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就是一场表演,家长切莫入戏太深
这是一篇让你对考试的本质恍然大悟的文章:所谓考试,就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合谋”的一场汇报演出,演出得漂亮高兴之余也不必骄傲,演砸了也证明不了学习能力低下。家长真正要在乎的,不是成绩单,而是孩子真实增长的能力。
女儿从学校里学回来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我说:“这不是我们小时候的顺口溜么?怎么你们现在还在说?你觉得这句话是学校的实际情况么?”
女儿歪着脑袋稍作思考,回答说“是啊,我们现在也是这样的呀!”
一时间,我感慨万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学校教育难道就没什么进步么?我想一定还会有人说“慢着,这结论下得太早了,现在的应试教育只怕比咱们小时侯更严重了吧?”
考试,一场合谋的汇报演出
在我看来,考试的本质就是就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合谋”的一场汇报演出。
也许听起来有些惊世骇俗,可是你看,首先考试总是在约定的时间举行,让老师可以在考前给学生们大量的练习,使他们看起来都学会了。同时配合的家长还会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不断加强这种重复练习。
其次,考试有约定的范围,孩子使用固定的教科书,明确的考试大纲和范围,固定的题型。学校、老师、出题者最好都墨守成规,不越雷池一步,孩子们最好用尽全力配合复习,为的就是一个共同期待的好结果,然后皆大欢喜地放假。
把学习的时间用来复习
是学校该做的吗?
我们小时候,基本上在中小学的期中和期末,是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在课堂上复习的。
但是,我所见到的知道的大部分北京的小学、中学每个学期,都会在期末考试前三四周,结束各科的学习,进入全面的复习阶段。就在正式的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要考试的内容、题型,甚至具体的题目,进行反复的讲解。
然后,就是机械性的、记忆性的做题了。测试卷、练习卷,语数英三科,各科少则十来张,多则几十张。同样的基础练习,看拼音写汉字、诗词默写,每周都得来一遍。
就连作文也可以事先准备,小学生的作文不是写人就是写事。于是,老师就会根据本期学习的重点,挑出几个作文的类型,让孩子“背作文”!到了考试的时候,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改改开头和结尾就可以了。
还据说,有的学校里,不仅要背作文,还要背数学的题目。大概,是有经验的老师,能够预估到要出的题目吧。
说句实话,我上学的这十几年里,应试的经历也算不少了,但是,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背作文”“背习题”这么极端的做法。
不过,我说的这些,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生家长应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吧。我相信,在很多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既然是考试,就是测验学生真正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还有能力的,现在可好,都用来测试“记忆力”了!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现在那些训练孩子记忆力的培训班那么吃香了,原来,我们考试的指向,越来越倾向于记忆了。我也突然明白,为什么有很多学校会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了,因为考试的成绩,就是可以通过背诵换取来的!
这样的考前复习,公平吗?
好了,既然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用来考试,既然用了那么多精力去背题,那么,对学生是公平的吗?
当然不!尤其是原本在某个学科优秀的学生。
你想想啊,我本来特别擅长写作文,尤其是临时拿到一个题目,能够很快地构思并完成。现在可好了,大家都找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去背诵,那么,我本来在这方面的优势,不是就没有了吗?
同样的,无论是数学还是英语,真正具有应变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的学生,都会因为考前的大量复习,而被拉平的考试成绩遮盖了他真实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说法:“好学生”不过是考完试才会把那些知识忘了,“差学生”学完就忘了,不过到了复习阶段,老师还是会辛辛苦苦给他再灌回去的,最后使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到最小。
但是,为什么平时学得扎实的“好学生”要陪着“差学生”一起反复复习练习呢?因为在老师看来,要保持“考的都会、蒙的都对”的良好状态,就是要不断复习不断练习不断复习不断练习。
也就是说,在学校里的正常上课时间的复习,受益最多的应该是平时学得不太扎实的孩子,受伤害的反而是本来在某学科有优势的孩子。
漫长的复习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大量的复习,还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
“熟能生巧”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但是在考试复习这件事上,熟能不能生巧,我不确定,但“熟”一定会令人生厌。
复习期间,孩子通常要做很多已经非常熟练的题,大量重复的练习和记忆令他们烦躁无聊,情绪低落,甚至开始厌烦学习,效率低下。
就算通过大量的复习,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如果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的话,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
其实,如果考试是用来测试真正的成绩和能力的话,我甚至认为,考前的针对性复习,也是作弊的一种形式。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的观点,在美国的学校里,如果学生针对考试进行模拟题目的练习,尤其是用往年的考卷进行练习,就是禁止的行为。甚至发生过华人的学生因为背熟了模拟的题目,而在答卷的时候露出了马脚,最后被学校开除的后果。
为了测试出真正的成绩,人家杜绝的,反而是我们的学校大力提倡的。那么,请问,我们的考试究竟在考查什么呢?
