭遇孩子激动地过来宣布他们的这些“激动人心”的发现。


当认识大约两百个字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可以通过已经认识的字,联系故事,来猜出不认识的字,就好像老朋友介绍新朋友一样认识了这些字。


那么,孩子怎么知道这些字的读音呢?因为他们天天都在用这些语言说话交谈,父母也在给他们读故事,他们比识字更早知道字的发音(生僻字和发音在规律之外的字除外)。


我的朋友小倩是北大古语言专业毕业的,她告诉我,她认识繁体字也是通过连蒙带猜的,我听了,想想,自己认识繁体字也是同样的过程。



第四、注音读物不符合孩子的阅读规律


我在前几天的文章《听读可以开发孩子的心智》中提到,孩子的阅读能力其实是跟背景知识的掌握有关的。背景知识掌握得越多,就越容易看懂更难的文字,相关知识积累得越多,就越容易看懂专业文章。当一篇文章出现10个以上孩子并不知道的背景知识时,孩子是基本看不懂这篇文章的内容的。


同样,孩子的阅读时,只有10个以下的知识点不懂,或者一页以内,只有10个以下的字不认得,他才有可能读得懂眼前的故事。如果像注音读物那样,满屏满屏需要去对照拼音的字,我认为这篇读物是不适合孩子的阅读水平的。


有人说,我不知道孩子不认识的那10个字在哪里,所以,我把所有的字都加上注音了,这不是让孩子更加方便吗?


首先,我想说,看上去出版者是费了很大的功夫去注音,实际上是非常偷懒的。因为孩子在某个阅读水平上,不认识的字是大体相同的,出版者专业性强一些,是知道这10个字在哪里的。在这10个字后面加个括号,注个音就可以了。


这节省下来的大量篇幅,不就可以装更多的细节,让故事更加血肉丰满吗?


其次,我希望连这10个字都不要注音出来,第一,孩子通常都能够通过上下文猜出来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猜的能力越强,学习能力越强;第二,孩子可以问父母和老师,可以查字典,这更加是一个学习过程,不是吗?


于是,我看见我们出版界的偶像——老六,他出版的童书永远不加注音,他又想孩子们读音标准而且享受声音的魅力,怎么办?他请了上海译制片厂最字正腔圆感情充沛的那些配音大家,来为孩子们读这些故事。


点击 阅读原文 还可以看到六哥(张立宪)对童书的开本、纸张等方面的思考



读 者 评 论

春晓

直到今天,买了不少绘本,可一本注音读物都没买过。家里唯一的两本注音读物还是亲戚给买的,等亲戚走后,把这两本注音读物,连同送的填色书等封锁在箱子里了。作为成年人的我,看到注音读物,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看着累,更何况孩子了。


陈晨

关于注音读物,有个很残酷的现实,它们的购买者通常是文化层次偏低的家长,这个群体比买绘本的人庞大多了。


丁丁

注音读物确有你所说的那些缺点,但是为了学拼音买几本,或者诸如三字经,弟子规一类的书可以用注音的,不影响和谐。有些字不认识,在没有学会查字典时还是有帮助。


樱桃大丸子

我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您的相关信息,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了你的微博这里。我家小棉袄目前一岁十个月,正处在语言爆发期,加之我本人从事教育,所以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关注。


我和您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学习绝不是认字卡片,这简直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发明。我目前也没有让她识字,主要是每天尽量变换我自己的语言,增加语言中的变化和词汇。从她的表现来看,这样是很有用的。我期待从您这儿得到更多收获和帮助谢谢!


纷飞

我也反对注音读物和那些缩写本简写本,弊多利少。老六常听朋友们提到,很赞的。


huangqiqi2010

我孩子也是不懂拼音就看书了,目前3000字左右,什么书都喜欢拿来看看,我怀疑复杂的他还是懂不了,毕竟只有6岁,但有什么关系呢,喜欢就好!


王荣辉

从视觉记忆的角度看,注音干挠了孩子对文字的整体记忆,我从来都是远离一切注音读物。


朱朱

就像字幕一样的分散注意力。


孙莉莉

有认知心理学研究啦。一本书的多种编码对阅读速度和理解都有干扰的。


王小虎滴娘

很同意文中的观点。但是个人觉得一些平时不怎么用的生僻字注音会更方便些,比如一些昆虫动物海洋生物名字等。


星闪烁

我的孩子生长在英国,Alice有拼音能读出那个字的读音。这个很大程度上还是有针对性一些。也就是母语和外语之分。


备注:本文封面及插图来源于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的《我喜欢书》。


三 川 玲 


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特聘专家。TEDkids演讲人。创办有自媒体“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如果你喜欢本文,你还会喜欢


【童书妈妈演讲实录】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孩子几岁学外语?

婴儿书单:世界上最美好最令人心头柔软的书

【困扰0—12岁孩子家长的问题】 早教班,兴趣班,到底上还是不上?

教育史上的十大酷刑,排名第三的曾得过诺奖,位列榜首的毁灭了一个国家

通 往 幸 福 的 家 庭 教 育


长按二维码每天看童书妈妈分享

通过童书妈妈分享好东西

敬 请 联 系


微信   madge1110

QQ   63330426

MAIL   ts-mama@qq.com


分享 | 好书 | 好观念 | 好夏令营 | 好亲子行 | 等等


👇点击 阅读原文 还可以看到六哥(张立宪)对童书的开本、纸张等方面的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