对待考试成绩
你采用的哪种态度?
为什么在讲家长态度的前面,花费了那么多的篇幅,去分析我们现在的考试,还有复习?就是为了让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的时候,不要那么紧张,不要那么在乎。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大多数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之后的三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为所欲为!
“成绩好,带你去马尔代夫!”“成绩好,给你买最贵的游戏机,暑假随便玩儿!”“你想养狗,只要考全班第一,养条龙都可以!”“考得好,发奖金,95分以上,多一分加一百,考100分重奖!”“你考全班第一,在家里就是爷,随便你横着走”“你能考第一,我借钱送你去美国旅行”“玩具城里的玩具随便你挑”
第二种态度:成绩一般,赶紧趁暑假恶补!
“咱们成绩落后了,暑假就别再疯玩儿了,赶紧上两个培训班吧!”“你看,数学就是你的弱项,小小年纪可不能偏科啊,假期必须每天做100道题,上三四个线下辅导班!”“咱们跟别人不一样,人家那么聪明,你可要多努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人前显贵,就要背后努力”
当然了,培训机构早就等在那里了:“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你家孩子和学霸只差一个暑假!”
第三种态度:考砸了,责骂、体罚,甚至干脆放弃!
“你是猪脑子啊,这么简单的的题都不会做!”“成绩现在就倒数了,以后你可怎么办啊!”“我打你是为了你好!你长大了就会感激我的!”“你就算了吧,还上什么学啊,简直是浪费时间!”“你这辈子算是完了,扫大街去吧!”“你考成这样,我活着都没劲了,真给我丢人!”“看来,我是指望不上你了,白生养了你这个废物!”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三种态度,为什么都不靠谱。
第一种态度
第一种的家长,看到孩子的好成绩,欣喜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奉劝家长还是要“搂着”一点儿。
为什么呢?
其一,在现有的考试体系下,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全部。
就像我们前面对考试的分析一样,这个分数并没有那么客观,自然也没有那么重要。
其二,就算孩子是真聪明,真努力,你在心里暗暗高兴就好了。
如果家长太激动,表现得太过分,孩子反而会觉得你对他的爱,是建立在好成绩上的。
其三,不要针对成绩来对应奖励。
孩子学习好,适当的鼓励是人之常情。但是,最好不要针对孩子的成绩,可以用生日、圣诞、新年、家庭纪念日等等的形式。
否则,孩子有可能形成路径依赖,也就是说,以后没有更大的奖励的话,他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这方面是有科学的案例和数据的,请家长千万要合理使用激励措施。
第二种态度
第二种的家长呢,看到一般般的成绩单,也不要太失望,或者太急躁,悠着点儿就好。
为什么呢?
其一,这只是孩子一个阶段的表现,而学习之路漫长着呢。
在教育的路途中,每个人爆发的时间点是不同的,只要孩子保持着学习的兴趣,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请家长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信心。这个时候,孩子其实最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励。
其二,这只是孩子考试能力的体现,真正的能力有很多方式的体现。
我们必须承认,有的孩子就是不太适合“考试”这件事儿,但没有关系,只要孩子能够找到适合体现自己能力的领域,就可以了。我们学习,最终的目的不就是这个吗?
其三,可以有意识地帮孩子学习,但不要太着急“赶上”。
突击学习,大量练习,这些或许在短时间内有点儿用,但真正的学习好,是不能靠“一股劲儿”的。反而,持续的、缓慢的、深入的、长期的学习,是最终学习好的必经之路。
第三种态度
第三种的家长呢,一看到不及格的坏成绩,肯定是怒火中烧的,但是,责骂体罚或者放弃,都不是改变的好方法。
为什么呢?
其一,责骂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伤害亲子关系。
家长骂孩子,只达到了一个效果,就是宣泄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那里,也只收获了一种信息,“我是让爸妈生气的人”。骂完你是痛快了,孩子也就跟你产生了一个裂痕了。
其二,打孩子更是不仅不能改变孩子,还会造成更多的伤害,其实,也是违法的。
体罚的坏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我就说一个事实,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成绩差的孩子,因为家长痛打了之后而学习好的。
我所见的所谓成绩差的孩子,都是自我成长后,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开了窍”之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的。所以,我们与其打孩子,不如在爱孩子的同时,等孩子。
其三,成绩暂时不好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最亲近的人给予的信心。
其实,现在学校的考试机制本身就不合理,那么,老师用考试来淘汰,甚至放弃班上“最后十名”的时候,家长可千万在这个时候不要犯傻,也和学校一起合伙谋害孩子。
这个孩子,对于学校,就是一个学生,或6年或3年。但是,却是你一生一世的亲生孩子。就算全世界都放弃了他,你也应该是最后支持他的那个人。
或句话说,难道你放弃了他,还能有一个新的孩子来代替他吗?显然,这是荒谬的。
还有,孩子成绩差真的不意味着孩子不行,往往孩子在另一个领域内会有突出的天赋。就像现代舞的先驱邓肯十二三岁退学之后,在舞蹈领域做出了惊人的成就,就是因为“这个孩子天生就是不属于教室,而是属于舞台的”。
最后,再多啰嗦两句。
现在的考试机制不够合理,但是,我们的孩子还是要考试的,是吧?的确如此。
我想说,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让成绩好的孩子继续保持,让成绩不太好的迎头赶上,也不要采取以上的三种态度。
那么,家长会问了,我们该如何做呢?难道看着不好的成绩单,干瞪眼吗?
其实,很简单。就是淡化对考试成绩的眼前的激烈反应,要放长远地去找源头,慢慢解决。如果孩子在某学科的成绩还不够好,家长要客观地、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看看孩子的短板在哪里。
很奇特的,有的时候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是因为阅读能力不足,他读不懂题,自然做不出来。有的孩子语文不好,是因为没有自由阅读,没有体会到阅读和写作的快乐。有的孩子英语不好,是因为害怕上某个老师的课。
那么,找到源头之后,家长可以潜移默化地细水长流地帮助孩子。
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样。但请家长谨记,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一定要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
如果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反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那么,这个伤害可是无法弥补的。而这更是关乎孩子一生的成就和幸福的,千万要帮孩子维护好。
大量的教学试验和分析中,比如美国让孩子自由阅读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证明了保证孩子的阅读兴趣,他们的成绩普遍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所以,只要家长给予孩子学习的信心,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学习的乐趣,慢慢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式,成绩真的会好的。而且,孩子真正的能力,也都会有提高的。
你看,我们给予孩子爱,给予孩子尊重,给予孩子自由,孩子反而收获了成绩、能力、幸福。这难道不是生命中最奇妙的事情吗?
所谓考试,就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合谋”的一场汇报演出,演出得漂亮高兴之余也不必骄傲,演砸了也证明不了学习能力低下。家长真正要在乎的,不是成绩单,而是孩子真实增长的能力。
这两天,不少孩子在期末考试。也有不少学校已经考完放假了。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吗?关于考试这件事,你怎么看?孩子成绩考得好还是坏,你是如何对待的?
期待你分享你的态度和方法。
___END___
本文作者: Luna (理工女,10岁女孩的妈妈,用理工科思维和你一起聊聊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备注:以上图片摘自青岛出版社的绘本《在教室说错了没关系》,希望所有的孩子就算“考砸了”,父母们也能对他们说“没关系”。
童书妈妈三川玲
(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赞赏